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故曰教学相长也。”
接触了部编本高中语文新教材,重新来思考《学记》中的这段名言,感触更深了。
新教材在价值观的引导上有明显的倾向,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加大了。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不断学习,充电,要系统深入学习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孩子们感悟与认识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化。《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大量进入教材,还有很多优秀的诗词、曲赋、散文等文学经典名篇成为重点教学内容,还有整本书的阅读,像《红楼梦》《乡土中国》等,都是要求选修的内容。这给教师与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果教师只是看看参考书,只是能够简单讲解节选的内容,照本宣科式地串讲,不深入探究,不深入领悟,恐怕只能越教越糊涂。
最近几天,我在网上浏览了一些名师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视频,有的确实讲得很精彩,有些却过于简单,厚厚的一本近百万字的《红楼梦》,四个课时就高度度概括了,在钦佩之外还是钦佩。一部古典名著,诞生二百多年了,成为一门显学,那样浮光掠影式的解读,还不如让学生看看缩写本来得方便。
我个人认为走马观花的阅读,是对经典的亵渎,是对经典的极不尊重。
暑假我也讲过《红楼梦》,六节课,我只讲了一个问题的很小的一个侧面,就是结合文本解读鲁迅先生的一个观点:“自《红楼梦》出,一切传统的写法都打破了。”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很多值得探究的,牵涉到的知识面很广,光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红楼梦》的手法就极为丰富也极为高明。对照其他几大古典名著,包括《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在内,没有哪一部书的人物塑造达到《红楼梦》的高度,从脸谱化到高度个性化,从单一到多元的,从平面到立体的人物性格,《红楼梦》打破了传统的人物塑造模式,开创了符合人性、尊重人性的鲜活的创作方法。
像这样宏大叙事的作品怎么教?从何教起?这实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说实话,我还没有真正思考过。无论从哪个方面切入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人物形象美、人情物态美、章法结构美、情节美等等,都不是几个课时可以分析到位的。当然,这样的教学必须要求教师细读文本,既要能宏观驾驭文本内容,又要有解读分析细节的能力,既要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又要带领学生领悟作者写作方法的高妙。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必须熟悉文本,要全文阅读,并大致了解情节结构与主要人物性格。
问题就在于学生没有人读完《红楼梦》,他们喜欢听老师讲,反问何故,答曰看不下去。看不下去当然有很多的原因,一是学生阅读的习惯,缺少定力,他们觉得没有吸引人的情节,既不悬疑也无大起大伏的波澜,所以不喜欢读;其次是学生领悟文学语言与形象的能力还没有养成,他们就算是读作品,也不可能去思考咀嚼。
那么如何培养或者引领学生美读作品,这要求老师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学与美学功底,要能够带领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学语言的魅力。我一向主张细读文本,在学生反复阅读中琢磨作者的表达技巧,构思方法。同样的素材,不一样的作者有着绝然不同的表现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比较的方法启迪学生如何驾驭题材,如何运用素材,如何使用修辞,如何锤炼字句。
语文的魅力,语言的魅力,必须要长期实践才能有更深的体悟。只有经历了,才会懂得,才会深刻。作为教师,如果自己没有较好的文学修养,教学生估计也只能是人云亦云了,只有自己有了较深刻的感受与领悟,阅读优秀的作品熟稔到如同己出,内心的共鸣越强烈,讲解起来才有情感张力,才有感染力,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同频共振。
因此,教与学是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是一体二面的存在。我们很多教师忽视了学,只单一地强调教,这样的语文教学对学生不会有多少启迪,可能还会遭到学生的反感。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文本衔接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这样的语文才有温度,也才接地气。
基于此,我说语文不需要高头讲章,需要的是教师的学与悟,教与思。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红楼一痴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