首页 武冈文学 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

彭德虎 苏醒/都梁 2021-02-24 11:14

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

彭德虎

       在中华本土,中国的家居环境建设,很注重改造风水。如果我们下功夫,花气力翻捡一遍历史上留下的地方志书,以及地方保留下来的村谱、族谱。在这些资料上,我们不难发现,每部书的首卷,都会叙述当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风水。如果再细加归纳,一定会发现,许多和我们列祖列宗、世世代代改造风水的记载都会记录在册。这些,也对于我们今天的人,在现代的家居环境改造中,如何进行新时代的移山填海,建桥铺路,折旧建新的改造工作,提供了一定意义上宝贵的参考和建议。

       现代家居风水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给我们社会上有关的需求人士,提供一些家居建设方面有益的建议,使城市和乡村的风水格局更合理,更有益于我们老百姓的健康长寿和经济的发展。建筑风水,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指导我们与大自然更加和谐的相处,让我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体现了许多自然哲学的思想。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风水不能仅以简单的科学或者是迷信的说法去界定,其实它远远地超出了这个范围。风水是我们中文化几千年以来,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和文化基因,是一门浩如烟海的庞大学问。

       风水学问的确是一门深奥难懂、而且技术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持续发展,其专业性的基本格局已经趋于完善和成熟。时至今日,现在在中国内地,国内每一个地方,都一些在地方享有名望的风水工作者,这是好的传承现象,也是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作为腾讯传统文化微访谈的主持人,编者也是一位传统文化的痴迷者,对风水堪舆有天生的爱好。在编者的腾讯传统文化论坛,编者采访了多位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堪舆易理风水名家。结合风水行业工作者们的意见和讨论,在我们的互联网门户网站,专门设立易学论坛版块,进行关于周易易学方面的探讨交流。编者还线上线下走访了很多的易学爱好者和民间风水师。今天很高兴,给大家介绍一位来自于湖南的风水工作者,苏九皇先生。编者和他在这里,总结出一些有的风水堪舆理论,供读者朋友们参考。当然,本文论点只代表个人意见,有的未必公允,望大家自己进行理解和辨别。

       苏九皇先生也曾经多次做客于我们腾讯传统文化的微访谈。今天,我们苏先生一起来聊聊神奇的易学风水。苏九皇首先感谢腾讯易学论坛的邀请,能让我们在互联网广袤的世界里,近距离交流祖国的传统文化,的确感到很荣幸。中华的传统文化太多太繁杂,当然,特殊的事情还需要有特殊的符号来代表。但是,如何把握好易理玄学的堪舆精髓,一般主要要用宇宙时空这一些符号来进行研讨。

  苏九皇先生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一直在从事风水学研究,他是名副其实的实践和理论兼备的风水堪舆师。他精通建筑布局与家居风水,曾经还在互联网,解决了不少易学风水派别学说之间的冲突。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喜欢专研技术,功底扎实、理论基础、风水学说技术全面、精到。

       苏九皇经常在我们的论坛,和编者推心置腹。他说,不管处于何种状态下,我们首先要摆正的是心态。周易是理,是宗旨,堪舆是术,是方法,并非我们在电视或者小说上看到的那种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神秘之术。易学其实就从河图洛书的先天八卦,再演变成一个由六十四个符号,有规律排列组合而成的时空数理模型,是系统论和运筹学的模型。所以,我们学习易学不能迷信,要给予正确的解读方式。编者个人认为,苏九皇先生在我们论坛写的,一系列关于揭开易理之谜的帖子和文章,为易学风水爱好者,提供了一些非常不错的详细资料。苏先生的揭开易学谜的论坛版块,这个小部落把爱好风水的一些易友们整合到一起,大家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利用业余时间,一起举行相关的学术交流。

      编者也在多次的传统文化易学节目访谈中,接触过一些民间的奇门传人。也有很多的易学工作者,主要是理论预测得多,决策或运筹得少。虽然很多人能较为准确的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但因为较少进行运筹,就无法像古代军师一样达到治国安邦的高度,所以编者和苏先生一样,希望学习预测的易友们能多在运筹上下功夫。

       是的,在中国,地大物博,风水文化底蕴深厚,隐居民间的世外高人确实不乏其人。但普通的地理先生多停留在描绘地理之优劣,却不一定运筹区域性的地理布局,更难揣摩复杂的开发区域不可再生的地理推演。苏九皇这样子做了一个归纳的概括,易学,其实是一个以时间、空间和数理为依据的符号模型,这个模型能模拟事物的状态和发展规律。那么,我们如何全面、正确的理解易学理论,引进正确的认知,从而理论指导实践,让易学以科学的姿态出现,破除那些负面影响的传播,作出真正对人类有益的贡献。苏九皇先生觉得,我们必须要好好总结前人潜心钻研的易学研究成果,让它们能够造福我们的人类。苏先生就是这样,我们要将易经的传统理论细细分解、提炼、浓缩,摒弃糟粕,取其精华,最终形成一套流传后世完整的理论。

       易学甚至可以囊括一切。苏九皇先生这么认为,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易学往往侧重于个别地方特色的、特别是濒临消亡的人口基数的民族文化的抢救,这当然是传统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突破个别区域、民族、特定时间,在中华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去发掘对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成员的普遍影响。以至于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覆盖,不分男女贫富、行业信仰等差别,可以在全社会,广泛适应的去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

       易学堪舆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我们家居环境密切相关的、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苏九皇始终认为,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另外,其突出的是还地理人文文化的属性,更多强调的是不依赖于地理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风水同样不可避免地在传承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异化。当然,如何避免易学风水被过度物化包装的态势、突破物质形态的藩篱和局限、保持易学易理的非物质特征,是尊重中华民族列祖列宗留下的遗产的必要态度。

       是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最后,苏九皇先生做了这样一个概括性的总结,我们要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生成又不断地去发展流变。虽然,随着地理位置所处的环境、以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还有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得到创新。但不管怎样,我们对易学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是始终不变的。



阅读 7086 2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