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城墙史话》之一
武冈城墙一角
武冈城墙始建于宋代,夯士结构。城墙分城垣、城碟,内外壁有青石两层,中夯填沙石,砌碟垛,城门上建有城楼。城外分两层,外层为铁闸门,内导为轴铁门。一九九三年县人民政府筹资一百万元复建,武冈城墙长5874米,宽3米,高6.6米,分小皇城、内城、外城、均为青石砌成,坚固雄伟。享有“武冈城墙甲天下”之誉,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武冈城墙独具一格的所在。
特色之一:地理位置独特,唐肃宗时成为军事重镇。
武冈位于雪峰山南麓,衡邵丘陵西端,据黔巫咽喉,扼桂粤要冲,为湘西南中心位置。境内峰峦起伏,沟壑丛横,关隘累累,山寨众多,适于屯兵作战。境西北部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杂居,民性彪悍,起义频发,叛乱迭起。境内相对平坦,多良田,物产丰富,为平息起义,囤积粮草、安抚叛军之最佳场所,武冈无疑成为筑城首选之地。
武冈的地理位置
特色之二:五修城墙,历时470余年,不断扩宽范围,增高加宽。
武冈都梁古城有大王城,小王城和外城之分,大小王城总称内城,她们建造的年份不同,最早的是大王城。
前文《最早都梁侯国城郭雏形七里桥》讲到公元前124年(西汉)开始,七里桥作为武冈最初的城郭雏形仅存在了131年的光景。此期间是没有城墙的。之后近千年,武冈的治所都不在现在的武冈城。
第一次:北宋军署修大王城土城墙
公元1110年九月,北宋武冈县升为军,武冈设置了军学和武学,军事地位越来越高。以后无论军、路、州、府的治所一直定在今天的市政府一带,此地段东西南三面均为高坎,北面山坡起伏,进攻退守皆可,又有南面渠水,资水双重天然河道阻隔,为北宋武冈军“屯兵峙粮、控制蛮獠”的好地方。于是在“军署”治所四周夯土板筑城墙,元末毁于兵燹。
图为古军署和珉王府的大致范围,现为市政府和人武部大院
第二次:明朝江阴侯吴良修大王城石城墙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朝廷派江阴侯吴良主持重修建武冈城,他就地取材,利用方圆几里的石山改土城为石城,以数百上千斤乃至成吨的方形青石砌筑墙体,“内外皆石,上亦石镘之”,长774丈约2577米,高2丈约6.6米,相当于现在2层楼高,顶阔8尺约2.7米,为当时世所罕见的纯石质结构城墙。内城也就由此定型,其气势已然不凡。
第三次:明朝珉康王朱誉荣修小王城城墙
公元1424年,明朝朱元璋第十八子朱楩迁入武冈后,开始了中央朝廷、藩王、地方官府协力筑城时期。公元1500年,珉康王朱誉荣在大王城东北筑外城(俗称小王城),增设小东门(现在步步高附近),小南门(暂无遗址记载),北门(现北门闸实验小学门口)。现在的同保南路即为大王城与小王城之间的城墙遗址。
如下图:
第四次:州判徐机初修外城城墙
明朝嘉靖四十五(公元1566年)广西判民劫掠新宁,州判徐机、守备槐寅提议增筑外城。由宝庆同知段有学、武冈知州蒋时谟督修。增修城长736丈7尺(约2453米),高1丈4尺(约4.66米),鼓楼3处,新增南熏和门、东迎恩门、西庆成门三城门。并疏通加宽渠水河道,设东西2道水门。
宣风楼以南至资水以北均为为外城范围
第五次:珉王企锋重修外城城墙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武冈第六代珉王企锋嫌徐机修的城墙低矮,遂撤旧新筑,周长不变,加宽增厚一倍。到此,武冈城墙基本定型。以后曾多次坍塌、维修,不在主修之列。
沿河路自来水厂旁边的古城墙
特色之三:就地取材,武冈城墙基本为石砌城墙。
武冈城墙为中国古县城石城墙之最。武冈城区和周边山峦众多,多为花岗岩。现在的同宝山,法相岩依然裸露的岩石遍地皆是。听多位老人讲,武冈城墙的石头大部分还是就地取材,也许正是丰富的石材资源为施工带来便利,才放弃古代青砖筑城的惯例。现在东方红小学(原高庙)下还遗留一方巨石,就是最好的明证。如下图:
此石就在东方红小学南边老大门口山脚约50米
特色之四:城墙结构布局科学,牢固耐用,易守难攻,在武冈军事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县城城墙中,绝无仅有。
不记史上攻打武冈城的起义军,仅明朝末年,南明政权与清军就在这里进行了六次拉锯战,最终清军胜,却付出了阵亡一位王爷的代价。清代太平天国石达开两次攻打,每次奋战七昼七夜终未撼动。1930年红七军来攻打三天三夜未果。集结百万大军的太平天国起义军踏平了大半个江南,占领了有石头城之称的南京,却打不下一个小小的武冈城,可想武冈城墙的防御功能之强非同小可!
武冈城墙一角
武冈城墙一角
武冈城墙一角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新武冈”,作者:水云生,部分图片来源武冈摄影家协会。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水云生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