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消失掉的武冈姓氏

消失掉的武冈姓氏

都梁记忆 2018-07-05 17:21 3
黄高远点评:武冈的康家乙家哪里去了?

消失掉的武冈姓氏

丰沛的管家岩岩水


消失掉的武冈姓氏 

都梁记忆  


武冈南乡安心观,传说有三个半屋场。

三个半屋场,是指三个半风水地理最好的人居村落。

 我辈出生以来从小看到:在双龙小学,也就是相当有名的歇脚寺前面,一百米远的田埂下面,有两口水塘,叫湾塘。这两口水塘左边的小,右边的大一倍,位置高度是一样的。为什么高度是水平的,又要挖两口塘呢?除此之外,歇脚寺后面半里路的上方,还有一口塘,那塘比较大,叫栗树塘。

 砖木泥瓦构筑的歇脚寺相当出名,因为工艺精巧和规模庞大!

我辈自小入学读书时,就是在歇脚寺改造成的双龙小学。那个时候歇脚寺除了做学校外,大队卫生室也在里面。歇脚寺未毁坏之前的原貌,应该是里外三进,左右天井,天井之外还有抄手游廊的皇家模式。歇脚寺名字称寺,但父辈们口口相传的又是庵堂?

寺是佛门,庵是道家。


我从小认了个催丫,就是干爹,就住在里面。催丫的父辈祖辈都是道士,催丫也是道士。九十岁的催丫现在武冈,算是凤毛麟角的老道士了!

 在歇脚寺这块平凡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不止一桩“鹊巢鸠占”的事情。首先,歇脚寺由寺变成庵堂,应该是一桩?


 现在歇脚寺前面湾塘的四周,一马平川,有地有田却没有房子?但从湾塘周围那些田地泥土里,挖到的许多瓦砾碗片看,说明这里曾是鸡犬相闻的人居院子。果然,我们听到的历史里,这个地方两个古老的名字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兴旺繁衍过两大家族:一曰康家,一曰乙家。后来到现在,这里的田垅名字一直叫乙家湾,和康家湾。

如果当年情景再现:那三口水塘 除了生活用水方便之外,防火也是最重要用途。为防止水塘意外缺水 ,才同一地方弄两口水塘。古代木结构房屋村庄,水塘是最基本的配套设施。从三口水塘的规模,就可想见当年这块土地上的人口基数。

听隔壁八十多岁的一位叔讲,其实之前听更老的人讲过,“这康家乙家,势倾力败之时,首先是与人打官司,后来是发瘟疫,死得满门精光!”老人们讲述康家乙家发瘟疫时,还特意加了三个字:发“鸡窠黄”瘟灾时,整门整户地死! 

从老人们传说中,康家湾乙家湾变成后来的瓦砾场,是瘟疫造成的?  

带着许多疑问,先梳理一下脉络。 首先,我们先确立一下乙家湾地理位置:

 乙家湾康家湾与歇脚寺都处在云山正南麓,靠云山山涧水滋养着。有云山山涧水的滋养,才有了康家湾和乙家湾。有康家乙家的兴盛,应该才有歇脚寺?唐朝繁荣的长安不才供养得起一个有限的白马寺?我辈所看到的歇脚寺规模,绝对不亚于白马寺。歇脚寺的规模,等于让我们间接看到康家乙家及万家庄当年的繁荣。因为在人烟稀少的洪荒时代,先来的人群一般不会选择沼泽地生存的。他们会将水引过来:天晴不怕干旱,下雨不怕水涝,我辈种田也知道塝上田出种好多。


 后来怎么了?相对于云山南麓平行位置,右边有个霍家湾里,还有个万家庄。左边有个狗背院。万家庄现在叫范家庄,应该叫万家庄。在整个黄泥坳这一块,万家庄歇脚寺康家乙家,应该是最早的居住人群。是这些人群成就了歇脚寺的辉煌!

双龙湾现居住人口,由霍黄两大姓兼杂姓组成。双龙湾有两眼相当规模的岩水,两眼岩水水源,都是云山南面坡上山涧水。两眼岩水一名张家岩一名黄家岩,但湾里早变成霍家湾里?黄家岩岩头上还是黄家石山上,黄家岩门前还叫黄家铺门口。霍姓在湾湾里属新兴家族!  

