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真情致敬
——《这些年,那些事》编辑札记
张熠鸿
(一)
2011年,姚遥赞助武冈人网主办“美好生活·幸福家庭”征文,活动的策划方案是我起草的。征文活动结束后,黄高远站长说要将所有征文汇集出版,并把编辑统筹的任务交给我,我好一阵激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小时候喜欢看书,但是没钱买书,于是做梦都想做报刊编辑,可以免费欣赏不同人写的文章,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同时将自己欣赏的文章刊发出来,何其美哉!本世纪初,终于混进一家报社做副刊编辑,可惜该报只是某报的子刊,无公开发行刊号,我的工作也不是纯粹的编辑,必须跟随报社同事外出拉广告赞助,否则朝不保夕。这份鸡肋般的工作终于因为报社刊号无法审批通过无疾而终,于是南下广东打工,儿时梦想渐行渐远。
黄高远站长的梦想是将武冈人网做大做强,将网友作品汇集出版,则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一个有事业梦想的网络草根,一个有编辑情怀的公司打工仔,两个有梦想的男人,一拍即合。
(二)
热情似火,我立马行动,收集文章,同时建议将2010年、2011年广东省委宣传部举办的两次征文武冈人网网友获奖作品一并入选。
白天在公司忙碌工作,晚上回到租房忙乎文章收集。半个月后,终于将网络上的文章转换为Word格式,同时将部分文章分发给李飞、妙玉、淡淡清辉、蒲楚等人,让他们一起参与编辑修改工作。
在大伙齐心协力下,文章很快汇总到我这边,然后打包发给言宋、钟文晖二位老师,由二位老师主持把关。
或许是我基本功不过关,或许是我工作毛糙,二位老师指出不少文章中的纰漏,我汗颜不止。最后将所有文章发给以“严谨”出名的挑刺专家李飞通读润饰,同时自己也用心研读,结合李飞的修改意见重新编辑,再次交给二位老师审订。
期间,言宋老师以编委会名义撰写了序言,与文章内容一并交给东莞潇湘文化公司,委托其代办出版事宜。
(三)
关于书名,一直举棋不定。于是在武冈人网发帖,集思广益。
人民群众的力量果然是无穷的,短短数天时间,征集到百来个书名,有跟帖的,有私信跟我提议的,甚至还有给我发邮件的。
我被网友的热情所感动。那些天,我也没闲着,一直在琢磨,有时恨不得霹雳一声响,上天赐我一个绝妙的书名。
我曾写了篇文章《那些往事》,当时是随意起的名字,也没深思,直到某天,一网友说可以用入选文章中某个有代表的标题作为书名,我灵机一动,以自己这篇文章的题目生发开去,提议以《这些年,那些事》为书名,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书名敲定,如释重负。
最后,周宜地老师为本书题字,看到那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欣喜若狂。
(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12年,武冈人网举办“回家的路”主题征文活动,活动方案依然由我起草,同时在方案中写道,征文结束后,颁奖典礼与《这些年,那些事》首发仪式一并举行。
“回家的路”征文活动结束了,年终聚会颁奖典礼也举行了,但是,《这些年,那些事》搁置了。为何?
最初,计划用内部刊号印刷出书,黄高远自己垫付印刷费,但是,这一年,黄高远的公司经营惨淡,公司运营与家庭支出是笔沉重的负担,而武冈人网纯粹是一个免费交流平台,仅有的广告收入还维持不了网站运营及服务器年费。在现实面前,黄高远站长不得不低头了,开始四处活动,寻求赞助。一次又一次地碰壁后,黄高远迷茫了。
同时,我也不止一次收到热心网友发来的咨询信息:书什么时候出版?我无言以对。
2013年初,黄高远将公司事务交给夫人打理,自己重新给别人打工。2013年年底,事业略有起色的黄高远下定决心,《这些年,那些事》一定出版,而且申请正规书号,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本来以为该书流产了,我本以为集诸位老师、网友心血之力的劳动付诸东流了,没想到柳暗花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2014年1月,中国戏剧出版社的书号及CIP号正式下来,潇湘文化总经理罗建云先生也大力支持,《这些年,那些事》迎来重生的希望。
(五)
关于作者简介。
原来编辑的时候未曾将作者简介收录进去,在校对样稿时,有网友建议,最好将作者简介一并收录,内容为真实姓名、网名、年龄、家庭地址、在武冈求学经历、现工作地址等。这样一来,书到了读者手上时,可以展示作者的真实姓名或者在武冈人网上的昵称,也会让读者有认可感:哦,原来某某作者跟我是一个乡(村)的呀,原来这个作者是我的校友呀,等等。
我认为这种建议非常好,可以迅速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我们都是武冈人,天各一方的时候,通过书籍、通过网络,找到昔日同乡、同学与校友,别有一番情愫上心头。于是在武冈人网发帖,召集入选作者发个人简介至我邮箱。
大部分作者的简介发过来了,遗憾的是,还有十来位作者或这或那的原因,未联系上,这是我工作未做到位,不安。
希望武冈人网结集出版下一部书时,我还能参与其中,弥补当今的缺憾。
(六)
为了赶在春节前定稿、印刷,我重新利用业余时间对该书进行校对。
或许是觉得该书能得到出版确实不容易,或许是觉得大家的心血没得到白费,重读该书的内容时,我非常心静,非常投入,与第一次校稿时感触完全不一样。
第一次校稿,是对着呆板的电脑屏幕,以相对冷静的心情对待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不一下,眼睛酸疼,于是一目十行、蜻蜓点水的情形在所难免;这一次,我是拿着样书,芬芳的油墨味,充满感情的文章内容,深深地将我吸引,陷于其中不能自拔。
闯飘的《与妻二十年》令我感触连连,老特务的《一床棉被》将母爱诠释得淋漓尽致,芒果《不离不弃的爱,就是最幸福的爱》、沐雨涵《简单地、幸福地爱》看得我撕心裂肺……
是什么让我热泪盈眶?是真情!不带一丝杂质的真情!
与写作技巧无关,与水平高低无关。
暖暖的真情,驱尽这个冬季无尽的寒意;质朴的文字,让我这个业余编辑潸然泪下。
(七)
向真情致敬!
向所有真情流露的作者致敬,向所有为该书无怨无悔付出劳动的老师、网友致敬!
言宋老师,一个桃李满天下的大学教授,这些年来,业余时间一直兼任武冈人网义务编辑,免费为网友评荐文章,任劳任怨;钟文晖老师,一个从教近四十载的中学高级教师,睿智幽默,退休之后,在网络上与年轻人打成一片,同时无私指点年青网友写作。《这些年,那些事》在二位老师的主持把关下,编辑工作得到有序进行。周宜地老师封面题字,言宋老师作序,钟文晖老师作后记,《这些年,那些事》显得尤为厚重。
附:《这些年,那些事》编委会
主编:
黄高远
副主编:
钟文晖
言宋
编委:
钟文晖
言宋
张熠鸿
李飞
黄高远
沈春燕
蒲楚
邹辉
龚敏
段贤明
肖体友
校对:
张熠鸿
视觉:
罗建云
封面题字:
周宜地
封面摄影:
青松
统筹:
武冈人网
封面截图听取各位的意见,封面设计略作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