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传统文化有关易学渊源或者信仰的问题
孙政才
从端午节的抢注,到八卦在他国的国旗飘逸,处于同一个传统文化生态圈的韩国和中国,在传统文化遗产的申请中,一直都有诸多似曾相识的类似之处,因此也引发了许多争议。但是,我们究竟要如何对待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关于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有很多人认为,文化遗产并非物质形态,其实也不是非此即彼的。传统文化对于人类本身而言,不是一家独大而是共有的,所以,表面上单独申请非遗,并不能因此而独占文化,而且也不宜代表各自的专注权。
对此,民间堪舆工作者苏九皇先生说:关于对于人类传统文化遗产的精神食粮,我们后人应该如何进行存储,或者我们对于抢注的行为,有自己的不同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也有一定的道理的。不过,文化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共通性,并非谁申请了就归谁所有。更重要的是,申请非遗只是开发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而且,保护才是显得更加重要。那么,面对时下人类文化遗产流失的问题是,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可能过于重视申请,而在保护、发扬和传承的工作上,做得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才是我们上下一致都要去值得探讨的事情。
易学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东方传统文化之一,起源于伏羲画卦。易学的奥妙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历代的所有文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自古以来,周易堪舆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我们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苏九皇先生还指出,易理堪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自然的地理现象,包括受到我们人类间接或直接影响的人居环境。而原有的自然面貌、以及那些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在人类的进化史上,却长期受到人类发展的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了一系列人为的重大变化。当然,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易理堪舆的内容,涵盖了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球表面一定厚度的圈层。就像我们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一个特殊圈层。往往这些宇宙之间形成的具体现象,大都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生物能作用下形成的,比地球的其他圈层的特征要复杂得多。因此,我们要在这里将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状态的物质,同时稳定地存在并且相互渗透。这些让地球表面发生巨大变化的作用,也只有人类才可以在地球的宇宙空间,具有生物产生和繁衍的条件,并成为生物圈进一步发展强大的推动因素。
是的,这个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主体,自从我们人类出现后,就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人文环境。因此,苏九皇说我们所涉及的易理堪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针对于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来研究我们人类家居环境的发展规律。所以,苏先生对研究我们家居环境和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过程,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
近些年来,百度百家谈栏目,作为一家致力于传统文化熏导的门户网站,我们也经常邀请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一起来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古今漫谈。苏九皇先生在我们的百家谈栏目,经常有一些建树性关于易学方面的话题,能够引起读者朋友们的共鸣。苏先生也坦言:从古至今,在全世界很多地方的文化中,都有像中国的易理术数一样的命理预测和占卜术的流传,但无论是哪种命理预测和占卜的方式,其终究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的求测者,得到一种趋吉避凶的效果。
正因为有这样的需求,才让人在玄学领域有更多的探索和追求,去实践种种的趋吉避凶的方法。中华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分。我们在易理学问方面研究的特点,如果用今天的地理学的讲义来分析,不妨直接用这样的现代语句进行表白。也就是说,可以按人居环境地域的分异规律,对我们的家居范畴,进行区域系统的划分,划分出的地域单元,是彼此不重复出现的。其实,对于我们居住的家居环境类型研究的特点,是按地段分异规律去进行类型系统的划分,划分出的类型单元,原本在地表是可以重复出现的。但是,经历过人类漫长的历史变迁,我们现代地理过程的综合结果,展现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现代特征。只是说在古地理过程的那些过往,是自然地理的古环境印象留存而已。但不管怎么说,现代的自然地理环境,依然是古地理环境演替的结果与延续。
