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兴趣爱好是填报志愿的首要原则 《邵阳日报》
林日新 |
2019年高考结束了,随之而来的填报志愿是另一场高考。每到这个时候,家长和考生倾尽心力查数据查规定。到底该如何报志愿?是选择发展前景好的专业还是考生感兴趣的专业?是听考生自己的还是听家长的意愿?
填报志愿关系着考生今后的人生道路,着实马虎不得。笔者也曾多次与考生们探讨过报考志愿和事业选择的问题,深感选择志愿难,选择学校更难,选择将来的职业则是难上加难。从经验来看,填报志愿一般要遵循如下三大原则。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尊重考生的意愿。近年来,在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千万别报体”风行网络:“千万别报广告设计,因为你会加班加到吐;千万别报医学专业,因为医生有风险……”其实,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干着再累也是快乐的。因此,选择志愿要以“兴趣爱好特长”为重,坚持自己的理想,正确科学地选择志愿,规划自己的未来——“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其次,家长可当“高参”,别当“主帅”。笔者曾在《中国青年报》看到一则新闻:《中学尖子生的烦恼:高考志愿填报密码不在自己手里》,报道了“中学尖子生”高考填报志愿被家长或学校左右的烦恼。事实上,每年在填报志愿时,确实有不少考生曾遭受来自家长、学校或社会的影响,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从而让自己的人生走了不少弯路。社会上甚至还流行着这样的“填报原则”:一是升学优先原则,二是就业优先原则,三是兴趣优先原则。考生的“兴趣”竟列为最末,令人匪夷所思。家长也应当明白:高考志愿是“孩子的志愿”而不是“家长的志愿”。家长固然可以当“高参”,为孩子出谋划策,但不能当“主帅”,操刀上阵,越俎代庖。
此外,考生和家长还要提防遭遇招生诈骗。每年高考前夕,教育部都会专门发布预警,提醒家长注意识别关于高考的五大类谣言,其中之一是针对志愿填报的谣言。有人利用家长觉得志愿填报很头疼的心理,打出“大数据”填报的幌子,说是掌握了内部消息和相关大数据信息,只要交钱,就能帮你精准填报志愿,而事实上所有用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数据都是公开的。总之,考生和家长要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结合考生的兴趣和特长,三思而行,做好长远的发展规划,最终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志愿。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林日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