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外公二三事

外公二三事

舟子 2021-02-05 23:03 4

我对外公的记忆,永远定格在六岁之前。

外公过世的时候,我应该还不到六岁,用德江人的话讲,是刚好满了五岁正吃六岁饭的年纪。

外公过世的那天晚上,我家的狗叫得特凶,从屋子的掂背底这头叫到那头,又从那头叫到这头,整宿整宿不肯安生。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父亲半夜里还几次披衣起床,打开房门训斥那条老狗,骂了它无数句畜生和死狗,也只是将狗的狂吠暂时止住,可刚转过背关上房门,这狗又像被鬼捉起一样,照常狂吠不止。

父亲惊疑之下,还把母亲叫醒,两人又说了好几句闲话。

我睡梦中似乎听见 ,父亲心情沉重地对母亲讲,今晚好生奇怪,狗不能这么叫的,只怕舅舅(父母是表姊妹结亲,外公是父亲的舅舅)的身子,这几天要拐场了。

第二天清早,我家一打开门,发现屋子外面,好大的白头霜。全家人的脸刚洗一半,就见门前枫木山的田塍上,走来一行男人,径直向我家走来。

是前来报丧的外公家的几个青壮族人,从大甸尖山赶来我家掮寿木桐子的。我家在月塘红家山脚下修砖屋的时候,拆了以前周家院子的老木屋,有些很粗的木柱子,父亲早就叫木匠师傅锯好了标准尺寸的寿木桐子。

图片

父亲曾经早就答应过外公,以后这些锯好的桐子木,可以在外公百年去世之后给他做寿木的。现在外公去世了,这些木料,果然就派上用场了。

报丧的讯息一到,昨晚狗叫得异常的情况就有了答案。在德江民间的说法里,老人死了后,他的魂魄,会去他最牵挂的地方打几个转身看看的。这种现象,民间称作为“印脚印”。人眼是看不到的,但狗眼能看到,狗看到人的魂魄,就会受惊狂吠。

母亲是外公钟爱的长女,长女家里还有他心心念念的寿木桐子,他临死之前,应该是有几多的不舍,几多的不放心,跑过来转一圈瞧一瞧,确实很正常啊!

人之将死,应该有很多事情,他的内心完全是透亮洞明的。外公死的头几天,就早早托人捎了口信通知在城步茅坪修车路的大舅,叫他速速回来。

在城步搞副业修车路的大舅,得了信后,紧赶慢赶,总算在外公去世的那天傍晚进了家门。

晚上父子同床而眠。大舅先给外公用热水烫了脚,睡前还将外公的双脚紧紧搂在怀里给他暖脚。

只是,大舅从城步回来行路行得太多了,身子实在是太困了,一闭眼就睡得像个粽包子。等早上睁眼醒来,还完全是被怀里外公那双早已僵硬冰凉的脚板欠醒的。

大舅这才知道,外公不知是在夜里什么时候,吭都没吭一声,话都没留半句,就悄没声息地去了。

外公应该是得喉癌(虽然没有到大医院确诊过,但现在想来,应该就是喉癌)过世的。生病的那些日子,外公基本咽不下任何固态和粗大一点的食物。因为只要一吃东西,他的喉咙就痛,而且咽不下去。为了吊命,只能将大米磨成粉,熬成洘粑粑喝下去。偶尔才花钱买一点麦乳精或桔子罐头给他补充一下营养。

外公过世之前的那一个星期,提出想吃一只鸡。但外婆有点不舍得,因为家里仅有一只正下蛋的母鸡,就没有答应杀给他吃。

外公过世的那一年,应该是武冈禽畜运非常不好的一年。外婆家仅有一只正下蛋的母鸡,我家也刚好养得只剩下了一只母鸡。

但我的父母知道外公想吃一只鸡的夙愿后,立即抓上鸡,带上我和姐姐,马上就去看外公了。

我们去了外公家的当天中午,母亲就把鸡宰了,一锅炖了,然后全部端给了外公。

好奇怪哟,那天外公食欲出奇地好,喉咙似乎也不怎么痛了,完全能咽得下东西了,整只鸡连汤带水,竟然全被他吃完了。

我和姐非常懂事的,完全没有因为外公独自把一整只鸡吃完而不高兴。路上父母早就嘱咐过我们了,这次会不留鸡把腿给我们吃的,要全部让给外公吃。我们都很爱外公的,外公能吃东西是好事呀,我们都像大人一样的高兴。

