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城里的姑爷下乡来

城里的姑爷下乡来

长发飘飘 2007-06-22 14:57 11

父母的三个姑爷都是吃“皇粮”的,乡亲们说这是父母前世修来的福。父母享受幸福的同时也有着那么一丝丝的苦恼。三个姑爷中,除了我这个老大的老公是正宗的武冈人,可以与母亲说正宗的武冈话以外,两个妹夫说话母亲都听不大懂。尤其是两个妹夫都听不懂母亲说话,所以交流起来就相当困难。幸亏有当教师的父亲为翻译,否则,麻烦大了。

小妹夫还好说,老家是湖南常德的。因为他老家在一个农场里,条件自然就比我们农村好得多。可毕竟也是农村,所以,来我们老家也就习惯得快。发愁的就是我那个大妹夫了。他家在天津,可是一个正宗的城里孩子。来我们家之前,他就没有到过真正的农村。妹妹第一次带他回我们老家,那闹出的笑话多呢!

第一次接待城里来的姑爷,母亲虽然有那么一丝丝的紧张,可还是满有信心的。因为父亲是老师,我们家的条件在农村比起来就算是不错的。虽然住的不是什么楼房,可十年前楼房毕竟还是少数,所以我们家的普通红砖房也还不算太寒酸,母亲这样想。

大概是九七年农历九月底吧,那一天,风和日丽,母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大早,母亲就起来打扫卫生了。墙上的蛛蛛网、炉煤灰都被母亲扫得干干净净的。柜子、桌椅板凳也擦得一尘不染的。尽管累得腰酸背痛,可看到焕然一新的房子,想到就要见到城里来的姑爷,也就不觉得累了。一切收拾妥当,母亲就出去串门了。邻居们看到母亲那满是笑意的脸,问母亲今天有什么喜事,咋这么高兴。“我那城里二姑爷今天与二闺女一道回来。”母亲高兴地回答。

“什么时候到啊,我可是要来讨喜糖吃的哦!” 爽快婆桂花说。

“我也要来看城里来的新姑爷。”灯英嫂子说。

“给我留着糖哦!”

“也别拉下我哦!”

……

邻居们因为都想看看这个城里来的姑爷,所以都跟着兴奋起来。

“当然,当然,他们傍晚才能到呢,到时一定要来哦!”母亲高兴地说。

大妹两口子到家时,天已经黑了。村庄的夜晚寂静无声,时而传来几声狗吠,从农家的窗户透出来的是幽暗的灯光。农村是没有路灯的,与城市的华灯初上比起来,那就是昏暗一片。尽管从公路到我们家门口那段路也就一百多米,可因为坑坑洼洼,加之妹夫眼又近视,所以也就走得磕磕绊绊的。好几次都差点摔了。快到我家门口时,才感到一丝明亮。因为我家屋外是装有路灯的。天一黑,父亲就会打开路灯."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父亲这样说.妹妹远远就看到了等在门口迎接他们的父母。

“崽,回来呱呢,坐怯(车)累么。”母亲激动地接过姑爷手里的包,关切地问。

“妈跟你说话呢!”妹妹轻轻推了一下妹夫。

“小辉,妈说什么呢?”妹夫傻愣愣地问妹妹。

“你们妈问你们一路上累不累?”一向不爱说话的父亲微笑着用略显生硬(很少说的缘故)的普通话对妹夫说。

“哦,不累,不累,你们二老辛苦了,身体可好?”妹夫赶紧回答。

一向能说会道的母亲这会却傻眼了,不知道女婿在说什么。搓着两手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那一刻,妹妹竟觉得母亲有一点可怜。

“我们挺好的,饿了吧!来,先洗洗脸吃饭吧!”父亲招呼着。

这要在以前,家里来客人都是母亲张罗的,父亲总是在一旁悠然地看他的书。这回父亲却不得不出面了。

母亲把早已做好的饭菜端上了桌。满满的六大海碗菜:两碗大块猪肉,一碗大块牛肉,两碗大鸡块,还有一大碗鱼。妹夫看着这一桌菜,两眼都瞪圆了。可因为刚来,父亲又能听懂他说的话,所以想说什么又没说。

“叉(吃)菜啊,多叉滴呢,农村脉得(没有)么个可招待咯。”母亲一边说,一边往妹夫碗里夹着菜。

“够了,够了,妈,您也吃啊!”妹夫这会不要翻译也能明白母亲说的意思。

吃完饭,妹夫偷偷跟妹妹说:“妈可真舍得,这么多的肉,搁我们家要吃半个月呢!还有那些肉块切得也真够大的,也没个蔬菜,吃起来多腻啊!”

