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家乡小人物——游医老妖婆

家乡小人物——游医老妖婆

红楼一痴 2021-04-29 07:56

家乡小人物——游医老妖婆

《家乡小人物——游医老妖婆》

1


古龙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套用古大侠的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游医,此话绝对不假。

所谓游医,就是背着行囊游走江湖的草药郎中,哪里有人口,哪里就有游医市场。集市、车站、码头、旅社常常是他们的落脚点,也有走街串巷的,也有就地打坐的。一个大布囊,里面装满了大包小包,瓶瓶罐罐,写满了偏方奇方的熏黄帆布往地上一摊,小喇叭就响起来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苗药藏药蒙药,千年秘方,专治疑难杂症,包治包好。”游医多为外地人,行踪不定,他们靠碰运气,愿者上钩,若遇上些久病乱投医的人,连哄带骗地忽悠病人钱财,然后见机行事挪地方走人。游医的警觉性相当高,他们不会在一个地方待很久的,时间久了,难免有人找上门来惹麻烦。

上个世纪末,江湖游医的生存空间很大,政府对这些人的管控不严。因此,游医们与那些摆摊算命的方士一样,不用营业证,不用持证上岗,也不用交任何税费。有些游医是纯粹的骗子,他们往往抓住病人的软肋,敲诈勒索,比如那些不便启齿的花柳病人,常常就是游医勒索的对象。也有些游医是有点真本事的,有师承或者有家传,因为游荡惯了,一辈子不安分,就吃百家饭行万里路,走遍大江南北,江湖上或多或少留下了他们的传说。

游医们喜欢行走集市或者偏远的小县城,因为手头拮据常常住最便宜的旅社或招待所。他们所到之处,大街小巷的电线杆,公共厕所的墙壁上,公用电话亭一夜之间就刷上了诸如“专治白癜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红斑狼疮,尖锐湿疣,淋病梅毒,阳痿不举,不孕不育”之类的小广告,凡是医院难治之症,都在游医的专治之列。

上个世纪末,武冈城里的游医随处可见。大街小巷隔不了多远就能看到摆药摊的游医操地口音,吆喝着“来来来,看一看,瞧一瞧,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乐洋路、都梁路、解放路,玉带桥、镶龙桥、鳌山坪,随处可见。游医们多为男性,他们胡子拉碴,很久不理发不洗澡的模样,穿着打扮陈旧破烂,给人四海为家浪荡江湖的印象。他们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坐个活动小板凳,口里叨叨念念,若无其事显出一切随缘的样子。也有身穿僧衣芒鞋的男女,手持某某寺庙庵堂的皈依证书,以行善之名化缘,说是随喜施舍。其实略有常识者就知道这类游医比一般人高明。

真正的游医都通些旁门左道,神秘兮兮。他们深谙江湖规矩,言语不多,说话藏头掐尾,若遇上投缘的,往往就主动交上朋友,也有主动收徒的,一个礼拜的吃喝就不用自己掏腰包了,走人之后一去不返,杳无音讯。所谓江湖水深,莫过于此。也有假游医之名行欺骗之实的江湖骗子,他们练得好嘴皮,上当者自然不少,有的被骗钱骗色,更有甚者落得人财两空。因此,你永远看不懂一个游医高深莫测的样子。

正所谓:欲交江湖客,莫与游医行!

2

老妖婆游荡在武冈城乡很多年了,她的主要身份是游医,也装神弄鬼做过女巫,最近几年又摆起地摊做相面算命的行当。

盐业公司紧邻汽车东站,人流量大,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一带是江湖人士频繁活动之地,盐业公司楼上的闲置空房常出租给三教九流的人,搞杂耍的、看八字的、换国库券的、卖狗皮膏药的,各色人等都有。老妖婆就住在盐业公司的二楼,她长期租住在那里,似乎好多年不曾挪走。

