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武冈人的后代太牛!制品远销乌克兰、越南等国家!

武冈人的后代太牛!制品远销乌克兰、越南等国家!

春城晚报 2024-08-07 11:02
一个国土面积11平方公里的小村庄,土陶从业者达150多人。全社区经济总收入的6000多万元中,有3000多万元来自土陶产业,带动从业附加值共5000多万元,土陶制品远销乌克兰、越南等国家。这个小村庄就是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宝云街道华泥社区的“挖泥寨”。

图片
来到挖泥寨的会泽土陶非遗传承人邓科满家,他烧制的一窑陶艺品刚好要出窑了。“这一窑有80%以上的成品率,效果非常好,里边烧有1000多件产品,市场价估计能达到20万元左右。”挖开窑洞一看,邓科脸上满露出了成功的喜悦。
今年34岁的邓科满,是会泽土陶“砂锅邓”的第九代传承人,他的祖先邓伯生是湖南武冈县人,清康熙年间因会泽的铜业发达,来到会泽办矿经商。到会泽后,他发现挖泥寨的土质具有粘性强、抗腐蚀、耐高温等特点,便率先用火烧制。最初只是烧制铅罐供矿山冶炼之用,后来慢慢烧制砂锅、茶罐、花瓶、茶壶、茶盅等土陶制品,并将全套制陶工艺传给赵、李、尚三姓村民。这些质量上乘的土陶制品一上市便销路大开,小小的挖泥寨名声大噪,邓伯生也被世人尊称为“砂锅邓”。
图片
到了邓科满这一代,在继承祖先制陶技艺的基础上,还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制作出了手工捏坯烧制的公道杯、茶叶罐、花瓶、礼品套装茶具等兼具艺术性、审美性和实用性的土陶制品。
“这是柴灰烧化了之后形成的流釉,是木柴烧到1300多摄氏度后形成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窑变。”邓科满从窑里拿出一个陶制品说。
图片
邓科满告诉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窑变反应的效果和空气湿度、窑子温度、泥料等因素都有关系,形成窑变的效果是不可控的,只有出窑时才知道是什么效果,就像开盲盒一样,每次出窑都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邓科满烧制的土陶制品市场价格在30元到3000元不等,“价格最高一把壶卖到8600元,另一把蓝色的壶有客户给出3万元的价格,我舍不得卖,这样的精品很难遇到。”邓科满说。
图片
邓科满表示,他的土陶制品不仅在全国各省销售,还销售到了乌克兰、越南等国家,走向了国际市场。“作为新一代的传承人,我会更努力做出人们喜欢的陶艺品和工艺品,将会泽的土陶产品发扬光大。”展望未来,邓科满信心满满。
图片
据介绍,会泽土陶制品均为手工制作,采集挖泥寨特有的粘性耐火泥,经粉碎、发酵、糅合、拉坯、修整、刻绘、打磨、晾干、烧制等流程,造型随意、古朴典雅,民间艺术味道浓郁,地域特色明显,每一件土陶制品都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
图片
“我们本地的泥巴算得上是全中国最耐火的,耐得住1300多摄氏度的高温,是少有的耐火泥,别处的泥巴是烧制不出这样的效果的。”邓科满说。
在邓科满和赵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挖泥寨人从事起土陶事业。截至目前,挖泥寨有60多户150多人从事土陶制作。2013年6月,挖泥寨的土陶制作技艺被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挖泥寨这个古老的小寨子也孕育了6名市、县级传承人。与此同时,陶艺大师们还通过小红书、抖音、淘宝等网络平台,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让挖泥寨的耐火泥实现了“点泥成金”的华丽蜕变。
来源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通讯员 代玉春 秦本林 杨凤兰 摄影报道


阅读 368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