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不易
文/陈云龙
有学生问:“老师,你课堂上经常引用宗教故事来说理,你是不是特别喜欢宗教?”
这一问,我突然意识到,我是否有了某些改变,以至引发学生的关注。我静静回顾了这些年来的读书与思考。至少三年之内,我没有读宗教的书籍,也没有特别在意宗教方面的信息。三年疫情,只在2020年读过两本与瘟疫有关的书,一本是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本是孟昭华、彭传荣合著的《中国灾荒史》,二手书,五成新,读得很艰难。
不过我觉得读这些书,可能加深了我对宗教的理解。瘟疫、自然灾害与宗教之间,冥冥中有着某种难以言诠的联系。我以个人的经验判断,读书人更容易产生宗教情结。在无可奈何或者无聊之极的时候,宗教及其文化,是净心的良药。
有宗教情结,不一定要信仰宗教。我对佛道有些许了解,也常思考其哲学,但是我并不是佛教徒与道教徒。以前曾花过不少时间研读佛教的相关书籍,尤其关注禅宗文化,里面的知识与道理,确实博大精深;又反复读《老子》《庄子》,还不厌其详地看大师们的讲座,同样感觉博大精深。接触多了,大道至简,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一言以蔽之:宗教总是劝善的!
劝善,源于自然力量的伟大。人与自然相较,永远是渺小的。大地扭扭身子,蹬蹬腿,打个喷嚏,不小心吭个声,人类就是一场无法估量的灾难,地震,火山,海啸,让血肉之躯灰飞烟灭。劝善,也源自人心的复杂与险恶。无所不用其极的疯狂屠杀,物种越来越少,有的濒临灭绝;无穷的战火,野蛮侵略,荼毒生灵;名利之争,父子成仇,手足相残,朋友背信弃义。
道家讲天人合一,善待自然与生命;佛家讲因果轮回,种善因,结善缘,得果报。人类创造了宗教,却走不出生命的怪圈,这实在是匪夷所思的。科学之上是宗教。宗教哲学,是人类最高的智慧。而我们,常常把宗教看成是荒诞的麻醉剂,毫无敬畏。统治者则把宗教看成是万能的良药,于是权力与宗教纠合在一起,产生了很多荒诞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其实,人最伟大的,不是在于一定得有崇高的信仰,而是在于能矢志不移地坚守善良,不忘初心。
我对学生说,在这个时代,人心浮躁,物欲横流,处世不易,能有宗教情结的人,都是好人。做个好人就这么简单。涉世未深的学生,似乎还难理解。现在的知识分子,读书人,能做到独善其身就是很高很高的境界了。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聃就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真正能视名利如浮云者,普天之下,有几人欤?在现实中,很多人是能看开,但放不开;能参透,但舍不掉。
生活是个万花筒,漂亮,也虚幻。人生如大海泛舟,你并不知道哪一刻有狂风大浪,哪一刻又春暖花开。善待此生,珍惜所有就够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红楼一痴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