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庙的传说
独石,历史悠久,究竟有几千年历史,暂时无法考究;但是,独石曾家,有家谱证明,上千年的历史。
独石山水秀丽,人杰地灵,有着许许多多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其中:山寨的传说,椅子岭、凤凰岭的传说,石屋庙的传说,神树的传说,让独石曾家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独石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美丽故事。
这些天,我询问了许多高龄老人,搜集了不少关于独石三大家族的故事(曾家、邱家、肖家),从今天起,一一道来,与大家分享,让网友们进一步了解独石的变迁史、发展史。
今天要讲的故事是——《石屋庙的传说》。
石屋庙其实就是一个石窝窝,像一座土地庙,位于椅子岭和凤凰岭的分界点,在这里,双溪合流,双岭分开,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桥当头靠石屋庙一块石头上,刻着一个大字,数笔画一共五十四画,这个字是什么字谁也不知道,不过,小时候,听父亲说起,是个“YUAN”字,就是牛YUAN澡的意思。父亲给这个字编了一首诗,说是老辈们传下来的,这首诗就是:一点一横长,一撇走南阳,两边丝绸路,中间言字旁,左边长,右边长,中间站着马大娘,扛起锄头去放水,打一锤,挑一枪,一刀杀在心胸膛。
说起这个字的来历,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那是宋朝末年,兵荒战乱,阴历五月二十八那一天中午,有一批难民逃难来到双溪合流处,看到双岭对峙,双溪合流,水清见底,鱼儿在水中青石板上游来游去,冒着水泡,甚是欢喜,他们停了下来,在小溪里抓鱼充饥,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曾姓。不知不觉到了午后,突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眨眼间下起了瓢泼大雨。这些难民无处避雨,四处张望,只见溪边一个石窝窝,就像一座石屋,能容纳十多个人,于是躲进石窝窝避雨。
也许是又饿又累的缘故,他们一躺下去就迷迷糊糊地睡觉了。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位白发老人,怀里抱着一只金鸡,老人看到自己住的地方躺着十多个难民,心里一惊,一不小心,金鸡坠地,消失得无影无踪。这金鸡是老人的宝贝,金鸡不见了,老人的大限也就到了。
老人不甘心,把难民叫起来,命令他们寻找金鸡,难民只是凡夫俗子,怎么能找到他们从未见过的金鸡?他们只好赔罪,老人看到他们一个个可怜的样子,只好作罢,不过,要他们一天之内,在双溪合流处修一座石拱桥,这个地方也是金鸡消失的地方。
难民们不会修石拱桥,更不可能一天之内完工,他们硬挺着不干,老人气得吐血,不一会儿气绝身亡。就在老人断气后不久,来了一位化缘的和尚,这和尚不是别人,而是鼎鼎大名的寿佛大仙。
寿佛大仙看到老人身体冰凉,无力回天,只好去地府打听老人的消息,当他得知老人和金鸡命脉相连,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恳求阎罗王给老人一个官衔。阎罗王说道,陈煌生前就住在石屋,死后就封他做城隍菩萨,还住在石屋,他的金鸡就藏在石屋里,让他们俩朝夕相伴。至于那些曾姓难民,他们千里逃荒,苦了他们,就让他们在双岭安居乐业吧!他们在石屋庙避难,就让陈煌保佑他们世世代代子孙发达,人杰地灵。
寿佛大仙听了这一安排,颇为满意,带着陈煌来到石屋,封他为城隍菩萨,永远住在石屋庙,寿佛大仙为了达成陈煌的心愿,长袖一挥,佛尘一扬,搭起了一座石拱桥,为了以示纪念,在桥头刻了一个大字,并且告诉难民,若要金鸡现身,除非后代子孙有人识得此字。就这样,难民们在独石安居乐业,开枝散叶,石屋庙城隍菩萨成了独石曾家祭祀圣地,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城隍菩萨生日,独石曾家的善男信女们就会在石屋庙举行祭祀典礼,诵经礼忏,一来祈福,二来保平安。
在我孩提的记忆里,从院宅到石屋庙是一条青石板路,一里路长,青石板上刻着各种字和图案,石拱桥横跨在双溪合流处,那时候,这是一条交通要道,黄桥、马坪、高沙、石江等地去黄碳源、蔡桥、黄家亭子、塘渡口、东安都要从此经过,那时候,上街的、挑煤炭的……,人来人往,非常热闹。遗憾的是,一九七八年,大队修水电站,石拱桥被拆除,那个刻着YUAN字的石头也不知去了何方?也许还在,也许粉身碎骨。从此,这条交通要道也不复存在,但是断断续续的青石板还是随处可见。
现在,双独公路通车了,行人改道了,古道随着历史变迁,渐渐消失。石屋庙,不再是行人遮风避雨、纳凉拉家常的地方,变得冷冷清清。不过还好,善男信女们遇到难事,偶尔还是去祭祀,祭祀的目的是祈福、保平安。
石屋庙是独石风景的一大亮点,也是独石人们千百年来精神的寄托,如果现在石拱桥、青石路还在,我相信,一定会成为乡村旅游胜地。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椅岭散人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