老妖婆叫什么名字,恐怕没几个人说得准。她的身份多变,口音多变,神秘莫测,不人不鬼。有人说她是本地人,她的武冈话讲得溜圆;有人说她是四川人,若细听她的腔调,确实有点儿川味;也有人说是河南逃荒来的,她的北方口音也有点儿明显。其实,她自己也不一定清楚究竟是哪里人,因为从小流落江湖,跟过好几个男人走南闯北,行走了大半个中国,辗转几十年后最终成了孤家寡人。因此,有人说武冈只是老妖婆的最后落脚点,她的籍贯始终是个谜。

老妖婆曾经向她的同行夸耀自己通天的本领。她说从未进过学堂的门,是流落武冈之后才开始识字的,跟了一个八字先生,做了他十个月的肉垫子,那个老男人教给她看相算命的本领,绝顶聪明的她接受了这个老货的启蒙教育,可惜那死鬼经不起折腾竟然一夜暴亡,老妖婆卷走了他的《麻衣相术》、《民间中草药大全》,从此有了看家本领,却对那男人的死因讳莫如深,闭口不言。她的话是真是假,谁也不愿相信,但是敢于把自己的隐私抖露出来大肆宣扬,估计除了老妖婆,怕是没有哪个女人敢这样放肆了。

老妖婆孤身一人,她不会计较生前身后的名誉得失,她的大胆常常是她生存的需要,是谋生的手段。她时常要闹点绯闻出来,短时间内产生新闻效应。不过,只要她一开挂,点上一支烟,打开了话匣子,就打了鸡血似的叽里呱啦停不下来,看热闹的自然多起来,她就有赚别人钞票的机会了。若是哪天生意不好,老妖婆就会杜撰些故事,多半要把自己掺杂在内,真假难辨。那些上了年纪的单身男人,被她吊足了胃口,死活缠着要听她的故事。听故事可以,买点草药回家泡酒,舒筋活络,强肾壮腰。也有跟她上了楼迟迟不下来的,待老妖婆扭捏着身子,两腮绯红,叼着纸烟踢踏踢踏踩得楼板响时,就是准备收摊的时候了。江湖人很信奉动步生财,每天有进账,并不在多多益善,只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只要不放空就行。老妖婆自然也守着这样的信条,似乎很容易知足的样子。那些上了楼,进了她房间的男人,大都羞愧难当,发誓以后再也不进她的门。可是,做了几天苦力之后,带着一身的疲惫路过盐业公司门口,又忍不住把辛苦所得悉数奉上。老妖婆是会勾魂索命的。

90年代全国严打运动开始后,老妖婆的地摊不见了。盐业公司的墙上挂了一块医讯广告:

七十岁名老中医,看病不要你讲病情,拿脉就知道你的病在哪里。祖传偏方,百年难遇,无效退钱。长住盐业公司201房。

广告上的红字黑字,粗粗斜斜,歪歪扭扭,欲倒不倒,活像老妖婆的身段。

这时的老妖婆,戴个大红框宽边眼镜,涂着血红的嘴唇,梳着大波浪,穿一套古典旗袍,露出硕大无朋的腿,一双紫红色高的跟鞋,隔不了半个小时就踢踏踢踏从楼梯上敲下来,几扭几扭地来到街边四处张望,招徕客人,引人上钩。熟悉她的男人趁机揩油,捻一把腰身上的肥肉,哈哈两声就调侃她:“老妖婆,去年三十,今年七十,还打扮得像个花姑娘,装嫩,哄鬼去吧。”“老妖婆,她娘的你咋越看越像个黄花女了?”老妖婆就自得地一笑:“当年老娘看病行医,你的鸡鸡还在地上滚灰。一大把年纪了,还黄花女,第二世吧。去死。”然后嘴角仰到了耳后根,脸上的白粉就皱成了蜘蛛网。

人老珠黄的老妖婆,当单身男人都嫌弃她的时候,她的“名老中医”的行当自然也骗不了多少人了,偶尔有外地客被宰,那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她是绝不手软的。要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只要钓上了大鱼,她老妖婆赚个盆满钵满,就会在门上挂个“外地出诊,时间难定,概莫等待”的招帖,一溜烟就消失一年半载。


阅读 7242 10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