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完全不知情的状态下,有一天赫然发现苏醒君写的《武冈人文谱——楚南老虫》在人网上被置了顶 ,再一看内容,我流泪了。真的,几十年来,我从没有过被媒体人关注的先例。这之前,我跟苏醒君仅仅只有过网上的交流,后来得知他跟我同城,且在皇城文化街置有物业,我为着要找儿子在网上的知交——舟子,便以为苏醒君跟舟子君交谊甚厚,结果没找到舟子君倒结识了苏醒君。一面之交,匆匆一会,老朽形象、气质竟被他的锐目和妙笔捕获得真还八九不离十。坦率的说,我这人是孤独久了的,虽处闹市,人却胜似山顶洞人,绝少人际交往,他怎能如此准确地诠释我呢?无疑,他只能是通过人网;通过我发在人网上的文章。
是的,我曾在网上说过,文章就是作者的身份证。文如其人,看来这话是千真万确的。我欣慰,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我获得了被理解的感动。
细看苏醒君的文章:“……虽然他其中很长一段时间曾经下海经济特区,甚至还长期寓居他乡,但他始终心系故土,情倾家乡。他的长篇小说《蛊境》可以说就是上个世纪武冈本土的巨幅风云史、民俗史,点点笔墨,尽皆浸透都梁的神髓风情.....在他的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子,心中耿耿,必直言不讳……”
再看网友傅勇先生的点评:“通过武冈人网,我也去他的小烟摊拜访过他,年近古稀的他,在闹市一角,一字一字将几十万字的长篇著作搬上网络,谈何容易?为之敬佩。”
网友雪慧女士的点评更是说:“他对文学的痴迷让我为之动容。
长篇小说《蛊镜》是他费十几年的心血而作。小说时间跨越弧度大,内容广博,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凝练,富有地方特色。书中诗词通俗易懂,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直至篇末,看客心结忽开,豁然明朗,却又能引发深思。
《蛊镜》融合了《水浒传》的悲壮豪迈,《红楼梦》的哀怨凄婉,《金瓶梅》的春浓香艳。值得一看!”
再看苏醒君对诸网友所作点评的回复:“我们平时也许看到太多墙里开花墙外香,他的创作理应受到我们读者的重视。《蛊境》中尤其是女性的形象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她们对梦想的执着和对现实的不妥协姿态打破了近代传统文学的温良恭俭让的中庸和世俗,张扬着一种鲜明的时代女性意识;同时他小说中的女性心路历程折射着我们低层社会转型期精神层面的流浪以及回归;更反映了上个世纪以来整个中国老百姓的生存不易......
“要对人性和现实人世的揭示深刻,那么就要粘着于自己的个体情绪与经历。他的朴实无华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的一些绝望与反抗、温婉与犀利入木三分,很欣赏他的张扬而又不乏内敛的创作风格,特别是地道的都梁方言,读来格外亲切。”
当代的年轻人敢恨敢爱,敢于追捧他们认定的所谓偶像。真的不敢相信,我这个被时代边缘化了的孤僻老头竟也成了他们一部分人的偶像。感动之余,我还是能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众位弟妹对老哥未免太过错爱。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坦率的说,我没有偶像,更不敢作他人偶像。我欣慰的是:我这迟暮之人能跟年轻人灵犀相通;能有幸跟他们在网上交流,我感觉自己跟着年轻了。写作,是我此生的刻意追求,此前的任何改弦易张的职业负重都是为打好经济基础为此目的服务的。因此,我追求的读者层,更倾向于青年。
人网是我唯一展示自我的平台,它让我于耳顺之年有幸结识了一大批不甘平庸且沸腾着热血的文学青年,是他们扑面而来的锐意进取精神和不计得失的“补天”之勇成就了我这朽木竟然还可雕的迟暮之人。对敢于挑战自我的人来说,无可否认,他们遇上了好时代: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坚信:任何时代,都有它独特的精彩所在,表象永远只能迷惑肤浅的视觉;心最能感受真血的浓度和温度,白水绝对欺骗不了心。新的时代永远属于勤于捕获的年轻人。
去了经济之忧,无了生存危机之类的搅扰,相对于青年们还得承受来自生存方面的压力,我算是有了点自由的人,因此,我不努力;我不执著于此生唯一所求,就太不应该了。走文学之路是不可太带功利之心的,无所图,就是我最大的图。到现在为止,我算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即便一直默默无闻,我绝对不悔此生。我相信我的价值自有它值价的时候。
中国有归国家供养的作家,我很懂:被人供养是要付出听人使唤的代价的,因此也就难得有讲自己想讲的话的机会;更难得有讲真话的机会。此生我已绝了闻达之望,便实心眼的将我之所经所历所见所闻吐露于世,以对历史交一份未被收买的真实答卷。我更懂:真话的代价不仅仅是此生清贫,也许更多的是灾难和浩劫如影随形......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是否曾经发表过“一个大国养不起作家是悲哀”的感叹,我不很肯定,但中国的所谓专业作者被国家包养却是不争的事实。
国家包养文人,自古就有,诚如古代的翰林院。但,他们的工作还是有严格的范围限制的,如:历史修编、礼乐整理……被圈养者对君主划定的施展拳脚的空间是不得稍有逾越的,不然,就得处以宫刑之类的极刑。司马迁之于《史记》就是活的例子。至于说杜甫、罗贯中、施耐庵、关汉卿、曹雪芹之流,就别痴心妄想吃国家的俸禄了。诗仙李白是曾经吃过天子所赐俸禄的,因了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透入骨髓的傲气,一怒而摔碎金饭碗,从此傲笑江湖;从此“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所以,现实的严酷,逼我编织出自己特殊的人生,不能不说是我这为文者不无笨拙的一种生存智慧。至于说一个大国养不起作家是不是一种悲哀?我却以为:一个作家靠纳税人的钱供养倒是一种更大的悲哀。我们的国家圈养文人,在当今世界,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他们对自己的被圈养,非但不觉可悲,相对于没被圈养的同类,反而竟觉出来自家的优越。如此现实能不让人汗流浃背吗?
我绝非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真的,老朽能被苏君等文学青年读懂,诚如钟子期之于伯牙,此生足也。我的本家文晖老先生不无玩笑的对《蛊境》发帖说,诺贝尔离你不远了。对此,我唯有苦笑而已。在人心空前焦躁的时世,我对自己付出的一腔热血能否被世人接受,并不乐观,因此,对于苏醒君、雪慧女士等诸君中肯、务实的点评,我由衷的表示感谢,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点评就是我的诺贝尔。谢谢!谢谢诸君给了我信心。
老朽有幸挂于诸君口齿,感动之余无妨发点慨叹。人的一生实际就是发现和淘选的一生。我为自己能对你们产生价值而由衷地感到高兴!你们呢?山雨欲来君的《得到的和失去的》有关择业得失的辩证思考;野草拾翠君围绕《房子》铺排出的催人泪下的母子情深;兵子驼君不辞辛劳于人网这块园地的灌水;在回鹏城君面对不平世道发出的喷血的呐喊;何尝又不是老朽于人网淘到的一块块璞玉呢?更加人网编辑们的慧眼识珠,给我们提供了如此多的饕餮大餐,对他们的劳动,我由衷地表示感谢!
得到的永远不完美;完美的永远在淘选中,惟其如此,我们才不会停住发现和淘取的脚步......我相信诸君的眼光,有眼光就是一种高度。只要不停发现和淘取的脚步,我们就是人网造就的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