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联谭之六
王隆中寿联见疑
王隆中(1874—1938)武冈石江(今属洞口)人,早年入保定军校,1904年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回国后追随孙中山黄兴革命,入湖南新军营,任四十九标军事教官,后代理标统(相当于今团长职),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湖南新军率先响应,王率部参加焦达峰、陈作新所领导的长沙起义,因勇敢善战而升任独立第一协协统(相当于今旅长职),督师援鄂,屡立战功,成为黄兴手下和一员重要战将。
1913年3月,王隆中四十大寿,长沙某人出于对他的敬仰,撰寿联一副相赠:
不忧不惑不惧;
通天通地通人。
古人称四十为“不惑”,上联引自《论语》,写出了他的革命胆略,下联同样引自《论语》,赞誉他学识渊博。上下联合起,称赞他是一位文武全才的人。
王隆中对这副贺联极为满意,将它悬挂中堂,来往客没有一个不说这副对联作得好的。
可是,在王的寿诞过后,王的一位同事对他开玩笑说:建议你将这副寿联取下来,不要再挂在这里了。
王大惑不解,问:“怎么这副对联作得不好?”
“是的。”朋友肯定地回答。
“何以见得?”王一面问,一面看,怎么也找不到写得不好的地方。
“因为这副寿联从文字上看是抬举你,其实是挖苦你呢。”
“真是这样?”这不是明摆着嘛,这副寿联竖起来读是‘不忧,不惑,不惧’,‘通天’,‘通地’,‘通人’,可是你把它横起来读呢,就成了‘不通’,‘不通’,‘不通’,三个‘不通’,这不是说你是一个一不通文墨,二不通人情, 三不通谋略的鲁莽武夫吗?”王隆中举目一看,还真象这么回事呢。 于是,他这位战功卓著的战将,“从谏如流”,竟然听从了朋友的劝告,将寿联取了下来,束之高阁,以后再也没有悬挂,也不再向人提起这副寿联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都梁乡士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