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王昌龄《送柴侍御》赏析(转)

王昌龄《送柴侍御》赏析(转)

云中客 云中客_13270 2009-06-09 23:55 9

王昌龄《送柴侍御》赏析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大概是与武冈有关的最有名的唐诗了。它的作者王昌龄(690-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人们简直把他比成写诗尤其是写七绝的孔圣人,可见其名头之大。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贬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即今武冈),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

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谁渭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它固然不同于“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那种面临山川阻隔的远离之愁;但也不象“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何人不识君”那么豪爽、洒脱。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仓曹宅夜饮》)。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说到这里,我们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不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么?是的。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以上据“百度知道”,有兴趣的朋友可参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602705.html)

最有名的

阅读 2.5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兵子驼

楼主李老师,不错,文才横溢啊,拜读了。

715年前

云中乘风

是诗家天子,不是诗家夫子

1015年前

云中客_13270

钟老师,领教了,我是述而不能作。

915年前

周宜地

有了这首诗,武冈人高兴哟!

815年前

波心涛影

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在相对平静克制的文字与意旨之间保持一种张力,这是一种大师的笔法。这种情形在古典音乐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表面听来舒缓轻松的曲调恰如露出在海平面上冰山,你要细细感受,或者说要有一番刻骨铭心的经历才能感受到那海平面以下震撼人心的部分。

715年前

钟文晖

楼主李先生。分析到位、你的情感已跟诗人情感融在一起了!
不过,我认为此诗更多的是宽慰友人。第三句是对首句的进一步说明,言两地山水想连,一衣带水,从而,让第二句的“送君不觉有离伤”不至于空洞,最后以“明月何曾是两乡”作结,我们一衣带水犹近在咫尺,二人犹始终一起、形影不离。这就在李白送诗人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感情基础上更升华了。呵呵。

715年前

闲庭信步

七言絕句﹐短短的四句話﹐卻還蘊含著這么多丰富﹑真實的內容。不得不折服古人的智慧。

1415年前

青松

道是无情却有情!!!

515年前

姜远林

占沙发,拜读!

715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