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5S”:二线品牌深寒时节实战取暖策略
众所周知,日式管理有个著名的“5S”现场管理,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修身(Shitsuke),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今天我们在此讲的“5S”是不同的,此“5S”非彼“5S”,是企业在非常时期的营销实战策略,尤其是处于行业中上游的二线品牌。它其实是指二线品牌为应对竞争与机遇,整合企业一切可利用的软性及硬性资源,营销注重实战,推行五大升级:即“产品线全面升级”、“产品品质全面升级”、“产品性价比全面升级”、“品牌建设全面升级”、“终端战略全面升级”。在此,“5S”实际上就是五大升级的简称。
二线品牌其实在行业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前有壁垒,后有追兵,处于前后夹击状态,多数情况下只能实行跟随策略,坚持走一线品牌开拓的大道。也就是说,一线品牌做什么,实行什么市场策略,实行什么优惠政策,以什么主题进行市场推广,我们也就跟着去做,借一线品牌对行业的广告宣传趁势进行炒作,进行终端市场推广,跟着一线品牌赚钱,甚至在政策上还要优惠点,给经销商的单品利润差更高,与一线品牌争夺资源,从一线品牌口里分一杯羹。在多数情况上,尤其是行业处于上升期,这种策略都是行之有效的,也使一部分厂家尝到了甜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赚取到了几桶金。但这种策略也自有其风险,行业假如进入萎缩期或因为突发事件整体进入冰冻时期(例如最近的奶粉行业),那就死翘翘了。因为跟随策略的背后支撑的只能是利好形势与大利润差将不复存在,自有渠道与资金实力尚不足以救自己于水火之中。又或者呢,同层面的二线品牌与后面的三线品牌(主要指那些杂牌、短期混水摸鱼的O单贴牌产品)一直在身边骚扰,不停地与你贴身肉搏,抢夺有限的消费者与稀缺渠道,不抢走你的经销商也会降低你在经销商眼中的分量。所以,好日子总是惊惊恐恐的,硬不起来,要想变被动为主动,总得有自己的道路与策略。
当华尔街哀鸿遍野,雷曼兄弟破产的新闻充斥报纸时,国内许多二线品牌曾经以为这一切与他们无关,他们照样生产照样销售,订单与销量都不见少,一线品牌照样在各种媒体大做广告,引领市场消费。幸福地忙碌之余,老板们只庆幸自己不做外贸,与外国人不发生暧昧关系。看到报纸上、网络上说,人民币不断升值,房子在降价,汽车在降价,心里还有点快乐甚至还有点动心;看到网上说,美元贬值,澳元贬值,还会去算一下,看看自己儿子现在出去留学,可以省下多少万。但一转眼,周围的许多企业关门了,股市已经跌了超过70%,楼市泡沫一个个破裂,寒冬不知不觉来到了我们身边,什么都在打折,连员工的工资也在打折。金融危机算是彻底来临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世界都称为地球村了,各个环节都一环套一环,好象再没有孤立的事物与现象,美国石油期货价格一攀升,贵州的拖拉机马上就买不到柴油,美国白宫的一道菜,原料可能出自新疆某个乡村。整个大环境都这样,影响就是迟早与大小的事情。一线品牌实力强大,资金雄厚,暂时冬眠一下没有关系,至多在春暖花开时醒来伸个懒腰罢了。落后的二线品牌、三线品牌投入不多,陷得不深,大不了弃卒保车,或者挥刀自宫,甚至关门大吉。但二线品牌怎么办呢?。经济走势清晰可见,现在是寒冬初降,真正的深寒正一步步向我们逼近,经济不景气的连锁反应开始混乱弥漫,投资出击只能算是主动找死,而不思对策就是慢性自杀,坐以待毙。进亦忧,退亦忧,真的如同风箱中的老鼠,两头都不好受。
在这种恶劣的经济环境下,二线品牌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巨大挑战。如何在这场暴风雪中取暖呢?甚至化险为夷,抢占先机?大部分企业都睡不好吃不香了,代理商也在犹豫,在观望,接下来的道路怎么走?不是前进,就是后退,绝对没有原地踏步的中间路线可走,二线品牌的关键时刻已经到了。而“5S”营销策略的提出,正是笔者在二线品牌企业实战中的经验总结,它是为二线品牌市场营销量身订做的,也许会给你带来一点参考价值。
