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渐宽终不悔
——记双牌镇钟桥完小曾维石扎根山区,献身教育的感人事迹
图文:刘爱国
站在我面前的曾老师高大,英俊,儒雅。谁也看不出他是一个有病之人。在和他的交谈中,发现,他说话喘着粗气,显得很是吃力。
曾老师告诉我:2006年,他到大坝教学点代课。上课时突感身体不适,呼吸不畅,胸闷的慌,且痰中带血。他意识到自己身体出现了状况。他坚持上完课,再到当地卫生室吃了一点药。连续几天,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发严重。他不敢将这一情况告诉妻子。因为他知道:家中没有看病的钱。于是,他将这个情况告诉了他姐姐。毕竟是骨肉相连,姐姐要他马上去医院检查。医院的检查发现他的肺部有一个肿块。建议到邵阳市医院继续检查。邵阳市医院的检查也不能确诊是否是癌症。建议他到湘雅医院去做检查。
湘雅二医院检查为良性肿瘤。医生告诉他:治疗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手术治疗,但是费用较高,估计要五至六万元。另一种是保守治疗,先住一段时间医院,待病情稳定之后,可以回家疗养。但这只能控制病情,回家需继续用药。
五,六万元的住院费,对于曾老师这个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最终他选择到邵阳市医院接受保守治疗。因为没有钱根治,所以现在身体一直未能恢复。
谈到他当初为何选择教书这个职业,他说:可能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他父亲是一名公办教师,他从小跟着父亲在学校玩。他看到父亲站在神圣的讲台上给学生讲课。觉得当教师很光荣,就这样,他高中毕业后通过招考成为乡里的一名代课教师。为了能在教师队伍中站稳脚跟,曾老师自费到进修学校系统学校了中师课程。那时他是一名代课教师,学杂费要自己负责。因为交不起学费,他和妻子商量,变卖妻子的嫁妆用于交学费。
妻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看到丈夫无钱交学费,想到丈夫中师毕业后将来能转正当老师,竟同意了丈夫的要求。就这样,他得已完成了学业。
然而,由于体制内的原因,曾老师至今仍是一名代课教师。本世纪初,国家开始从社会上招考公办教师,但因年龄限制,曾老师与转正无缘。
时间到了2000年,当时曾老师的工资有每月500元。但是他那点工资根本不够一家人的开销。妻子看到邻村很多人都到外面挣了大钱,在家里盖了新房,于是在家经常数落他无能,曾老师总是忍气吞声地逆来顺受,有一次,妻子因为无钱买一个喂猪的潲鼎与曾老师争吵,妻子一气之下将他所有的证件付之一炬。逼着他放弃教书,到外面去闯荡。
曾老师也想过,这些年,他亏欠妻子的太多太多。他也常常自责自己没能好好撑起这个家,让妻子受苦了。他觉得自己最对不住的是自己的大女儿。大女儿小学毕业,因为经常交不起学校杂费,竟选择外出打工。他这个当父亲的一想起此事就心里难过。但他舍不得这个职业,他认为:孩子们需要他,家乡的教育离不开他。他的人生价值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得到体现。所以他谢绝了所有好心人的邀请,毅然选择了坚守,选择了清贫。
曾老师对自己的儿女是那样的吝啬,但他对他的学生却是如此的关爱。
有次,他班上有个叫黄生寨,黄鹏程的学生因家里交不起学费,开学几天了,没有来报道。得知情况的曾老师想:决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他上门耐心地做工作,自己从微薄的工资中为学生垫付学杂费,使孩子能顺利地完成学业。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班上有一个叫曾陈的学生突发高烧,父母在外打工,曾老师连忙用摩托车将学生送到医院,吊完盐水后又用摩托车把孩子送回家,孩子的爷爷奶奶连说谢谢。像这样的例子在他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很多。他说,这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每个老师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
曾老师面对金钱的利诱不为心动,不改初心。
曾老师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包括自己的健康,都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事业。
曾老师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他的学生。
但他却亏欠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
正是这种胸怀,这种博爱,支撑着他的信念,使他能扎根山区,默默坚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正是曾老师的真实写照。
转发分享,向坚守在乡村教育的老师们致敬!
你们为农村教育付出太多
每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学子
都要感谢你们!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刘爱国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