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劳动”理应成为生命的底色
(20190522《教师报》)
湖南武冈 林日新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附属小学的劳动教育已经进了学校的课表。这里每个孩子每天都有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劳动作业。劳动作业分为三部分:完成个人自理劳动、分担家务劳动和参与社会实践及义工活动。(5月13日《中国青年报》)
见惯了多如牛毛的“家庭作业”,为此,教育部三申五令地发文要给学生“减负”仍然是“涛声依旧”。在此大语境下,学校给“每个孩子每天都有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劳动作业”,这无疑是教育界的一股清流,让人不仅觉得新鲜,而且是极为难得了。
多年来,劳动教育课已从学校教育课程中消失了,就连学校布置学生打扫厕所卫生也曾被家长视为“不妥”——“我们送孩子上学,为的是学知识,不是去洗厕所的。”福州晋安区站北外口小学(民办)的家长刘先生拨打报刊的热线反映,他认为“学校安排学生扫厕所不妥,应由保洁人员来打扫。”而如今,国人为了让孩子能在高考这根“独木桥”上拚搏成功,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家长早已把一切家务事全包了。不要说城市里的学生“十指不沾阳春水”,农村的孩子也十之八九从未在家里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更不提参加农村的粗重农活了。
农村有句俗语:“勤快勤快,有饭有菜;懒惰懒惰,挨饥挨饿。”劳动不仅创造了财物和世界,而且创造了人类本身,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远离了劳动,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是与党的教育方针相悖的。十八大最新教育方针是: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众所周知,作为一个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若是没有劳动的习惯和本领,那是十分危险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那“工匠”对劳动的本领要求更高,它要求每个“社会主义建设者”对自己的工作和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做到极致,这正是劳动本身所承载的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告诉我们:“手脑一块儿干是创造力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不少发达国家正是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塑造人格、成就学业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学校课程中嵌入劳动,特别重视教育与职业和生活的关联,培养尊重劳动的态度。
当然,我们提倡劳动教育要融入学校教育之中,并非是像文革十年那样把学生带到工地现场做粗重的农活,而是要学生“完成个人自理劳动、分担家务劳动和参与社会实践及义工活动”。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附属小学给学生布置的这些劳动作业,目的是想通过6年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能真正把劳动当作一种自觉,并通过这种自觉,唤醒孩子的责任担当,而不是在等学生走入社会才逼迫自己学习劳动技能,融入社会。这种未雨绸缪的劳动教育最终是为成长铺垫更多的人生底色。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林日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