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 忘 贵 人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闲在家里,时不时会想起一些往事。
四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中小学高级教师、乡镇中心校负责人,我深深地知道,前行的路上,除了自身的努力,还离不开命里相助的贵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一所乡中心小学任教。学校与乡政府只一墙之隔,与区政府所在地也不过两三百米直线距离,一公里不到的地方,是县里一所职业中学。
那时候,学校里隔不了多久就会举行一些活动,有时乒乓球、羽毛球赛,有时书法赛、拔河赛、篮排球赛。这些活动,有校内、乡范围内的,也有学校与区乡单位之间联合举行的。
乡里有个文化站,站长姓肖,多才多艺,很有组织能力。在他的影响和推动下,乡里也组织了很多活动,如文艺汇演、歌唱比赛、书画赛、狮子龙灯赛……
在这些活动中,“万精油”类型的我,抛头露面较多,收获了一些奖项,也积聚了一些人气,用时下的话说就是圈了不少粉,主要是歌粉。当时区委刘定继书记,后来成了市(县)副调研员,去年我在一朋友家偶遇,他一见到我就夸:“王老师歌唱得好!‘小小竹排江中游’唱得跟电影里差不多!”夸得我实在不好意思。三十多年过去了,当时的一个普通教师,能被领导这么深刻地记得,除了惊讶,更多的是感到欣喜。
一天下午,我在校外随意走走,碰到一位四十五六岁年纪、矮个子、脸上挂满笑容的长者。他主动招呼称我为侄儿子,说自己江塘人,县三职中的。我并不认识这位长者,确信自己是生平第一次与他相见。他叫我侄儿,我自然礼貌性地叫了他一声叔叔。接下来,我们聊了些关于王氏家族的话题。关于家族史,我了解的实在不多,也就插不了几句话。接下来,叔叔问一句: “能不能去乡中学干一两年?”我不明白当时叔叔问这话的意思,也实在不能预料自己日后能不能进入乡中学,便没有正面回答。岔开话题,寒喧几句后,与叔叔握手道别。
九一年秋,我由乡中心小学调入乡中学,任语文课教师,担任学校团总支书记。学校校长姓黄,比我大几岁年纪,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皮肤黑黑的,教工队伍里篮、排球健将。我们认识,但私下里从不曾交往过。
调乡中学,我没一点思想准备,没跟任何领导提过要求,早些时候一面之缘的叔叔问过的话也忘到了九霄云外,乡里教师大会宣布人事方案时,我激动的同时感到很是意外。
到乡中学工作一断时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别人的谈话中了解到,当时学校缺语文老师,黄校长到区联校找领导要人,点名非我不要。
得知真相,除了感动,还是感动。知遇之恩,无以为报。我告诫自己,一定要脚踏实地,好好工作,千万别辜负了领导的期望。
两年后,在区联校组织的教学质量检测中,我任教的初二年级语文以微弱分数之差,名列全区第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学校共青团工作也开创了新局面,各项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若不是家庭方面的一些原因,这时候,无论如何,我是不可能想到要调动工作的。
当我一纸报告送到局政工股领导手里时,领导告诉我:“你的工作已有变动,等调令吧!”我满腹疑惑,报告才递交呢,怎么就调动工作了?
两三天后,果然收到一纸调令,我调入县第三职业中学。我仿然大悟,这才想起两年前叔叔跟我说过的话来。
原本想往城里学校去,没想到再一次工作异动,还是没能跳出老圈子,只不过由一名初级中学教师,成为了一名职高教师。
县三职中的前身是一所区中。这里聚集着众多优秀青年教师,他们中,有的成了省重点中学教师,有的成了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还有的成为了大学教授。
站上职高的讲台,我丝毫不敢怠慢。我向年长的老师学习,学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的老师学习,学他们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我以学生为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相关政策与社会各行各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激发他们上职高的兴趣与求知欲望。
一年后,学校委以重任,让我担任学校共青团书记职务。
领导的信任与器重,让我感到了肩上担子的份量。我卯足干劲,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干事,虚心学习,勤奋工作,唯恐亏对组织,亏对寄予我希望的人。
九五年,市(县)里撤区并乡建镇,三职中与一职中合并为武冈市职业中专,局里考察乡镇联校领导班子人选时,学校领导慎重地向上级举荐了我。从此,我步入乡镇中心校教育工作管理者行列,一干就是二十多个年头。
走到今天,永远也忘不了人生道路上那些关心、帮助和提携过我的贵人!
(王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