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水调歌头五首:崀山先贤吟

水调歌头五首:崀山先贤吟

都梁月 2022-07-27 19:14

121316b50d6g215 (1).jpg


崀山景美,谓之地灵;丹霞之魂,孕育人杰。百余年前,洪杨起事,华夏军兴;江忠源走出杨溪村,是国中书生带兵、出省征讨第一人,每战亲陷阵,必蹈危地;交锋拼勇敢,甘死如饴。身家性命不惜,演绎人间传奇;江氏一门,先后六人战死。殷殷血染风采,忠烈名副其实。

刘长佑与江忠源交好,又系岳麓书院多年同窗,在与太平军的厮杀中生死与共。江氏战死庐州,接统其军。刘坤一走出石田村,追随族侄刘长佑,成为刘家军的掌门人。十年杀伐,他们功成名就,刘坤一更是人中之龙:跻身疆臣领袖、诸侯之长。刘氏叔侄,同族而异派,原籍江西安福,明初迁来新宁。新宁向为僻邑,鲜有达宦,一代移民之后,开创了一朝成名的焜耀,使新宁令世人颇多艳羡之心;他们的居庐前后相缀,更成为“隔墙两总督”的世间美谈!

史学大师陈寅恪曾经对湘军有过精辟的分析:湘军集团实际上有三支:一是曾国藩、胡林翼、彭玉麟统率的湘军,一是左宗棠、刘锦堂统率的湖北楚军,一是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统率的湖南楚军。这“一江二刘”,世称“新宁三杰”。

游罢崀山,人们总会油然感慨:新宁新宁,人杰地灵!石田村里田化石,将军石上见将军!

u=1163963118,1572064636&fm=173&app=25&f=JPEG.jpg

【一】水调歌头·蓑衣渡

心念蓑衣渡,经久未成行。

今朝邀友初至,原野罩轻霜。

碑勒南王殉难,未载江公忠烈,江树送迷茫。

从此品声异,毁誉似不当。

 

犹闻声,见埋伏,筑河防。

漫江汹涌,桩塞密链遏千浆。

鏖战两轮昼夜,五百团丁敢死,师出击强梁。

一战震天下,楚勇铁流长!


蓑衣渡:在广西全州城北十里,此处江窄水急,地势险要,江忠源与刘长佑在此设伏,大败太平军,南王冯云山中炮身亡。此役为保全湖南首功,也让楚勇名闻天下。


【二】水调歌头·江忠源

江水奏轻曲,石幕泛舟凉。

可知当日兹地,蓬勃楚军乡。

慧眼检翻时势,阅世精研武备,三送令名彰。

喝雉曾疯恋,猎色亦张狂。

 

国有难,心顿悟,脱迷航。

举人第一,喷血赈浙靖湖湘。

古渡长鸣炮响,城破投河心烈,一死谢君王。

天下杨溪月,一亮暗家乡!

喝雉:赌博。三十岁以前的江氏,有嫖赌恶习。与曾国藩交游,他也绝不隐瞒,直来直去,实话实说。曾氏后来成为江氏修身养性的导师。

举人第一:新宁一地自清朝开国以来,江忠源是第一个中举人的!

赈浙:江氏任浙江秀水县令赈济灾民,所用的策略,很为后人推崇。

三送:武冈曾如砻、湘乡邓鹤龄、陕西邹兴愚先后病死京师,江氏均身护其丧归。

一亮暗家乡 :江氏系新宁杨溪村人,多年来政治风云变幻,对江氏等人的评价,贬多于褒。 


下载.jpg

【三】水调歌头·刘长佑

金岭赛娇媚,山色翠夷江。

百年花渡春去,飞厚遂园霜!

较量洪杨劲旅,给力武装团练,黑臂捍家邦。

岳麓一支笔,挥亮振兴窗。

 

生死场,绞骨肉,未身僵。

军营剑冷,仁义闪耀不诛降。

乐善好施麾下,对外图尊刚强,卫国练军忙。

富贵不迎妾,全意敬糟糠。

遂园:今新宁县委县府,昔为刘长佑旧居。刘长佑家老宅名“余庆堂”,第宅门联:“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有福之人方能读书。” “公故宅滨资水旁有果园古树合抱者数十株,公子思询购而垣之,依树为屋,莳花养鱼其中。公额曰遂园,其室曰省斋。

黑臂:《荫渠先生事略》载,公生有异秉,口能容拳,眉目间有威棱,遍体黑色,两股黑瘢隐起,如鳞甲。 

岳麓一支笔:刘氏在岳麓书院求学十二年,九年除夕不归,是最为刻苦的学生。

刘长佑领兵三十年,从未诛杀麾下将士,或逢部属有过,竟能为之掩饰。就连朝廷也传旨说他太过慈柔!


【四】水调歌头·刘长佑

十载苦征讨,一日喜封疆。

事无粗细亲理,官吏选贤良。

拒贿乐廉自在,恶侈憎奢从简,妻亦着常装。

督仆勤耕织,园荡菜蔬香。

 

辞天津,万里远,雪加霜。

舆裳朴陋,飞惹沿路目光凉。

亏得曾公馈赠,免却饥寒交迫。

谦让自卑忙,高逸愈离俗,谁可解衷肠。


t01a5b75298f8d6f39c.jpg

【四】水调歌头·刘坤一

医院建房热,黄土伴人凉。      

掘来龟石钦赐,将帅复名扬。

人道石田坤一,生在夷江簰上,流水诉悲伤。

设计独吞食,心术岂能量。

 

钟山月,血染亮,变新章。

消磨雄杰,江楚三折唱良方,互保东南慷慨。

维稳万全念想,安住乱离乡。

刘氏宗祠在,引客醉烧香。

设计独吞食:《啁啾漫记》记载,刘坤一“少时家贫甚,食常不给。一日友人招饮,设有佳馔,举座皆熟识,公大喜。又虑人多不得饱,佯为扪虱足间,扬其敝袜,拂之者再,尘垢飞落樽俎,座客无敢下箸。公则徐起大馋,果腹而去。”

互保东南:庚子之变时,为保存东南各省稳定,刘坤一与李鸿章、张之洞倡东南互保,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清廷得以苟延残喘。

江楚三折:他与张之洞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是清末新政的纲领性文献,至今受到所有的新政研究者重视。


约是1997年,全国性的集资修房热,热透大中华,新宁一地,亦不例外。县中医院集资修房,挖基脚时,掘出了一块硕大的龟驼石碑,据碑上文字勘定,系当年朝廷哀挽刘坤一的御赐神道碑----此地在清季系新宁县忠义祠所在处,合祀楚军阵亡病故员弁,在春秋两季进行祭祀,让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此祠系刘坤一奏明朝廷,自捐二万两廉俸银所建。

世易时移,旧景已废,只有志书所载,尚能指点迷津!这块石碑重见天日,让当年叱咤风云的坤一公声誉复起。一时,新宁山城,万人空巷往石田,刘氏宗祠去朝圣;新宁一中也顿时热闹起来,人们不约而同走进新宁一中---坤一公的老家,站在那几棵百年玉兰树下,指点昔日光厚堂的辉煌!古城新宁,一下子掀起了“刘坤一热”!不久,县里文物部门将碑运回坤一公老家----石田村里的刘氏宗祠,以供来自五洲四海的游人瞻仰!


psc (3).jpg
                                            2011年5月初草,2012年11月20日改就

 


阅读 1768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