“我们农村都这样,招待客人时,如果把肉切得细细的,再放些蔬菜炒在里面,就显得主人小气,对客人不重视。”妹妹解释道。

“真有意思,那你跟妈说,以后别这样炒菜了,又费钱,又吃着不舒服。”妹夫说。

妹夫一向勤快,所以一吃完饭就抢着收拾碗筷,还问自来水在哪(那时还没有自来水)。母亲却无论如何也不让这个城里来的新姑爷洗碗,催促妹夫去洗澡。说连洗澡水都倒好了。妹妹只好拉着他去洗澡。

房间里的一个大木盆里早已加好了大半盆水,这是母亲特意为姑爷放的。他们自己洗澡是从不这样奢侈的,因为用水还得到一里路外的池塘里去挑。那时天正大旱,近处的池塘早干了。可我这个妹夫呦,他那里会知道这些。看着那个大木盆惊讶地问妹妹:“就这样洗澡啊,没澡堂吗?”

“农村哪有澡堂?都在大木盆里洗。”

“可这怎么洗?”

“就是蹲在盆子里,拿毛巾沾着水往身上浇。”

“可这点水不够啊!水在哪里,拿个桶给我再打点来,洗一盆水也不行啊!”妹夫说。

妹妹知道父母挑水不容易,可又不好说什么,只好又替妹夫打来一桶水。等到妹夫洗完澡,房间也差不多可以养鱼了。

“妈,拖把呢?我擦擦地”妹夫洗完澡出来找拖把。

“么个脱寡呢?(什么掉了)”妈问。

父亲与妹妹都忍不住笑了。

“农村都没有拖布,我家这水泥地扫扫就得,还有很多人家的地板都是土的呢?还檫什么地啊!瞧你洗个澡把房间弄成鱼塘了。"妹妹嗔道。

经过父亲的“翻译”,母亲总算是弄明白了,赶紧找来一些不要的旧衣服、碎布条,要父亲扎了个拖把,以后妹夫洗完澡就派上用场了。

家里有张雕花床,新做的,母亲说化了好几百呢。当初做时父亲极力反对,可母亲坚持赶时髦,说别人家都有。老实的父亲拧不过任性的母亲,就做了。这种床宽度也就相当于城里的单人床,可做有顶棚,三面有木架子围着,还嵌有玻璃,玻璃上还有龙凤等一些漂亮图案,做工复杂,非常漂亮,可人睡在里面憋闷得慌,想把褥子、床单铺平整都困难。所以我们姐妹几个都埋怨母亲,化这么多钱做这么个破床,做张大席梦思多好,睡上去又宽敞、又舒适。

大妹两口子回家母亲就是安排他们睡的这张床。在我们老家好象有一封建的说法,女儿出嫁了,回娘家是不能与女婿同床睡的,说什么睡了对娘家不利,可我父亲身为老师,毕竟思想开放,不受这些封建思想的约束,我这个大女儿一结完婚回到娘家,父亲就把我与老公安排在一起睡的。当初母亲好象还想反对,可这件事却父亲说了算,我都开了先例了,妹妹婚后回娘家自然也是让他们两口子睡一张床。否则,妹夫就更没法理解了。母亲按老家的习惯只准备了一床被子,妹夫就让妹妹再向母亲要床被子来,母亲表示不理解,还以为他们俩闹别扭,妹妹只好向母亲解释。母亲摇摇头:“咯样咯城里伢子呦!”

本来 床就够窄的,再一人一床被子就更挤了,他们要是象农村老人那样一人睡一头也还凑合,可并排铺两床被就显得更挤了。妹夫说:“这床盒子似的,我睡着憋闷得慌,又挤得难受,我看我还是睡地下吧!”

