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沈阿瑟
倪萍者,红朝十一年生,青州土人也。倪生时不哭,然涕常漱漱下,倪公以为异,曰:“息女有奇相,可入教坊得富贵,则衣食无忧矣。”及笄,倪果妙曼,遂为优伶。共和四十二年,江帝初承大位,倪因黄门郞见上,大悦之,遂入京师,为宣谕台宣谕使者。会宣谕,倪必启丹朱之樱唇,转多情之鱼珠,涕泣并作,娓娓而诵圣谕,款款而宣洪恩,愚者闻之辄痴,以为“感动中国”云。
倪视男儿为敝履,凡三五载,必更易之。好事者怪问之,倪答曰:“人尽夫也。夫大丈夫者,蓄婢纳妾以为常,我巾帼也,何让须眉,宁独守枯枝耶?”
既名,倪遂措意于权篆。庚寅春,适值花瓶高会,倪大言曰:“天道渺渺,皇恩浩荡。凡圣上旨意之议,吾必亟称之。倘言质诘,抑勿论之,我乃微臣,是不为也!” 语既出,识者皆讥,以为妄人矣。
附倪萍语:
当被问及在投票时的选择能不能代表人民利益时,倪萍说:“太能了。我自己就是人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倪萍用一个家庭来比喻国事。“一个家庭,孩子特别理解父母当家的难处,应该跟着父母一块走,一块克服困难,一块去解决问题。”
倪萍 - 娱乐界的张艺谋 余秋雨?
——倪萍委员的爱国论暴露其缺乏公民责任心
作者:赵士林
这次两会,倪萍委员的“爱国论”格外吸引眼球。她说自己从来没有投过反对票和弃权票,只投赞成票,理由是因为她爱国。按照这个逻辑,投过反对票或弃权票的代表委员就都是不爱国甚至卖国贼了,这个逻辑显然既荒唐又野蛮。
倪萍发表这样的“爱国论”真的毫不奇怪,人们都还记得她的主持风格: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节目,包括汶(河蟹)川大地震全国人民无限悲痛时,她总不忘记眼含热泪深情地歌颂执症者,和那位余秋雨真的是异曲同工。她之所以能够当上政协委员,和这个“爱国”的主持风格恐怕不无关系。
但是,对倪萍来讲很遗憾的是,民众并不认同她的“爱国论”,如潮的恶评表明,时代不同了,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人毕竟有些明珠意识了,这才是中国的希望。
倪萍委员发表这样的“爱国论”,除了暴露了她个人的浅薄、无知,奴性意识、缺乏症治良知和作为公民的责任心之外,更表明我国的两会制度亟待改革,代表和委员的产生方式、标准、资格都应该重新审视。
转帖文章纯属业余消遣读网所得,仅供娱乐。
wwwe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四季青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