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条水的源头,总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水是资水,湘省四水之一。源头位于湘西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那里新立着一块上书“资水源”的碑,上面覆着红布,等待我们去把它揭开。因为这种安排,使我们的行程不可能像我的同事邹容、周志刚每次上路那样的寂美。但在同行者的兴奋之中,因一点点的落寞,倒让人从容想像源头况味。
车队疾驰,过邵阳,经双峰、隆回、洞口、绥宁,穿越漫无边际的春天,七小时抵城步,已是暮色苍茫,圆月高悬。人说灯下看美人,我看月下四围的青山,穆穆郁郁,也别有意趣。
城步全县约26万人,地广人稀。据说清时此处曾驻防八旗“一个师”的兵力,所以直到现在,当地很多人还操一口纯正京腔。清晨早起,未出几步便遭遇城南小河,水面薄雾浮动,河里水草离离可见。河边有妇人晨练,在音乐里摇摆,有学生三五成群。岸起城楼曰广济门,清时建筑,虽然斑驳了些,却也完整,惜楼道紧锁,不得过门而入,抬头见楼上游廊内灶炉锅具一应俱全,人居痕迹是明显的。在一座临街的建筑上,门联处一行“砸碎旧世界”的字样依稀可见。小城已经醒来,许多人与我擦肩而过,带着我所熟悉的俗世神情。
水源位于城北三十公里处。因为加入了当地的车辆,车队浩大了许多。打头一辆,即使走在无人的山道,也不为什么地鸣叫。行经在苗人聚居区,目力之所及,并没有期待中的那种差异。一些木结构的老房子,是湘西南并不少见的风景。“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汉人很相似了。”一位同行的当地人士说。我突然感到疑惑:所谓文化,未必就在那一身华美的苗服身上?我不由得为我的肤浅感到羞愧。
道路开始难行。山势成纵深挺入状,一些房屋零星地散落在山坡,在大片的绿色中,不像花,更像果实。看来是要到了。远远看去,一条大红的幕幅挂出一大片的青绿,一群人聚在一座小桥附近,他们开始游动起来,一群学生正在被收拢成形。我突然有了些异样的感觉。
这是一座被称为资源的水电站所在地,溯上,已非人迹所能至。假如阮籍前来,或该大哭而返了吧?看来立碑于此,不无权宜之念。临桥而望,目光让黄马界山给挡了回来,看不到二十公里外的茅坪———资水真正的源头。
然而带着源头的冷澈与清新,一条涧流拨山而出,一下子涌在了我们眼前。涧宽十米许,涧中怪石嶙峋,涧水遇石突涌,翻出朵朵白的花。一条江的静水流深,一条水的哺育润泽,其来时处,竟是这样的激扬么?我原以为那只是空山里的一丝寂寥与幽怀,是老屋里的母亲那份不管不顾的恬静与付出,然而她竟是这样地顶着一朵朵不败的花,这样地反复咏唱一首不绝的歌,虽历千年而不易,虽行万里而不爽。
湖湘文化,此地或可诠注了吧。
天阴着,春天暗绿。照例是程式化的讲话与揭幕。一个学生,她走上前台,涨红着脸,背着一篇还不太熟的讲稿,她说: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有人会心一笑,不以为意。当覆在碑上的红绸揭开,当鞭炮响起,烙着朱丹的“资水源”三个字,闪着新娘脸上的光泽。“历史”两个字在人群当中流传,一叶飘零,被水带出老远。
当雨点开始打下来的时候,我们也行将回程。这一次,我们与资水有着同样的方向。回过头去,看人群散去,看碑挺立,看山苍翠,看在我们刚才站立的地方,一些被随意丢弃的白色矿泉水瓶子格外刺目。
■文/杨耕身
----------------------------------------------------------------------
转自:《青年报》电子版
http://www.why.com.cn/eastday/node19599/node61099/node61108/userobject1ai10895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杨柳长风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