“这可不象楼房,地上潮湿得很,睡了会得病的。”妹妹说。

“铺床褥子没事的,怎么也比挤在这样的床上舒服。”妹夫说着就翻床上的褥子,突然发现了褥子下面那些柔软的稻草,那是母亲特意新换的。

“哇,怎么床上还铺草了,这不会长虫子吗?赶紧撤了。”妹夫吓得直嚷。

“妈刚换的稻草,哪来的虫子,这个铺上睡着即柔软又暖和,我们农村都这样,相当于席梦思呢。"妹妹嗔道。

“不行,我现在就感觉全身痒痒。”妹夫不由分说就把床上的稻草撤掉往外面搬。然后自己就找来了些报纸,又把母亲特意为他们铺的两床褥子拿出来一床,睡在了地上。第二天,父母知道了,说再抬张床进来,可妹夫就是不让,说他睡不惯有架子的床。母亲只好找了些木板子,再铺上好几床褥子,替姑爷搭了个临时铺。

“小辉,回来了,姑爷呢?”一大早邻居桂花就来了。

“他去厕所了,一会就回来。”妹妹见到桂花高兴地答。

妹妹与桂花拉起了家常,眼看半小时过去了,妹夫还没回来。

“哎呀,真是穷人拉屎一阵风,富人拉屎一阵工,你看我这城里姑爷就是与众不同,拉屎都跟拉金条似的。”邻居桂花的大嗓门响起来了。正在忙着做饭的母亲听见了,出来对妹妹说:“你去看看吧,别这样的厕所他不会蹲,掉下去了啊。”

“哪呀,妈,他根本就不敢蹲咱家这样高高的茅厕,他去后山的树林里了。”

“这城里人也真是的,屎不拉茅厕桶里做肥料,却要拉外面去,真是可惜啊!”桂花忍不住哈哈大笑,母亲也跟着笑了,可她的笑很明显有点不自然,觉得有点掉脸了。“这姑爷到时回家与他爸妈说起这些可如何是好!”母亲忧心忡忡的说。母亲是个要面子的人。

妹夫经过“长途跋涉”,上完“厕所”终于回来了。邻居桂花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又上过高中,所以会说一点生硬的普通话,我妹夫因为他的工作性质决定他要在全国各地跑,所以语言适应能力较强。很快就和桂花聊了起来。后来灯英嫂子来了,美云也来了。美云是一个外来媳妇,自然也会讲普通话,他们在一起聊得很开心。

也许是农村人这种淳朴的热情感动了妹夫,他慢慢喜欢上了这里。

一天,妹夫又去后山上厕所去了,回来的时候,听见邻居桂花站在菜地边大声的叫骂:“哪个偷剐我咯菜剁脑壳呢,哪个偷剐我咯菜炮子打呢……”妹夫听见桂花一个劲地"吆喝",赶紧走过去问:“你在卖什么呢?”桂花一听,扑哧一声笑了,人也不骂了,一路笑着来到了我家,把这个笑话讲给我们一家人听,大家都笑得够戗,妹夫弄明白了原委,自己也觉得好笑。

父母陪了新姑爷几天,就忙着收红薯了。因父亲要上课,周六、日才能回家,所以家里的农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碰上好天气常常是早出晚归的。

又一个大好的晴天,母亲一大早就嘱咐妹妹在家做饭,拿着锄头、挑着箩筐又要出门干活去."妈,歇会吧,您太辛苦了!”妹夫说着就把母亲肩膀上的箩筐抢了下来,硬是不让母亲出门。

“农忙抢收季节,哪能歇啊,这些红薯趁天气好就得赶紧收回来。”母亲哭笑不得地说。

“那我们去帮你吧!”

“你没干过农活,不会做的。”

“我学呀。”

母亲只好带他们去了。来到那一遍红薯地里时,乡亲们正干得热火朝天,看到妹夫来了,都高兴地向他打着招呼。

“妹夫,你也来挖红薯,会吗?”一堂嫂问。

“不会,跟你们学啊。”妹夫被这种场面感染着,新奇又兴奋。母亲让妹妹和妹夫先割红薯藤,,母亲自己挖,想不到妹夫干活还挺麻利的,也很像那么回事,红薯藤割完该挑选红薯了,母亲告诉他先把土弄干净,把没有挖破的放到一边,好的放另一边。

“这太简单了!”妹夫说着就麻利地干起来。

他快速地拍掉红薯上的土,然后“啪”的一声,这个红薯就从他的手上飞出去了。啪、啪、啪......一个红薯砸在了另一个红薯上,可怜那些红薯都被他砸得遍体鳞伤。

“我的小祖宗,你快停下来吧,你这样使劲砸,这些红薯就全完了。”母亲哭笑不得的说。

“怎么了,我比他们干得还快呢!”妹夫奇怪地问.