狗背院相对歇脚寺来说,在云山山涧水的上游位置。由此可以推理:乙家湾的衰败跟与之毗邻,后来居上的狗背院有关? 

后起之秀的狗背院院子,清一色的成姓族民! 我们开蒙读小学时,经常听清一色的成姓同学叫嚣,“狗背院格蛮子,打烂湾里人格坛子!”其实,这句话应该由另外一句话演变来的?应该是:

“狗背院的蛮子,打烂乙家湾人的坛子!”


 被断了水源,曾经旱涝保收的乙家湾康家湾怎么办?只有向南边隔垅相望的管家岩引水。

 管家岩就在现在安心观火云村。火云村正经位置是火烧云,火烧云正经位置是管家,管家的正经位置是管家岩岩门口。

 我想,管家院子应该不姓管,是为了管住管家岩这丰沛的水源才姓管?

管上,是一个人的名字,管家院子的,也是我的学生。


 管家岩的岩水也是云山南坡上的山涧水,变成的地下岩水。狗背院在管家岩的右上方,因为丁点高度之差,不管生活用水还是生产用水,狗背院除了望水兴叹之外,没有半点办法!其实,狗背院院子后面,有一坡相当大的云山山体,但这面山体全部是砂砾层,云山的倒山水在流经砂砾层时,全部渗漏到了管家岩。

就在几年前禾苗干旱季节,狗背院人用潜水泵放到管家岩抽水,管家人都不准的。


 管家岩丰沛的岩水,让曾经到现在火云村中心村黄泥坳村,四五千亩土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 管家院子因为有管家岩,粮丰物足,睥睨一方。

有隔壁中心村黄家院子,管家姑娘嫁在黄家,因为这层关系,嫁到黄家的姑娘子提了一个猪头,到娘家管家院子求情,分得一圳水过去种田,这圳水的源头,就在管家岩出口落差不超过二十米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筑了一个小小的水坝,这水坝沿袭至今,名字就叫“猪头坝!”  

管家院子因为管家岩,曾经兴旺发达显赫一时。

 据传:

 有风水先生堪舆堪得一论,“若将院子前挖一口水塘,风水肯定好!”再说,“如果水塘地址堪正,族人肯定兴旺发达。至此,某人泄漏天机,必遭天谴,眼睛必瞎。” 果然,管家院子前面挖塘之后,家族盛况空前。管家院子也没有忘记这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眼睛瞎了以后,就一直由管家人当祖宗一样供养着。  时间久了,供养先生的人日见怠慢,没有开始那么殷勤到位了。某日,给先生送的饭菜不小心让猫糟蹋了,这人也不换,欺负先生看不见,仍然端给先生吃了。当时,被一旁的小孩看到,笑其“猫狸先生!”瞎子先生问其故?小孩照直说了。不久后,先生跟管家族长说,“如果院子后面再挖口塘,更加飞黄腾达!”族长信了,于是管家院子后面又挖了口塘。又挖了的那口塘,比管家岩口位置高,一直堰不了水。

当时瞎子先生怀恨在心,建议族长挖塘的理由是,“前有塘后有塘,儿孙代代做帝王!”谁知先生起意,是“前有塘后有塘,儿孙个个守空房!”自那时起,管家院子单身男人现象明显多了。开了那口塘后,等于错断了风水龙脉,惊扰了一只仙鸟,飞到现在林家冲上面去了。


 自古至今,得益管家岩最大的村落:一是火云村的黄泥湾,二是火云村的李华山。黄泥湾曾被誉为武冈南乡三个半屋场之一,李华山称为半个。 黄泥湾,李华山,两个地名,一直沿袭至今,现在还用。

 背倚云山,李华山在狗背院正东面太阳方向。狗背院开垦的云山山坡地,一来贫瘠二来缺水,狗背院地名?应该来源于“狗不愿”三个字。而李华山在狗背院正东方向,土壤肥沃,水源与管家岩齐平,这些条件造就李华山得天独厚地理的同时,李华山才地灵人杰!


