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学诗闲话(二)

学诗闲话(二)

朱云峰 2016-12-11 11:06

喜爱游山玩水的太白先生顺江而下,来到了莺歌燕舞的十里秦淮,登上了风景秀丽的金陵凤凰台,长久紧绷着的神经突然轻松了下来,一下子诗兴大发,写下了: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诗一出,师心始安,与崔诗相比,也算是差强人意了,但仔細分析,我们似乎还是能够从中看到崔诗的影子

中国古代诗人登临怀古的诗作很多,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则被视为登临怀古的双璧。由此可见,写诗炒冷饭,确实还是能炒出新味道好味道来的。

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在唐诗中地位很高。历代评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崔颢凭籍此诗,足可傲视群雄,笑傲群芳乃至流名千古了!这倒与当真艺坛的现实颇为相似,很多著名歌星明星都是一"炮"打响的,凭籍一首歌,一场戏,迅速红透大江南北,此事看来古今同理。

前人赞誉有加,评说的文章车载斗量,我这里只想择要谈一下我对崔诗的一点粗浅的品味感受。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如用格律诗的格律来套,严格地讲,显然是不合辙的。但看似随口说出的四句诗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反而达到了一气呵成,琅琅上口之奇效。"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顺其自然甚至要有意为之了。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此外,”黄鹤“,“白云”,“芳草萋萋”则给人以视觉美。尤其是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返观太白先生的《鹦鹉洲》一诗,虽然句式格调相近,却意境相差甚远,终不免令人徒生亦步亦趋邯郸学步乃至于东施效颦之慨来。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是合乎章法

此诗最后一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把它视为全诗的“诗眼”当是无疑的。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画龙点睛,虎头豹尾,隽味绵长,最能勾起普通文人士子的日暮怀归之乡情乃至伤情来,老实说,年轻时的我,飘泊省城求学时,每每读诗读到此处,心头确实是颤抖伤感不已的。


阅读 4335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