“挑红薯一定要轻拿轻放的,不能把皮碰破了,碰掉皮的埋在地窖里是放不住的,没多久就会坏掉。”母亲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妹夫说着又干起活来。

“城里姑爷,你真能干!”乡亲们笑着夸道。

转眼,吃饭的时间到了,乡亲们陆续收工回家,母亲捆了两把红薯藤让妹妹挑回家做饭去。

“给我也来两捆。”妹夫说。

“你不会挑担子,还是算了吧!”母亲说。

“不就是放肩膀上嘛,我会。”妹夫固执地说。

“好吧,给你捆少点,挑点是点。”母亲高兴地答应着。

妹夫挑着两把小得可怜的红薯藤,一双手从芊担后反手伸向前边,两只胳臂直直地搭在芊担上,缩着脖子,两扁上耸,背部弯曲,头伸前边,好象他不是用肩膀在挑担子,而是用他的背在挑。一路上乡亲们看到妹夫挑担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但人人都友好地与他打着招呼,夸着他。

一个月一晃而过,妹妹跟妹夫要走了,妹夫说,他都有点舍不得离开了,他说,尽管这里没有象城里一样明亮的灯光,没有宽敞平坦的柏油路,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澡堂,没有用水冲的厕所。可这里有城里没有的那种浓浓的乡情。这里的人都是那么的淳朴、善良、热情,在这里,人的灵魂会得到净化。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哗,这里有的是宁静;这里也没有工厂排放的废气、污水,这里有着干净、清新的空气,有着清亮,甜净的泉水......

妹夫走的那天,乡亲们都来送行,这家拿几个鸡蛋,那家拿点瓜子、花生、地瓜干…….

“有时间就回来看看,我们会想你的。”桂花幽幽地说。

“我们盼着你再次回来!”灯英嫂子说。

“会的,有时间我就会回来看你们的。”妹夫说话已有点哽咽。

如今,父母做了几张席梦思床,也不再是那种高高的茅厕桶,所以我们回家也就方便多了。妹夫说今年如能请到假,他还与我们一道回家,他说,他想那里的乡亲们了。说话时,眼里含着期盼......

阅读 8788
分享到:
评论列表

长发飘飘

是啊!乡里的人就是这么热情好客,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乖态,你这个城里来的姑爷可是享福了.

1117年前

乖态

文章处处朴实真挚,处处现真情亲情.武冈有句土话:"褦褦子(小孩)爱糖,岳母娘爱郎."对城里来的姑爷,可就更加意了.我也有亲身体验:我也是城里来的姑爷.另外乡里亲亲更好客,特别是邓家铺双牌一线.我有个亲亲在水浸坪,我们去时,总是杀鸡杀鸭,大块大块的肉(看了你写

1317年前

长发飘飘

过奖了,李飞,今天没向我挑刺,我都有点不习惯了.哈哈......

1817年前

李飞

我不是夸奖,而是实话实说。嘿嘿。

2017年前

李飞

看来这个外来妹夫还不赖,虽说不懂农村的活怎么做,但肯学肯干。不错。
兵嫂写得有情有感,有说有笑。读后记忆深刻。
喜欢看这样城乡结合的文章。

2117年前

长发飘飘

能得到我们清辉才女的夸奖,我真的好高兴,谢了.

2417年前

淡淡清辉

此文极妙,非常真实自然,且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相似的体会!城乡之间生活习惯的不同,在此尽现,让人忍俊不禁!

2517年前

齐天大圣

很有家乡的味道,这些事情很朴实.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才取了一位家乡的女子做老婆.在外面的机会很多,但一想到以后的生活习惯.想想还是家里的好.现在终于得到回报了.

2117年前

长发飘飘

感谢二位的点评,我这个妹夫第一次回我们老家,我不在家.事情的点滴都是听妹妹说起的,如果我能亲眼看见,写起来也许会更顺手一点.

2217年前

小四儿

文字自然,贴近生活.
我虽然说是农村人,但是很久没有做过事情了,回家之后想帮双亲做一点事情,感觉力不丛心.

2817年前

刘壹

写得不错,有真实感.武冈人看到这样的文章感到亲切.

1317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