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萧红的认识,先源于各种有关她的传闻,一个将文字玩得纯熟的才女,一个将情感化作绯闻的名人,一个将生活变为传奇的女人,她的文学作品,究竟是怎样的?
怀着种种好奇,我看完了《呼兰河传》。这本书,与其说是长篇小说,不如说是一本自传,与其说是自传,又不如说是长篇叙事散文。
它的文笔是极美的,有极强的个人风格,不同于我读过的其他作家的作品。她以一个孩子的角度来描述所见的一切,虽是极少渲染感情色彩的白描手段,却又充满童趣与天真、自然而烂漫,文字的感觉是纯粹而五彩斑斓的。有时甚至充满了儿童好奇式的琐碎。比如她描写天空的云,那云朵的变幻,类似各种动物的形状她都细细道来,毫不担忧你的不耐烦。
书中并无清晰的故事脉络,有的是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或互相关联或彼此独立的人物和事件。让人感觉她是兴之所致,随笔挥就。就像她笔下的黄瓜——“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萧红的作品,也类似于这样的自由状态:想怎样写便怎样写,随心所欲,恣意而为。这样的好处是,我并不期待她以一个完整的高大上的故事来惊艳我或激励我,却完全沉浸在她的自由沉稳的笔触中。
她写的是自己的故园——东北边锤小镇呼兰河,在这块土地上生生灭灭的人们。他们如蝼蚁一般存活着,在命运的指引下,或悲或喜,或逆来顺受,或作着无谓的抗争,或一时洒下同情的泪珠,却又急遽地忘却……
写故乡的文字,总有类似的情绪:爱之深、恨之切,爱故乡的风土人情,又恨其势利和薄情。萧红的文字中,她的情绪被巧妙隐藏了,她像一个置之度外的讲述者,并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来讲述的。
她讲东二街上的一个大泥坑,下雨天坑泥流到了墙角下,过路不便甚至常有人畜掉下去。却从来不曾有人想过将大坑填起来。随着她的讲述我们才知,他们要为吃便宜的死猪肉找借口,能淹死猪的坑不在了,借口就会消失。这似乎隐喻了他们的生活,甚至奠定了这本书的基调:他们围观苦难、接受苦难,并为自己的苦难寻找借口。
她讲外婆的死去,没有悲伤,只有孩子的好奇与俯拾皆是的天真与童趣。
她讲团圆媳妇的厄运,十二岁的姑娘,跳脱于传统的果敢眼神害了她,婆婆的家暴与斥巨资的挽救,却都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折磨。一个灵活的小姑娘被传统和迷信折磨至死。
她写呼兰河的盛事,看台子戏和逛庙会,那热闹中的众生态,既有乡俗的纯朴有趣,也有其无理可笑处。
她还写养猪户租房屋顶的蘑菇,写人们置房屋频临散架的危险于不顾,她写有二伯的孤僻,写“磨官”歪嘴冯的爱情……
她笔下唯一的温馨快乐,都着笔于祖父的园子,以及她与祖父在一起被宠溺的日子,她的调皮捣蛋与祖父慈祥的笑,是这本书中或者说是她整个人生中最浓郁的色彩。
其余的一切,都未免有些灰暗,虽然她将许多细节描写得生动有趣,在那时时处处的幽默中,我们笑了,内心却又蔓延起无边的哀伤,为这人们的愚昧无知,为他们的麻木与不幸。
也许,小城本身就是这个模样,或者说那个年代中国底层的劳苦大众,普遍都是这般生活着。他们自由散漫,他们对整个世界无公害,却将最利的刀刃刺向身边的人而又不自知。他们听天由命,任各种不幸如大山般压迫过来,躲不过便安然接受,却从不抗争。
萧红将这一切看得透彻。她爱这园子里植物与昆虫的自由,那种凌驾于万物,不被任何事物所奴役的自由。然而这样的自由又往往是不存在的。
看似藤蔓是自由的,它想越过墙头便越过墙头,不想便不越,然而它之能否越过墙头,着实不是由它自己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是要取决于土壤与阳光、春风与雨水。同理,在呼兰河小城里生活的人们,也看似是自由的,他们想怎样生活,便怎样生活,似与世无争,自由自在。但他们实际上又完全是被命运的洪流裹夹着,他们不知道也毫无渠道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将毕生的精力,都用在接受命运中,接受各种突如其来的厄运,经营着各自悲苦的人生。
我想,萧红自己的人生,也与之类似。她的一生,看似自由而热情,在实质上却只能归于随波逐流。她就像一片顺流而下的叶子,她自知而痛苦,看到礁石或水草,都想抓一把,抑或能在某片静域中,停留片刻,获得一些幸福的错觉,却终究抵御不了水流的湍急,在急转直下的命运中,吟唱着自己的悲歌。
《呼兰河传》便是她的悲歌。她深爱着里面的每一个人物,就像爱着她自己。她冷静地叙说一切,将自己超脱于外,像一尊看破红尘的佛,俯瞰着芸芸众生。可是,她度不了这众生的苦难,也无有人能度她,那盛满了苦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