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客气也是可以致命的。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把他的儿子毛岸英也派到了朝鲜,不过他没有被彭德怀安排在前线冲锋,而是在大榆洞的志愿军司令部当翻译(当然,这是革命的分工不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年11月24日,毛岸英突然牺牲在美机扔下的凝固汽油弹下。
有人称毛岸英致死的重要原因是当时美军国飞机太猖狂,而中国空军的力量又太弱。而次要原因有三。一是志愿军司令部的防控手段不先进,只能被动地躲;二是防空洞外设置了一些办公室,使得一些人不愿进防空洞。还有一个大家可能忽略了的原因,那就是毛岸英的特殊身份,导致旁人对他过分客气,没有真正严格要求。
根据时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的杨迪先生最近披露的遇炸详情:
1.11月23日,志愿军司令部严格要求明早拂晓前,吃完饭都一律要进入防空洞。
2.11月24日拂晓前,杨迪检查防空情况,发现固执的彭德怀都被洪学智拉进防空洞了,但毛岸英却还在洞外的办公室里正在用彭德怀的鸡蛋炒米饭吃,烟囱冒烟。(烟囱冒烟会暴露目标)也就是说,他并没有执行连司令员彭德怀都必须执行的严格命令。
3.杨迪见状要求毛岸英等三人立即不要炒饭了,赶快离开房子,躲进防空洞去。
4.毛岸英没有听从杨迪的这又一道严格命令,一直待在房子内,后被美机炸死
(《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9月版)。
如果看了杨迪写的另一段回忆,我们对毛岸英上述这种两次违反命令就不会认为是偶然的了:遇炸前11天的11月13日,志愿军司令部开会总结第一次战役,彭德怀非常气愤,严厉地责备38军军长梁兴初没有完成任务。会场一时鸦雀无声,与会的领导同志都处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毛岸英却毫不胆怯地站起来,指着挂在墙上的地图说起来了。彭总坐着一句话也不说,既不制止他讲话,也不批评他,志司几位副司令员也不制止他,我觉得很奇怪,怎么一个年轻翻译会在志司党委召开的作战会议上,而且是在彭总生气的严肃气氛中,敢于随便说话呢?
彭德怀素以治军威严著称,他手下的军长、师长个个都不敢跟他随便,是中共内公认的最不怕事的一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毛岸英也格外客气,甚至可说是有点放任。这不能不发人深思。
假设,如果1950年能够有人拉下面子,对皇太子毛岸英严格要求一点,毛岸英也许不会牺牲吧?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蛤蟆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