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考什么就教什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考什么就教什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红楼一痴 2021-07-09 06:21

考什么就教什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的改革一直在路上,我的感觉是越改越“隔”。对于高中语文的要求是颇高,特别是针对高考,有专家指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加大阅读量,增加难度,让一部分人在有限的时间里完不成答题。而初中、小学的改革在本质上似乎没多少变化。不管教材怎么变,教师还是那样教,效果怎么样就是看考试成绩;评价还是那样评价,平均分、优秀率,两个指标永远不变。至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对不起,学生们好自为之吧。

初中毕业了,朋友的孩子在家里没事可干,带到我家里与我交流,说是请求指导孩子怎么读书,读些什么书。于是喝茶,聊天,说说语文课堂里发生的趣事。孩子说,他最怕语文课,感觉读初中三年与小学六年没多大区别,就是反复读课文,抄课文,有时老师推荐作文范文也要求抄写,那些古文与诗词一个学期都抄写了好几次,月考前要抄写,期中考试前要抄写,末考前还要抄写。我问他,你觉得语文有趣么,他说语文是有趣,语文课很没趣,不如自己看书。

我非常肯定孩子有阅读的兴趣,他能发觉语文的趣味,至少可塑性强,只要指导得当,应该会有很好的发展。但是,同时我又觉得,孩子所讲也代表了不少学生的心里话,就是语文有趣,但是语文课无趣。

为什么在孩子的眼里心里语文有趣而语文课无趣?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这让我蓦然想起鲁迅先生在《文学与出汗》中引用法国圣西门的一句名言,“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这当然关乎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课堂教学艺术形式的讲究,以及教师本人的气质与风格,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少教育研究专家调查得出结论,最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具备几个条件,一是教学风格幽默风趣,知识面广,二是课堂民主、平等、和谐,能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里接受知识,得到启发;三是对教师形象也有要求,帅哥或者美女教师更受欢迎。当然,对于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授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知识结构直接帮助你理解本专业的内涵。而目前的情况是,我们的语文老师都有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或者知识体系,缺乏的是观念,也因为考试指挥棒的原因,严重制约了教师敢于放眼大学科,为学生发展架构知识体系。因此,考试大纲要求考什么,我们的教师就教什么。

我随手拿起一本书,指着书里的一个对联问朋友的孩子,对联有上联与下联,你看这两句话,是怎么对的,看出些什么问题了没有。孩子看了十几分钟,回答说看不出什么。我指着两个四字短语问他,这两个短语的结构是相同的,你没看出来么。孩子说他不懂短语的结构。我说奇怪了,七年级到九年级的书里明明有这些语文知识啊。孩子说,老师讲了,这些都是不要求考试的,不需要掌握。我为,不要求掌握可能是对的,那些不要求上高中的孩子初中毕业后去职高读书,或者毕业了直接去打工的孩子,这些知识可以要求不掌握,你们都是优秀学生,都要求考大学的哦,也不要掌握吗。孩子说,老师讲了,不考的东西就不要教,考什么就教什么。

听了这一席话,我觉得我无从说起了。孩子的老师讲得对,也讲得不对。这样过于功利的教学观念,可能已经很普遍了。当孩子上了高中,再由高中老师来补初中落下的课,他们会听,会学吗?难怪我们很多的语文老师越来越感觉到高中难教。

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教学观念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教育的功利化越来越明显,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我曾在所教班级里进行课外阅读调查,到初中毕业,看完教材推荐的阅读篇目的孩子一个也没有,看完五本以上的不到二十人。读完《论语》或者《孟子》的,一个也没有,估计我们的老师怕也很少人读过这两本经典。

呼吁同行们,淡化教学的功利化色彩,尽快树立大学科教育观念,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助力吧。

尤其是我们的领导,更应该重视语文教学,重视这个最基础也最能体现学校文化内涵的学科的建设,把教研活动搞起来。初、高中应该一体联动,高中应该对初中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可各自为政,只守着自己的堡垒,那是坐井观天。视野可以放大点,初、高中的衔接应该更密切些,如果还是故步自封,百年老校不可能有新的起色。学校的发展,需要几百号老师彻底改变观念,放下麻将,拿起书本,研究教材,充实自己。同时,学校要敢于担当,尽最大的努力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管是“洋专家”,还是“土专家”,有效的才是“真专家”,推动改革,是需要有高层的引领,“专家”的示范,全体教师的效仿并持之以恒地传承,一切作秀,装逼,沉潜不下去,只能是表面功夫,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还有害于教学,会变成大折腾,大忽悠。学校的教学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最大的特征就是延续与传承。俗话说学贵有恒,其实教亦在于有恒。



阅读 8050 11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