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去过云山,真的。
在武冈一中读书的时候,同学相约去云山,我一次又一次的推辞。不就是爬山吗?那有什么爬的?在家放了10多年牛,翻山越岭,早就腻歪了,难不成来城里读书,有必要去体验爬山的滋味?
我一直是个偏执的人。
高一的语文老师段荣倜先生,行伍出身,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记得上课的时候他跟我们讲过,黄山,远远望去,无非就是平地上起了个土包,《荷塘月色》里面的荷塘,现在是个烂泥塘。当然,他是开玩笑,他讲这些的目的,就是强调文学的魅力。
我深以为然。当时我就觉得云山比不上我家后面的云雾岭。
一天,段老师布置课堂作文,要求写游记,同时建议我们可以参考《游褒禅山记》的写法。在那个时候,我们有几个外出旅游过的?于是大家都写游云山。我没去过云山,云山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我就写了篇《云雾岭》。
或许是太熟悉,或许是刚离开农村老家进城读书,反正那篇文章我写得非常顺畅,自己相当满意,段老师给我打了高分,后来也入选了《湖南省中小学生作文年鉴》一书。
寒假回家过年,我将那本书也带回家了,很骄傲很自豪地跟父母说,云雾岭被我写进书里面去了。母亲笑了:“不就是几个烂石头几片山林吗?有那么神奇?”父亲也很高兴,笑着说母亲:“妇人家懂什么,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从那一刻起,我明白,文字确实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虽然一直排斥游云山,但是,我却从云山身上赚了200块钱。
高三的时候,偶然看《武冈报》,里面有则征文启事,要求围绕云山写散文,分成人、高中、初中三个组,评奖出来后有奖金。但是为了应付高考,一直没时间下笔,直到高考后,回到家里搞双抢,趁晚上休息的时候,硬是瞎编了一篇游云山的文章。当然,为了更逼真,我借了堂弟一摞在云山上拍的照片,同时也打听清楚游云山的路线。
当时很单纯,毕竟没到过云山,却写得这么象模象样,心里惴惴,生怕别人戳穿我的“丑恶”面孔,题目改了无数次,最终定为《“偷窥”云山》,誊好后寄给武冈文联唐谟金主席。
结果出来了,我是高中组二等奖,奖金200元,还有荣誉证书。当我到王顺生老师那里去拿钱的时候,王老师告诉我,当时高中组的一等奖空缺,参赛的文章水平都不怎么样,我的还是二等奖的第一名。
不管什么名次了,光那200块钱就令我兴奋了好久。平时发文章,稿费5块10块的,在《湖南教育报》上发一篇文章评为推荐,也就25块。
钱啊,真的是个好东西,难怪世上那么多人为了它而奋不顾身。
后来离开武冈,在武冈以外的城市学习与工作,跟别人闲聊的时候,夸自己的家乡美,夸家乡的人文,夸家乡的历史,夸家乡的风土,夸家乡的美味。当然,最有力的论据就是铜鹅与云山。
我从来没接触过的云山,我从来没体验过的云山,居然成了自己炫耀的资本。
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这样?
后来通过网络,我给周边的朋友介绍云山,也下载了很多关于云山的资料和图片。朋友都很羡慕,羡慕我的家乡有这么美的去处。
遗憾的是,我自己都没去过。
出门在外,思念家乡。离开浩山冲进城读书,武冈城是我的客居之所,浩山冲是我的家乡;离开武冈去长沙,长沙是我的客居之所,武冈是我的家乡;离开长沙来广东,广东是我的客居之所,湖南是我的家乡。
在武冈,云雾岭是我的图腾;在外地,云山必须成为我的图腾。阿Q的祖上曾当过官的,我的故乡也有云山这样的名山。
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云山好好看看,算是膜拜,也算是忏悔。
网络搜索资料:
云山(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湘西南名山,位于武冈市城南5公里处,最高峰海拔1372.5米,年平均气温15℃。1992年9月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
云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为全国第六十九福地,亦称“楚南胜地”。远在隋唐间,便有佛教传播,宋、明最盛,形成以胜力寺为中心的寺庵建筑群,寺僧曾达500人众,现保存有14尊石砌僧塔,50多块铭文碑刻,三处摩崖石刻及5公里的青石板“秦人古道”。
云山风景秀丽,素为旅游胜地,古今名人题咏甚多;宋高宗载赵构感叹曰“云山七十一峰,烟云变幻”,明代礼部主事潘应星曾题“仙桥横汉”、“崖前帘水”等十景,并流传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原国家领导人华国锋亦题为“楚南胜境”。
云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植被面积3118公顷,其中原始次生阔叶林200多公顷,是50多种植物模式标本的产区。1921年奥地利著名植物学家韩马迪曾于此发现80多个植物新种,其中20余种以云山名之。现初步查明,有植物203科,1518种;动物66科,211种,且有10余种珍稀动植物列入国家一级保护。
云山,以山奇、水秀、林幽、云幻著称,为旅游、朝佛、休闲度假、科研教学的理想场所,属城郊型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