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八)不离不弃的法新中学(中)

(八)不离不弃的法新中学(中)

金手指 2021-02-09 15:24


经过两个来月的施工,新屋的修建接近尾声,剩余工程主要是门框及窗户的安装,我已帮不上忙,为了不被父亲看见自己在工地无所事事,我不停地上上下下走动,做些无关紧要的事,装作忙碌的样子,一直到新屋完工。

转瞬到了九月,新的学期开始了,每每听到屋后上下课的铃声,我会感觉到惶恐和不安,看到同龄人每天上学,心里莫名产生一股失落,在一天天的不安与失落中,我产生了强烈的求学愿望,我跟母亲说,我想读书,母亲很高兴地答应了我的请求,新学期开学十几天后,我又重新回到课室,我很感谢学校对我的接纳。

因为有过一个多月的休学,重新上课我只能又从初二年级开始 。有了休学做建筑小工的经历,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不仅没有以往的调皮,也没有迟到和旷课,我第一次体会到学习的重要,课堂上认真听,如果有时间,尽量做些家庭作业,虽然基础比较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的成绩上升较快,无论是母亲还是自己,对当时的学习状态都是比较满意的,还代表班级参加过物理和数学的年级竞赛。因为中考不需要考地理、历史和生物,我将这三科置于放弃状态,拉低了总分,名次只能进入班级的上等水平,但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民,突破高度集中的生产管理体制,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签下了生死状,这十八个庄稼汉子们的壮举犹如一声惊雷,带着震撼的力量,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三年以后,在我第一次进入了初三年级的时候, 我的家乡新铺大队响应中央号召,开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按照每人一亩二分五的标准,将水田和旱田搭配分到每个家庭,我们一家七口人,父亲和姐姐是属于国家干部,吃国家粮,不能分配田地,其他五人共分得田地六亩二分五,其中三丘是完整的,五丘是一分为二,和别人家各占一半。

1982年的春天,是真正属于中国农民的春天。一如舒婷的诗作《北京深秋的晚上》所歌颂:

夜,漫过路灯的警戒线

去扑灭群星

风跟踪而来,震动了每一片杨树

发出潮水般的喧响

我们也去吧

去争夺天空

或者做一片小叶子

回应森林的歌唱

中国的农民无一不是诗中的小叶子,他们在“回应森林的歌唱”。田地承包制度,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的劳作热情,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整个新铺街繁忙而热闹。以往要玩到很晚的孩子突然不见了,每个家庭成了一个基本的生产单元,每个家庭成员必须承担相应的生产分工。

也是这一年的春天,我的冬天才刚刚开始。由于父母关系紧张,新房修好后,父亲搬去新屋。就这样,随着新屋的建成,我们家不知不觉中就分开了。一个傍晚,由于天色较暗,我陪母亲去猪圈喂猪,她说,爸爸有钱,他去了新屋,问我是不是愿意跟爸爸去住新屋,我很坚定地说愿意跟妈妈在一起。

分田到户后第二年,我初三第一学期即将结束,此时,大哥高考因填报志愿失利选择复读,二哥读高中,父亲虽退休在家,不知是因为面子放不下身份,还是分家之故,他不参与农活,母亲只能带着二姐和我开展生产,无论是育谷种、施肥还是放水,,都是要自己做,犁田、耙田之类做不了的,就请人帮忙,但得等别人干完自家的农活后。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不耽误农时,我断然选择了回家,十四岁的我成了农村土地改革后一名年轻的农民。当时的班主任是林张红老师,曾两次家访,并说学校可以减免我的学杂费和部分生活费,之后,校长伍应尚写了一封很长的信给我的父母,都力劝我以学业为重,重回校园,但在农村土地承包制的环境下,生产与生活才是最为重要的,我再次失学。

         我虽没能如老师、校长所愿,在往后的人生路上,每每想到如菩萨般善良的老师,我的眼眶总是泛着泪光。

母亲在生产队时期,干农活本就不多,一般也就是些薅田除草之类的辅助事务,分田到户后,她带着二姐和我组成了最小的生产集体,我虽然还未成年,但必须挑起家庭的重任,开始学着犁田、施肥、育秧以及放水等等技术性农活,不董的,就请教母亲或者年长的满满们,自己做不来的,就与别人家换工,请人家帮忙,当他们有需要时,我与二姐再还回去。最辛苦的是插田, 别人家劳动力多,一亩多的田,七八个人,基本上一个中午就能插完。母亲因为风湿,不能下水,我与二姐两个人要承担所有插田的任务,对于小丘的,还不至于摧毁我们生活的勇气,虽然辛苦,一天半天也能完成,但我们家有丘一亩一分五的,当我与二姐站在偌大的水田中央,曲膝背天,时不时环视眼前浅浅的绿,身后渺茫的水,那种眩晕的感觉铭刻于心,至今不忘。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出身农家,插秧自是本行,他的一首《插秧歌》广为流传: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我对布袋和尚能从插田中顿悟到“后退原来是向前”佛学哲理,很是折服,但对于弱小的我,看到身后的水域,曾怀疑能否坚持到田岸,当心力焦脆时,我产生过无数次的动摇,但也无数次地坚定了胜利的信心。后来我在《给十八岁儿子的一封信》中写道:“不管如何,光明会取代黑暗,进步会取代倒退,幸福的日子会远远地多过苦难,世界上没有谁始终是黑夜中度过的,正如你高考前的现在。只是当你身处困境,心境灰暗时,你要懂得如何对待,才能更加从容。”这种感悟就是来源于这丘水田的经历。由于那丘田太大,我与二姐足足用了七天,先插的禾苗长成柳叶,后边的才刚刚插完,收割时,明显就能看出稻子成熟的梯度和层次。

 

阅读 3272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