 乙家湾的乙家,在云山山涧水被后来之秀狗背院截流后,就想另辟蹊径,从李华山左侧山口开圳引水,引管家岩之水。只要掘开李华山左侧山口长不过百米,深不过一米的泥土,就能轻而易举得到管家岩的岩水。当时凭乙家的条件与关系,应该得到管家院子点头了的。但李华山院子关系没打通,是导致后来乙家的种族灭绝的主要原因。


 据故事传说: 乙家人昼夜不停挖掘那条生命之渠,李华山人不准,不准的理由是见不得天的。因为李华山物阜民丰的日子,舍不得让乙家人同样拥有。李华山有许多人做官,传说李华山人做官的多,多到官帽发霉时要用晒谷的晒簟晒。当乙家人想通过李华山分一羮水时,李华山以怕破坏风水为由拒绝。当乙家人开挖引水圳时,李华山人暗中作梗。乙家人白天挖开,李华山人晚上就毁掉。一挖一毁,工程无法进展。乙家人惊诧愤怒无奈之下,声闻天空异鸟怪叫,“千锄万挑,不如鸽子血淋腰!”乙家人恍然大悟,将鸽子杀死,以鸽子血淋了水圳工地。如此一做,再没了一起一复的怪象,水圳成了。


水圳成了,李华山的“丹凤朝阳”风水,左边翅膀被斩断了! 水圳成后,乙家与李华山打上官司了:乙家人开挖水圳,错断李华山地脉风水,导致李华山一夜之间,丢了四十八乘官轿,也就是四十八位李华山当官的被撤职查办。


老话说“穷不跟富斗,富不与官争!”当年乙家再富,怎与李华山官争?所以夹在狗背院与李华山之间的康家乙家,首先可能与狗背院争?至于发“鸡窠黄”瘟疫一说,极难参透?属不属于小范围内的政治屠杀?不能确定。反正乙家一蹶不振之后,鸡飞鱼走,犬无家归。


 关于乙家与李华山打官司,还有神奇一说: 李华山与乙家打官司,势均力敌互不相让,最后打到皇帝老子京殿之上。吾皇万岁听了双方声诉后,慨叹一声,“李华山平平过,乙家天诛地灭!”皇帝金口玉牙,说什么应验什么。其实,故事是想弄虚作玄!李华山经此官司大役,当官的被查办了,没有了当官的,日子就平常了。乙家?夹在狗背院和李华山之间,不死也残!是天时地利让乙家走向衰落的。

站在历史的边缘,太远,我们猜测?双方争斗殴伤人命,李华山官帽再多,也难逃法网。李华山丢官只怕还是造成整个事件的原因?让一个比现在安心观还阜盛的人杰地灵的地方,毁于一旦,罪不可赦!


“李华山平平过!”这句话让后辈人记得,还是因管家岩的水引过来李华山时,其水圳基本是平的。坡度不敢放大,坡度放得太大,引过去的水会少灌溉许多田地。  


网页检索“武冈康家”词条,注解为“武冈康家演变为原姓,原姓姓匡!” 至于乙家?从来没听过。到底是不是“康”读为“匡"?也未尝不可!


关于“乙”字的故事,倒是听父亲说过:

 从前,一大户人家宴客,宴生日客,相当闹热,头早三天就开流水席,轰动一方了。既然有这大阵仗,那方圆百里的告化子肯定晓得。生日当天,宾客盈门之时,各方告化子也到齐了。照规矩,设得起这么多客,一般不会多了几个告化子的。并且一般人家还会特意招呼”要打点好告化子!“,免得“告化子嘴巴”乱说。说些不高兴不吉利的话咋办?说了还跟他们计较? 所以故事里这位生日主人家,就不信邪!不但不安排人专门打点这一特殊人群,相反还放言“不欢迎告化子!”的话。

 接下来这主人家后悔了。

 那么多告化子没得办法,可怜兮兮守在远远大门外,唯有其中一个胆大包天,大摇大摆走进中门,来到大堂,大喊大叫,“想当年出身比告化子还下等之人,今日倒瞧不起我告化子!我倒要看看——”此言一出,主人听了,慌忙奉请进屋,端茶递烟好酒好菜招待,完了,才敢动问,

