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离开武冈时,进出武冈城常从一门经过,这就是老南门,也叫老南门洞子。那时,我是没见过城墙上有什么楼子的。
好像是2003年吧,回武冈时就见老南门洞子上有了这宣风楼,远望近观,觉得还有些气派。有点遗憾,我还从没上楼去看过。
宣风楼矗立于此,心中存有几分疑惑:史上的宣风楼果真建于此?青松老师时不时地将宣风楼传上来,钟老师作的《武冈有多大……》一文中又看到了她。产生了一点冲动,查查看。
《明一统志》卷四六:“宣风楼。在武冈州治东。宋建。陈与义《宣风雪霁诗》:‘楼迥云隨画拱飞,卷帘又映雪晴时。千林冻解阴霾扫,放出青山分外奇。”写的是雪过天晴后都梁美丽的风光。据说南宋理宗还题有“宣风雪霁”匾额,当然是取自陈与义的诗意。不过,我查了下《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湖广通志》,似未见理宗题字的记载。据《宝庆府志》卷五九《形胜记一》载,老南门,也就是济川门。“康熙三年(1664),知州吴从谦移宣风楼于此(济川门)。”可见,现在政府重建的宣风楼,历史上确是在这个地方,只不过是清康熙三年以后的宣风楼,并不是宋时宣风楼的老窝子。
《宝庆府志》载有二武冈人吟咏过宣风楼,一为许国焕《宿宣风楼诗》:
一阁清风满,重来忆旧游。可怜城上月,曾照去年秋。
因不见旧友,多少有点伤感。另一人为江文燝,其《宣风楼诗》:
洵是楼居好,兼当玉宇新。椽曾飞帝子,戈亦止仙人。
旭影开三楚。寒光冷四邻。全城迎旦气,庶已净风尘。
这首诗作于旭日东升之际。略有些寒意的武冈城,一派康宁祥和。
宣风楼建得其所,不像旁边的城墙,是胡乱建的。也不像旁边的奎文阁,虽有古建筑之形,但难得其神,“奎文阁”三字,其美感程度也无法与“宣风楼”比,疑心是电脑制作出来的,那“阁”字竟然是个简体的。宣风楼终成为武冈的标志性建筑,可断言也。
题图取自青松老师的成果,致谢!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言宋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