一、产品结构全面升级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如果不能在某项技术上具有垄断优势,产品就只能与其它品牌一样高度同质化。而且市场经验也证明,很少有一家企业能依靠单一产品做大做强做久。市场现在已经是跳跃式发展,产品被无情淘汰的周期越来越短,比如21实际初的Q机。聪明的企业是不会把所有的果子放一个篮子里的,在这种非常时期,必然扩大产品组合策略,开拓产品组合的宽度和加强产品组合的深度,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竞争格局或增加产品线、扩大经营范围,或在所有产品线内增加新的产品项目。实行高、中、低三种价格品位分线出击,将产品分为战斗型(中档)、英雄型(低档)、形象型(高档),把战斗型产品价格定位为与竞争品牌产品价格一致,贴住对手进行市场竞争;把英雄型产品价格定位为比竞争品牌产品价格低,对对手进行价格竞争;把形象型产品价格定位为比竞争品牌产品价格高,集中优势资源与对手直接竞争;整个产品线双向延伸,围绕战斗型(中档)产品市场的企业掌握了市场优势以后,向产品线高、低档上下两个方向延伸。组成这样强势的产品线,再加上适当的相关联产品,势必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既切入一线品牌市场,又把后面的三线品牌、杂牌打趴。
二、产品品质全面升级
现在不少书上都大谈做企业要专业化,产品要精品化,要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做大做强。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把产品品质做强,产品品质包括质量、服务、售后等多个方面。是助品牌腾飞的首要条件,是品牌的根基,只有产品品质本身过硬,品牌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赖,获得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肯德基为什么成功?三鹿为什么一夜之间崩溃?都是不坚持品质至上的战略,只看重眼前利益,“短视”、“投机”行为所造成的。
夹击中生存的二线品牌对品质更应关注,在当前的困难情况下,企业如果静下心来,趁着经济低迷在原材料采购上充分发挥话语权,提高采购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生产环节中的质量管理,然后完善各个终端区域的售后服务系统建设,增强公司售后服务人员配制与技术培训;就相当于闭关练功,积蓄力量以待时机,优化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品牌的打造奠定了基础。这就无形中将大环境的恶化兵不血刃地化解,还为以后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三、产品性价比全面升级
性价比就是性能与价格的比,用来比较同类商品中哪个性能更优秀价格更低,以此为消费者提供参考。它一般适用于电子领域,但笔者认为其实在所有的领域它都是适用的。举例说明,一块饼干,它的性能(就是好吃,能否给我们带来适当饱感度、口感度)与价格(份量对应的价钱高低)都是我们关注的,只不过由于其商品本身价值小而不被我们重视。
一般情况下,销售一旦处于停滞状态,竞争对手同时步步进逼,二线品牌管理层假如一时无法形成对策,那么想到的肯定是价格促销,是薄利多销,实行买赠、底价供货、返利(现返、月度、季度、年度)等为手段的“价格战”,但实际上这种简单的低价销售行为等于慢性自杀,不说消费者的品牌消费行为越来越多,连代理商、经销商都已理性,担心这样会破坏其市场秩序,因此影响信心而对品牌经营产生怀疑。实际上,这种价格战二线品牌永远是打不赢一线品牌的,规模、资金、渠道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可比性。既然不能这样,那么办呢?笔者提倡此时第一要考虑提升产品性价比,可考虑在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优化产品功能,对产品进行升级,就像一些产品所说的“加量不加价”;或者,简化产品,减少那些不实用的元素,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重新包装出低价新品推向市场。