“先生刚才何出此言?说我出身贫贱至此!” 告化子不紧不慢剔了牙床回话: 

“你家生日对联告诉我的。我不仅知道你祖宗贫贱,是替人家提鞋子的,还知道你今世无儿但有十个女儿!” 主人听了,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叫化子继续讲: 

“家有万金不富/身下五子无儿/横批:甲乙丙丁”!说明,你有十个千金小姐,郎为半子,十个女婿等于五个儿子。至于“甲乙丙丁”四个字告诉我:甲,像一个皮匠的手工钻子;乙,像一把皮匠的手工皮刀;丙,像一个钉鞋底的砧座;丁,像一把敲钉子的铁锤。所以,你祖宗应该是个修鞋子起家的! 主人家听了,折服告化子之余,深恨替其写寿联的本地秀才。


 安心观到现在,如果听到“给你提草鞋都不配!”的话,是说话人的谦虚之辞。这话是“最没出息的人才给人提鞋”演变来的! 到底传说中的康家乙家颓败之后,流向何方?或隐姓异域?绝不可能如传说中那么可怕,“死完死尽!” 


江山流传,神鬼莫测!人生一世都不可预料,何况偌大家族!我家来说,“我老公公没有儿子,我公公就是抱养的。”是抱养本族?还是外族?族谱上根本没记。


 王业春先生今年二月,发表于武冈人网的散文《匡家桥头话古今》,敘述的内容似乎跟康家有关?

文中所述,

“二房的二儿子匡树力大无穷杀猪,生意火爆,连本地人的生意也被抢了。匡树仗着哥哥在县衙当差,人家敢怒不敢言!”

 还有 

“在匡树堂兄弟四个儿子,被匡树纵容三个小舅子欺负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堂兄一把火烧了匡树家院子。这下坏了!匡树带着三个小舅子把堂兄一家打出门,霸占了堂兄屋子。”


 所有的叙述,说明不管哪个朝代,落荒而逃之人定非善良之辈! 因为网页检索“武冈康姓”注释为“改姓匡”,安心观落败而逃的康家没有走远,就在现在小温那地方,就是离原来武冈四中郭道坪不远。

因争水而逃的康家,必定逃往一个水量充沛的地方。这个地方,应该是王业春先生笔下的匡家桥。


再回味一下匡树的品性,似乎恃强凌弱的个性源于家族的“光荣传统!”

在匡家桥因缘凑合,没上三代又被外家张氏兄弟所逼,再落荒而逃。也说明康家具备马背民族一样的血性,兴得快败得快。到底匡家之前的康家从哪里来?还有乙家?

应该,当时与乙家康家一齐消失在这个地方的还有戴家?因为湾塘那边一块好大好平坦的地叫戴家山。但现在黄泥坳这一大片,基本没有戴姓。由此可见,当年与李华山狗背院硬拼的,可能没有戴家?这有一句关于戴家人的歇后语,是不是跟其有关?就是”戴家人照泥鳅——看见不会讲!“是否戴家在整个斗争中,选择了中间派立场,而保存了自身,最后整体迁徙了呢?戴家一直以来是武冈与新宁交界的大户,就是现在司马冲过去的戴世团。能称得上团的地方,安心观有个萧华团,清一色的萧姓人氏。萧华团也算是南乡三个半屋场啊!


2018.07.5于珠海

阅读 2.4万
分享到:
评论列表

都梁记忆

从三口水塘的规模,就可以想见当年这个地方的人口基数!

266年前

都梁记忆

从三口水塘的规模,就可以想见当年这个地方的人口基数!

226年前

水云生

狗背院,还是苟布院,我前几天从这里上灯草塘了,但知道具体名字的老人全无。另外,现在的双龙村村公所所在地即是原来的歇脚寺?李华山名字的由来知道吗?这个地方是不是还出了一个叫李华的大名人?

256年前

作者回复:

你知道的太多了!
小说里的东西,别让人家对号入座。
歇脚寺,传说是云山寿福公公【卢侯二仙】被秦王派兵追杀出逃,歇脚的地方。

2018/7/6 14:52:57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