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诸葛武侯鸡鸣枕

诸葛武侯鸡鸣枕

阿旧 2022-08-14 08:29 1

        图片1.png

诸葛亮作为千古名相,其文治武略自不必言,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还“长于巧思”,有很多奇思妙想付诸实现,成为发明创造,如“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此外,还有孔明灯、鸡鸣枕和诸葛行锅等,据说,也都出自诸葛亮手笔。损益连弩、木牛流马和诸葛行锅,已经被能工巧匠复原再现,但诸葛鸡鸣枕大概是因为太过机巧精密了,到现在还没听说有人复原出来。

1959年,在新疆民丰县出土了一个东汉鸡鸣枕,造型别致,鸡头鸡尾,中间宽厚凹陷,栩栩如生,人枕在中间刚好会让鸡头、鸡尾高高翘起,恰似“雄鸡一唱天下白”之势,故名此枕曰“鸡鸣枕”。此鸡鸣枕为麻布枕,虽漂亮,但无闹钟功能。鸡鸣枕在北方民间颇为流行,为普通百姓常用。明张岱有文《陶菴梦忆》,提及鸡鸣枕: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不过,在古代,鸡鸣枕不只作为家用寝具,在一些地方还作为明器广泛使用。

当然,鸡鸣枕虽名曰“鸡鸣”,但终不过是个雄鸡造型的布枕头,并无定时打鸣的闹钟功能。据清文人赵吉士在笔记《寄园寄所寄》载,诸葛武侯鸡鸣枕却是一到天明就会打鸣的:

“偶武孟,吴之太仓人也,有诗名,常为武冈州幕官,因凿渠得一瓦枕,枕之,闻其中鸣鼓起擂,自一更至五更,鼓声次第更转不差。既闻鸡鸣,亦至三唱而晓。抵暮复然。武孟以为鬼怪 ,碎之,及见其中设机局,以应夜气。识者以为诸葛武侯鸡鸣枕也。”

《寄园寄所寄》载此原文出于沈周《客座新闻》。沈周,明代大书画家,唐寅、文徵明的老师,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

诸葛武侯鸡鸣枕不是绣花软枕,而是像警枕一样的硬物,为瓦枕。瓦枕即瓷枕。瓷枕源于隋代,于唐宋间为盛。沈既济《枕中记》云:

“开元七年,道士有吕翁者,得神仙术……俄见旅中少年,乃卢生也……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青甆,而窍其两端,生俛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

这便是成语“黄粱一梦”的由来。瓷枕光洁凉润,为夏令消暑之良品。宋明间陶瓷业发达,武冈亦有陶瓷业。但武冈“地僻在万山,火耕水耨以自给”,光绪《武冈州志·风俗志》之“工”又云,武冈“造作器物无奇巧,取坚浑备用,其木工之稍精细者多自江右,本土绝少”,可见,此诸葛武侯鸡鸣枕当非本地产物。

诸葛武侯鸡鸣枕“自一更至五更,鼓声次第更转不差。既闻鸡鸣,亦至三唱而晓。抵暮复然”,确实神奇,也难怪武孟会以为是鬼怪了。中间之机关可以“应夜气”,大概相当于今天光控开关里面的光敏感应器,且构造更为复杂,感应更为灵敏。

武孟不识,少见,倒也罢了;多怪,竟而“碎之”,则着实可恶。新化人杨兴树闻讯穿越而来,远途匆匆赶到,只见现场“钝钟击破机关露,片片散裂随风翔”,痛惜不已,遂作《诸葛武侯鸡鸣枕歌》以记:

“都梁之水何茫茫,有枕沉沙夜生光。武侯何年过此邑?神物堕地无人藏。千年土花蚀不得,一朝得自寒漆旁。鼓音次第鸡声转,恍与铜壶漏滴长。丞相当时卧南阳,抱膝长吟欢未央。此枕尔时共幽独,北窗浓睡游羲皇。昭烈三顾始应聘,鱼水君臣际会长。跨荆保益排八阵,两朝开济何辉煌。此景尔时人戎幕,寝不安室情彷徨。五丈原头巨星落,炎精十世九销亡。二千余岁留至宝,珍之岂尚同琳琅。珊瑚水晶绮丽光,声价应须自价强。惜哉俗客不相识,少见多怪心惊惶。钝钟击破机关露,片片散裂随风翔。丞相英灵万万古,铜鼓镗鎝留南荒。安得此枕重复合,置之金马门前白玉堂,诗成仰天三太息,荷池碧沼彻生凉。”

杨兴树,字荃甫,又作荃圃,号小颠,清新化人(《都梁文钞新编》误作新宁人,名字误作杨树兴),性颓放,嗜酒好吟,以卖诗为活,有文集《纪异志》、《小颠草》二卷和《载鬼一车》等。光绪州志之“艺文志”还载有其《艮山寺》诗一首。

沈周《客座新闻》关于诸葛武侯鸡鸣枕条和杨兴树诗,又同见于光绪《武冈州志》之“拾遗志”。

                                                                                    原发于《邵阳日报》
                              



阅读 2178
分享到:
评论列表

阿旧

第12段 武孟 当为 偶武孟

2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