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高宗初期,武冈军瑶族人杨再兴已拥兵万余人,不时为害地方,威胁到今湖南西南、广西北部的安全。湖南安抚司遣统制官吴锡率部讨伐。高宗绍兴四年(1134)十月,大败杨再兴,生擒杨再兴的二个孙子,得被杨氏掠夺的百姓达八千余众 。吴氏威名甚著,杨再兴被他击败后,他穷追数百里,焚毁杨氏营寨甚多。这是杨再兴与宋廷交锋的第一个回合。朝廷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杨氏问题。
至绍兴十五(1145)年十月,杨再兴父子侵占政府土地已达二十年,俨然一独立王国。知潭州刘昉受中央之命处理此事,他派遣部下王历至杨再兴处,晓以利害,要求杨氏改过自新。杨表示愿归还政府土地,及六十余亩老百姓的田地。杨再兴还自我解散了他的武装,起誓永不起兵为害地方。刘让失去土地的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并请中央免除赋役。 朝廷答应了他的请求。高宗对刘昉的处置非常满意,说:“瑶族应加以安抚。”刘因此升直宝文阁一职。
一段时间后杨再兴又犯事,进犯武冈、全州、邵州。朝廷这次大兵进犯,决意一举荡平之。绍兴二十四年(1144),统制李道领兵进剿。经过几个月的较量,杨再兴于这年三月就擒。
然而杨再兴治下的盆溪、牛皮、黄李三砦因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政府军一时无法攻取。朝廷命令挑选精通瑶人风俗,且为他们信得过的人前去劝降,江西人邹应可临危受命,单枪匹马,直入敌营。瑶人持兵器迎上前来。邹应可无所畏惧,耐心地作他们的思想工作,恩威并施,瑶人头领被感化了,非常高兴,设宴款待邹氏,并用大酒杯祝邹氏健康长寿,邹应可高高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丝毫不怀疑其酒是否有毒。瑶人为他的诚恳所感动,一个个兴高采烈,表示归顺朝廷,并说:我们不必多虑了。于是纷纷放下武器,投降的有一千三百人。杨再兴的余党就这么平定了。
杨再兴就摛后,最终被押往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他的两个儿子也被擒获,一子杨正修的人马最多,此人非常狡猾。另一子杨正拱则最凶悍,有子二:杨小二、杨小三。
绍兴二十五年(1145),朝廷在楊再兴盘据之地置新宁县,归武冈军管辖。新宁之名,由此而来。“新宁”当取其新近平定(杨氏)而致安宁之意。
南宋时,新宁县有一叫莫六名的道士,此人善跑,昼夜可走三百里,多次犯大宋法令,是一个亡命之徒,拥有部众千人,他又有钱百万,用来招募武士。后也被朝廷平定。
附军设置的由来:
元人刘壎《隐居通议》卷二十九对军之设置,作过探究,可参,文曰:
秦墮封建,易为郡,郡置守,汉因之,国皆为郡,更曰太守。至隋,废郡置州。唐世天下俱为州,改太守曰刺史。宋又改曰知某军州事。此其大略,俱可晓也。
独有数小垒,名之曰军者,未悟其义,而其治所又多在各道接境去处。如建昌军、邵武军,则江西、福建界上也。如南安军,则江西、广东界上也。如江阴军,则浙西之尽头。如广徳军,则江東之尽头。如桂阳军、武冈军,则湖南之沿界。岂非当时诸州地理阔远绥御不及,故于接境聚军以控扼之。其初不过营垒,久则因以军为名。且从而例视若州府之类矣。
夫军之字义,与州府郡邑不同,流俗承讹,并失字义,遂真以军为郡,不亦谬乎!以军为郡,不记始于何朝,而《建昌志》曰南唐原名建武军,入宋始改建昌,则军之创也,岂五代时耶?
其间有临江军,则居江西之腹,兴化军则处闽海之滨,茶陵军亦在湖南内地,又不尽居接境处,又是一例。
宋时仕宦应得郡而资浅者未授以州府,首命为知军,而军之地望亦自不等。如南安军在江西,穷处国小,地狭而地望乃特重,为守臣者,率年岁升迁,为部使者。……宋时雄藩大镇,又自别有军号,如杭州曰宁海军、绍兴曰镇东军、温州曰应道军、婺州曰宁远军、严州曰遂安军、平江曰平江军、建康曰建康军、扬州曰淮南军、龙兴曰镇南军、赣曰昭信军、建宁府曰建宁军、泉州曰平海军,如此者不尽记。
参考文献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熊克:《中兴小纪》,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杨万里:《诚斋集》卷162《邹应可墓志铭》,四库全书本。
(宋)薛季宣:《浪语集》卷33《先大夫行状》,四库全书本。
(宋)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21《方化墓志铭》,四库全书本。
(元)刘壎《隐居通议》,丛书集成初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