四、品牌建设全面升级
“人靠衣装马靠鞍。”形象就是企业的衣服,企业的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品牌形象的建设,不仅向一线品牌进军需要形象,维持自己二线品牌的位置也需要形象建设。全球市场动荡不安,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在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品牌已经成为企业赢得客户的认可和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而,如何通过建设品牌形象,来保留和开发新的客户是二线品牌必须考虑的问题。
此时,不能急功近利,而应从实际出发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建设有着鲜明个性的品牌形象,必须符合品牌的愿景、核心价值、品牌个性。在确定好企业色彩与LOGO的基础上,将促销员、服装、话术、产品设计、包装、彩页、柜台、其他物料等VI系统元素统一规范,并科学系统地进行终端建设,在各个细节都要实现高度可复制化,追求视觉效果的一致性,进而提高品牌在代理商、经销商、消费者的可识别度、信任度、美誉度、忠诚度。在条件许可(行业广告尚不饱和、一线品牌的具有广告盲区)的条件下,选择性地进行广告宣传,但要注重实效与策略,力量不能过于分散,只要能对终端渠道、销售推广起话术作用即可;主要还是依靠一线品牌广告引导市场,自己则收缩品牌形象高空建设战术,将重点转为地面直接建设。所以这里所说的全面升级,应该是从考虑整体的角度,重点打造品牌在终端的地面形象。
五、终端战略全面升级
终端,一直是决胜市场的主战场,很多企业都在把主要资源投向终端,终端销售招数迭出,奇招、怪招不断,那些基本的团队素质、服务态度、销售技巧类的我们就不讲了,属于老生常谈,大家都知道。我们在这里主要谈谈面对危机,二线品牌如何从容应对,快速在终端从中突围。这可能是我们最关心的了。
笔者认为,首先是“抢”字当头。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资源共享,资源有限。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占为己有,谁就赢得了市场主动权,赢得了消费者,赢得了财富。为什么那么多厂家肯付出那么多费用进驻大卖场购买排面?为什么国美、苏宁那么疯狂在全国扩张开店?一切都是为了有限的资源——位置,如果没有位置,你就没有与消费者沟通的机会,你就不能掌握话语权,你就没有增加市场份额的平台。你就只能像角落里的美女,向人抛媚眼也没人能看到。作为二线品牌,现在正是主动出击的时候,第一要抢的是渠道,积极拓展新的渠道网点,建立从单一渠道到多渠道的优化组合。结合上面四个升级打动代理商,用各种措施、实惠推动代理商开拓市场,广泛布点,占有代理商有人力、资金及其它资源,利用增加其投资将其与品牌捆绑。第二要抢的是位置,要抢黄金位置、制高点,核心区域一定要有所布局,从长远展现品牌实力与形象,为市场旺季出现做准备。要贴住一线品牌,变跟随作战为硬碰硬,因为有上面所提的产品线的支持,已经让我们有了挑战的资本。第三要抢的是消费者。这主要通过对常促与临促的控制与激励,根据市场的实际销售情况采用年度、季度销售任务考核,同时进行月、周销售排名奖励,加大提成奖励,加大奖励力度,让销售人员有激情、有冲劲、有目标。第四要找出产品的差异化,在深度营销的前提下实现差异化营销,最好与社会热点相结合。
终端战略是营销的重点,它还需要一系列大型营销活动来支持;但不管怎样,在特殊时期我们一定要考虑行业特点,围绕一个主题统一作战,有的放矢地加大终端营销力度,才有效果。
可以说,以上所述的“5S”营销策略其实是一个不可分解的整体,它们相互融合与贯穿,最终落实到终端战略上去。谁把它们做扎实了,谁就可能把这个寒冬变成了一个卧薪尝胆的潜伏期、练功期,甚至把它变成收获期。二线品牌的从来都需要一个机会,才可能成功成为一线品牌。这个刚刚开始的寒冬,肯定会带来市场新一轮的洗牌,有人哭就有人笑,肯定会给一些二线品牌前进的机会。营销“5S”,是否就是打开那个“月光宝盒”的钥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