只是我们不知道,大人表面的高兴里,其实藏着不知有多深的哀伤。我的父亲母亲,早就从外公吃鸡的状态里,心知肚明地感受到了外公的身体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外公过世的那一年,月塘背底那口塘刚好被父亲扯勾扯中了。父亲养了一塘的鱼,外公生前,总会去塘边转转,还帮着扯点鱼草。那时总听外公对父亲说,碗口鲢鱼斤半鸡,过年一定要抓条大鱼给他吃。父亲满口答应了他。

外公虽然死在冬月,但离过年还早,他上路之前虽然吃到了鸡,但终究没有吃到我家月塘背底塘里的鱼,他的心里,应该是有遗憾的吧!

外公过世的那一年,真的是好奇怪的一年呢!那一年我家的南瓜,可劲地结瓜,可劲地结瓜,我家结了上百个南瓜。好像只要是我家的南瓜藤,都在拼着命结瓜。我记得特别夸张的是,我家屋当头有一条南瓜藤,前后起码结了二十个瓜。我家的掂背底根本放不下这么多瓜,父亲还把一部分南瓜搬到草楼上去放了(外公过世后的第二年和很多年后,我家再种南瓜,就算你照料得再好,也根本就不怎么结瓜啊!)。

我家月塘背底那口塘是在腊月二十边间干的塘捉的鱼。当天上午卖完鱼后,父亲中午杀了一条大胖头鱼给我们自家人吃。父亲正在砧板上剁鱼,忽然就听见和看见我家橱柜里的盐罐盖子莫名其妙地就自个儿转起圈来,而且是转得哗啦啦地响。

父亲是个明白人,立即想到了外公生前在鱼塘边上对他的嘱咐和他对外公的承诺。他马上凭空祷告道,老人家,您莫着急,我记得的,等鱼煮好,我第一碗就供您!

父亲祷告完,那盐罐盖子马上就不转了。等鱼一煮好,父亲连忙打了一海菜碗的鱼肉,先摆到家仙面前敬供外公。

图片

我这样写,你们不要以为我又是在讲鬼话。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我无法用科学的道理给大家解释。但我对我家的盐罐盖子特有印象,因为原来的陶土盖子被我不小心打碎过,父亲是用了一个他以前从部队带回来的米黄色的搪瓷杯的杯盖子替代了原有的盐罐盖子。而当天,就是这个搪瓷杯的杯盖子在盐罐上不停地自动转。

外公过世后的头天,在寿木还没充好之前,他最先是摆在房里的木门板上的。他身上盖着白布,面上还盖了一块灰色的毛巾。

大人们在堂屋里忙成一团的时候,我时不时就溜进停着外公尸体的那个房间,掀开外公面上那块毛巾,然后头碰头地仔细端详着他。

外公,头发稀疏,几近全秃,面庞清瘦,脸皮青白,双眼紧闭,嘴唇微张。我知道外公不是睡着了而是死去了,但我一点也不怕他。

母亲一发现我溜开,就立即过来寻我。她流着泪问我,想外公吗?我说想;怕外公吗?我摇头,说不怕。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虽然一直记得外公,但外公却从没入过我的梦中。

我知道,虽然我不怕外公,但外公爱我,他怕真入了我的梦中,也会吓着我!


阅读 6622 1
分享到:
评论列表

王老金

点着“相濡以沫”的评论进入了文章的阅读,竟然是“舟子”一年前的文章。读完全文,字里行间满满地是对外公的怀恋。文风一如既往的走的鲁迅先生的路子,夹杂上一些乡言俚语,别有一番风味。其中“印脚印”,我们那里叫“收脚板印”,前段时间闲得无聊时,我还想着写篇“收脚板印”的文章,不过因为一些这样那样的事尬偷咕,后面看样子要补上才行。

2年前

相濡以沫

是真的吗?冒似我也有这么一位我爱的、爱我的已故老人,就是我爷爷的爸,冒似也有类似经历,我一直以为是幻觉,也是五岁-六岁间

2年前

金手指

读罢,有一种很温馨的感觉。

4年前

两担谷

写得蛮逼真,土话用得恰到好处!

4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