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 兰
2004年,表弟带着一帮小伙子在山里寻兰,种了一百多盆,搭了花架,并告诉我在云南大理,兰花市场火爆,名种炒到几十万一株。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里面有记载:“县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谓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
由此可见,都梁之名原是兰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独爱此兰,在他的作品中反复歌咏都梁兰花。“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九歌》)的兰草呢?“露申辛夷,死林薄兮。”(《涉江》)“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都梁兰这种高雅骨瘦,傲气十足,芳香四溢的形质恰好符合了诗人洁身自好,品质高贵,作风低调的人格神韵。
明朝高濂在《兰谱》中写道:“都梁,紫茎绿花,产自都梁县西小山,以地名也。”此语源自《水经注》。明代打文学家高濂对兰花情有独钟,在他的著作里,专门列出了都梁兰,可见都梁兰在兰科之中是有着独特地位的。
2004年我从表弟家取回几盆兰花,纯粹出于喜欢,不懂得如何种养,摆在户外日照雨淋,不出三年,只剩下一盆。朋友告诉我兰花是最不好伺候的,也是最好伺候的,不懂它的习性,非常不好养,懂它就容易养了。我翻阅了一些资料,也听了几个玩家的介绍,把那盆生命力最强的兰花换了盆,用紫砂盆装载,土也换成了松针土,放在光照不太强的阳台上,确保通风与湿度。慢慢地,开始长出新芽了,我逐步把那些老叶子剪掉,等新叶长到三四寸许浇了第一次有机肥。渐渐地,叶子长到了两尺多长,碧绿碧绿的,稍稍下垂,非常风致。到了秋天,再施第二次有机肥,尽量少浇水,可每日多喷叶面,这样确保根部不腐,叶子才不会黑尖。
兰花的施肥是非常讲究的,不可多施,肥料浓度不宜高,要施薄肥,春末和秋末施肥即可,夏天可以进行叶面施肥,一二次就行,绝不可多。都梁兰的花期不长,因此绝大部分时间是观叶的,观花闻香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因此确保叶的颜色与形态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长期不施肥,很难保证它会开花,家养的都梁兰与野生的就是不一样,野生的长在山里,只要不认为破坏,它每年都会开花。它的花有独特的香味,很神秘的幽香,似有似无,它不像其他植物持续释放香味,兰花的香没有规律地释放,完全是随机的,它偶尔释放一阵,有时你想闻闻它的味道,它偏偏不释放,当你不经意之间它送一缕幽香给你,让你大感惊讶。
2007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妻子在厨房炒菜,偶尔闻到一种特别的香味,问我是什么。我细细一嗅,赶忙走到阳台,捧着那盆被我遗忘了好久的兰花,惊讶地告诉她:是兰花儿开了!妻子把脸凑上去,“真香,不一样的香啊!”
都梁兰香,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说是幽香,那是因为不浓郁,这不是它的本质。说它清香淡雅,是形容它不刺激,任何人都可以接受,喜欢,甚至爱上它,绝不会因它而过敏。这种香,只能意味,难以言传。孔子称兰香是王者之香,兰有君子之德,这赋予兰高贵高雅的情愫。
学校搬迁之后,养在宿舍阳台的兰度过了十六个年头,越发青葱可爱了。我把它搬到新校区,分了盆,施了肥,摆在走廊上。这个走廊光照的时间不长,通风好,特别适合养兰。
我花了几个晚上看了几遍《兰谱》,觉得颇有意思,在网上买了《中国兰花》一书,专业养兰的大家们介绍说中国兰名种目前统计在册的有一千二百多种,每年都还有新品种发现。于是我在网上分地域购买了十几个品种,四川的、福建的、贵州的、云南的,还有台湾的。它们形态各异,叶子有宽有窄,有的长叶,有的属于矮种。我期待明年的春天,它们都能开出漂亮的花。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红楼一痴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