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起在资江河里摸鱼,还曾救过一位同学的事,对于资江河的记忆,也就渐渐多了。

我与一位姓蒲的小学同学,小学是同班,到了一中,初中也是同班。那应该是八九年的事情,我们白天,每个同学都要上讲台,在老师的教导下,表达对天安门解放军叔叔的支持以及对敌对分子的痛恨,晚上,我们乡下来的孩子,依照了乡里的规矩,去附近找可以洗澡的池塘或者水库。我和蒲同学则来到资水河边,那时的资江,岸边还有着很多鱼草,在造纸厂不放水的时候,水还是很清的。
我们两人就脱了衣服,穿着库衩跳入水中,从这边游到那边,又游回来。累了,就躺在岸边的草地上休息,渴了,就在附近的那口水井喝点井水。后来蒲同学发现水井边有一条小船。我们静静的等着周边的人儿陆续都不见了,一轮明月当空的时候,就悄悄的去解了绳子,把那小船儿偷偷的推向河中。
那时的月光是那么的清亮和迷人,映照在河中,穿透在水波的深处。我和蒲同学用竹篙撑着船,一路儿向玉带桥迈进。有时觉得有趣,又会跳入水中修几个闷子玩,然后又爬上船来。有时不经意也会把小船儿撑翻,两个人又要使劲儿把船翻过来,还得用手把船里浸入的水舀出。蒲同学的家挨着胜利水库,他懂得划船,我则不会划。有时他会要求我下水,在船后头推。但我们终于没能划到玉带桥,在东塔底下那潭深水处,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了。
两人站在船上,皓月当空,除了水的流动声,周围寂静得很。远处的灯火忽明忽暗,马路上几乎没有行人,也没有车子驶过。这个画面,就这样长久的驻留在我的脑海里。而我,作为一个远离武冈城百里外的乡下小孩,十二岁来武冈城里读书,对于武冈城最初的记忆,也就一直停留在那个晚上。

我不知道我的那位蒲同学,是否对那个晚上还有着记忆,是模糊,还是如我一样这般清晰。十多年后,有一天,我在东莞长安接到这位从义乌赶过来的老同学,见面之下,早已沧桑尘面,只在眼眸深处还能寻找到久违的那种熟悉。
那情,那景,那些我们年轻的身影,我们年轻的心,就是那样静静的躺在记忆之河里。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黄高远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