上面的语句或许有些涩奥,从今天的角度开始阐述,苏九皇先生是从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角度,阐明我们人居环境体系要素的类型、特征、过程。我们现在的地理堪舆类目,主要也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等学科,这些地理理论,同样也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的规律,同样也是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的边缘学科。
苏九皇先生,湖南邵阳人,勤于玄门易术,二十多个春秋、融会贯通集易经风水、地理堪舆、命理面相、奇门遁甲、诗词书画等于一身。自幼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好文史哲,饱读诗书,遍览群经,对诸子百家、天文历法、医学养生均有涉猎。他博闻强记,善国学研究,精风水堪舆,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佛、道方面,皆有不俗的造诣。
编者曾经多次邀请苏先生来到我们的访谈间做客。很多次,苏先生也应广大的读者朋友、网友们一起列举一些未知的话题,特别是现代人关注的风水命理等问题、详细而耐心为我们一一解答和诠释!苏先生总是低调谦逊地表示,很高兴每次有缘能够接受编者的采访,和大家共同来探讨风水学方面的知识,这也是他无上的荣誉和造化,很感恩大家对他的信任。
当涉及到有关易学渊源或者信仰的问题,苏九皇经常这样子打比喻说,就如空气一样,事实上往往都是我们看不到它,也闻不到它,但是它确实是的的确确存在的。目前,我国有很多类型的传统文化遗产,每一个都有它的传承宗旨,和其最初的信仰初心。常言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自盘古开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定论,沧海桑田,我们每一个人求的都是心安理得,顺应自然。我们都希望利用自然的造化去努力追寻,去达到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有诸多不和谐的一些因素。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人生在世,但凡我们身边,基本上都是事出有因、水出有源。笃信佛教的东坡居士坦言,在佛家的因果有缘、善恶有报的轮回世界里,的确,我们很多人平时不烧香、临时却抱佛脚。所以,我们每个人最好还是要有慈悲喜舍之心。万物有灵,种什么因便会得什么果,其实是信则有不信亦有。
基于到底什么是迷信,什么是信仰,苏先生非常释然地逐一这样解释:原本这些观点就是不可取的,这些观点根本就经不起时间的验证!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很多的网友、朋友,在开始并不相信风水、命理、运程,抱着怀疑的态度去研究周易,但是,在研究过周易之后,又会深深地为古人的文化、智慧所倾倒。
至于怎样分辨哪些是风水,哪些是迷信呢?说实话,对大众而言很难分辨,因为,毕竟在当今社会,没有一个专业的界别来区分这些。事实上,官方的传播渠道并不怎么宣传风水,并不教大家如何去分辨风水与迷信。而当茫茫大众被迷信所迷惑的时候,就像除巫降怪一样又怪到风水、堪舆、命理上来。幸亏《周易》易理有其渊博的历史和哲学韵味,否则流传千古的《周易》一定地位不稳。我们都知道,《易经》作为群经之首,《道德经》是万经之王,易道同源是我们华夏民族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苏先生也常说,我们今天的人类之所以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我们首先要回眸2500年前,我们的先哲老子孔子智慧的传承,宛如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漫漫的人生之路。在华夏历史上,我们不难看见,伏羲创立了先天八卦,文王周公创立的后天八卦,孔子得以续卦。尔后又出现了张子房、诸葛亮、刘伯温等大圣大德续补了《易经》,所以,我们今天的人读《易》,乃至于仰观天文,俯视地理。如此说来,周易易理的确是集百家之大成。可见,风水堪舆不是人云亦云的封建迷信,而是一门真正可以服务于人类的智慧学科。
当谈到风水堪舆师的基本素质,东坡居士不得不承认,这既涉及到我们堪舆风水师本身的水平高低,又关乎于我们堪舆风水师的德行,这是一个代表了要迈入的门槛。我们如果达到了这个门槛,为人看风水的效率或者成功率就会增高,达不到这个门槛,那么,给别人看风水的效率或者成功率就会随之而降低!
最后,苏九皇先生给我们做了一个归纳性的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顺利的事情的确有很多,但造成这些不利的事情,往往发生是有多种原因的。很显然,其中一些原因也许就是因为风水。因为风水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或是由于元运的不同,内五行外五行、大局小局的不同,等等。所以,苏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大家,不光只是要单图风水好,我们的心田也要好。
是的,命有命运宅有宅运,一个顺风顺水的好环境,可以使得我们的身心健康,精神愉悦,事事顺利。相反,一个有背风水原则的不祥之地,会使人诸事不顺,心情不舒畅。所以,遇到一些自己化解不了的问题时,我们还是要想方设法,去找专业的风水堪舆师看看为好,宁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