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话武冈 (四)
秦汉时期,连年战争,全国人口稀少,不足千万人口,武冈虽已有了侯国和县治的建制,但全县人口不多。汉承秦制,管理万户以上的县官称为“县令”,管理万户以下的县官只能称为“县长”。1958年长沙出土的那颗“武冈长印”,说明武冈当时人口尚不满万户。到了唐代,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之后,全国财富明显增加,人口也增加了不少,休养生息,老百姓得到一定的安定环境。可是后来的皇帝却加紧了对老百姓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盘剥,人民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起义。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张佰靖率领湘黔边境的苗民起义,唐朝廷派御史中丞柳公绰派兵镇压,大获全胜。柳公绰的侄子、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纪其功,撰《武冈铭》。两年后,又将这篇铭文刻于同保岩。此文被收入柳宗元的文集《柳河东集》。
武冈苗民被镇压不久,镇守武冈的将领王国良反叛朝廷,曹成王李皋带兵将其镇压。因李皋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之孙李明的玄孙,属堂堂的皇亲国戚,因而与他八竿子打不着的吏部侍郎、与柳宗元在文学上同样享有盛名的韩愈,主动上前巴结,写出了一篇拍李皋马庇的文章《曹成王碑》。李皋不是武冈人,因而这块碑也就没有立在武冈了。
在唐代,还有一位官不大,诗的名气却很大的边塞诗人王昌龄,被贬为龙标(今黔阳县)县尉(相当于现县武装部长)时,也曾在两首诗里提到武冈,“冬夜离觞在五溪,青鱼雪落鲶橙齑,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中的沅水指的不是今天武冈市治的资水,因为资水流不到黔阳,只有城步的巫水才流经黔阳进入沅江。当时武冈县所管辖的地盘包括今天的城步,因此,从行政管理的地域来说,王昌龄的诗是包含了今天的武冈的。
宋代,武冈县治几经迁徙,终于移到了今天这个地方,历八百年岁月,不再变迁,留下了许多人文佳话。著名的古典小说《警世通言》第三卷有一个“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其中有一大段说的就是武冈。有一天,大学士苏东坡和当朝宰相王安石在一起比学问,王安石指着自己书房里的许多书夸口说:这些书不但都读了,而且书里的每一句话都记得。苏东坡不信,就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沾满灰尘的书,翻开随便读了一句:“安乐君尚在否?”就这么一句偶然的话,引出了王安石对武冈的一段姻缘。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如何就不晓得?这是一桩小故事,汉末灵帝时,长沙郡武冈山后有一狐穴深入数丈,内有九尾狐狸两头······”故事说完,直把那饱读诗书的苏学士惊了个目瞪口呆。小说的情节可以虚构,但是王安石对武冈情有独钟却是实实在在的。当年,他得知武冈同保山上溪流湍急,风光迷人,就提笔写下了“砯岩”两个大字,大字旁边落款留有“半山”两个小字,《警世通言》里第四卷“拗相公饮恨半山堂”里说,王安石“乃居于(南京)钟山之半,名其堂曰‘半山’。”因此,以后他就以“半山”作为自己名字的代称了。这四个字在同保山至今尚存,除两个小字有点模糊以外,“砯岩”两个大字仍清晰可辨。其后在武冈留下墨宝的还有著名文人、官至南宋参知政事(副相,相当于现国务院副总理)的楼钥,他在法相岩朝阳洞留下“碧玉簪”三个大字,他是浙江四明(今宁波)人,故在题名落款处写有“四明”二字。这些题刻历八百多年风雨,至今清晰如初。
复件 sany0714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都梁乡士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