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谢师酒

谢师酒

南海听涛 2007-05-24 15:48 1

十多年前,我在家乡的晏田中学任教。

那是一所贫困的山区中学,学校不大,只有四、五百学生。

刚到学校的第二天中午,校长就通知我,要我下午两点在校门口集合,去一个学生家喝酒,这名学生上学期刚从我们学校毕业,考上了一所中师。

下午两点,老师们准时登上了学生家长雇来的“专车”——一辆农用四轮车。小四轮在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上颠簸,旁边一位当地教师告诉我:我们这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谁家的子弟考上了大学、中专,大都要请学校老师和亲友、邻居来欢聚一堂,摆酒设宴以示对老师的谢意。今天我们是去一个姓周的学生家,他考上了师范学校,家长非常高兴,尽管离学校有六七公里山路,但还是非要请老师们去不可,这不,还派来了专车。

说话间,车子已停下来了。这是一个不大的小山沟,山脚下,两边的房屋稀稀疏疏地连成一片,一片碧绿的稻田夹杂在村庄之间,中间还有几口美丽的鱼池点缀着,这一看,还真有点象陶渊明先生笔下的那个桃花源了。

正当我沉浸在乡村美景之中时,突然响起了一阵“辟辟——啪啪”的鞭炮声。原来,学生家长见老师们到了,老远就点响鞭炮来迎接我们。鞭炮从离他家约500米的地方响起,一直到老师们都进了他家的堂屋才停下来。

进屋喝茶稍微休息了一会,准备开宴了。突然又响起了一阵鞭炮声。等鞭炮声响毕,一位年纪稍大的长者站在堂屋门口说话了:“今天是我侄儿考师范学校的喜庆日子,三年来,承蒙乡中学全体老师的辛勤栽培以及诸位亲友的关心支持,……今天特设此薄酒,以示对大家的感谢。下面请中学校长XX先生、班主任XX先生……到首席就位。”经过一番推让后,客随主便,席位终于安排下来。

接下来就是出菜了,首先是一盆鸡肉炒粉、接下来是血浆鸭、清蒸鱼……美味佳肴,杂然前陈,这种只有在城里人的宴席上才能品尝到的菜肴,想不到今天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也可以大饱口福。

回到学校以后,听老师们说,为了筹备这场宴席,家长1000多元,还专门派人到县城采购物品,并从县城请来了厨师。

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春节一过,第二学期刚开学的一个下午,校长来通知我:“初三的科任老师一起去一个学生家吃晚餐。”

路上,同去的老师告诉我说,我们这里每年春节开学以后,家长有请老师喝酒的习惯,叫做请“春酒”。每年春节少则有十多起,有时一天就有好几起,还得要校长事先合理安排好,请了就非去不可,否则,家长是会有意见的。

果然,从那天起,有好几个下午,我们初三老师加上学校领导被请去喝“春酒”了。每到一处,家长都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来热情地招待我们。有的还特意召回在外面工作的有名望的亲友来陪我们喝酒。至于酒,大都是当地农家自己特制的,倒在杯里,散发着浓浓的清香。我是不喝酒的,但每到一处,家长盛情难却,不得不喝一小盅,以示对家长的谢意。

不过,每当我参加这样的宴席时,尽管那酒散发着浓浓的清香,但心里总有一种不安之感,我总觉得,压在我身上的担子似乎有千斤之重!

第二年,我离开了这所学校。再后来,我又离开了家乡。但当地这种纯朴的民风民情我至今难以忘记!

阅读 6522
分享到:
评论列表

黄高远

谢师酒啊谢师酒,家长对每个老师都是期望很高,可又有多少老师,能对得起那杯高举头顶的酒哦!

1517年前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