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拒绝庸俗
文/陈云龙
文化是个外延极广的概念。校园文化体现在教学与管理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理念、教与学的氛围、师生的精神风貌、学校办事的行为方法,等等,无不直接体现出学校文化理念与文化建设的成效。
有人说学校是唯一的净土。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块净土已经不净了。随着大众文化的泛滥,学校文化应有的样子已经不具备了。高校学生告密老师,导师剥削学生,中小学校园霸凌,甚至家长殴打拘禁教师,学生杀害老师的事件并不鲜见。这是时代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教师法》保障不了教师的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却成了某些行凶杀害老师的孩子们的盾牌。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要想从根本上回到以人为本上来,怕也太难了。
以上情况当然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不是每个老师都遇上。但是,时代风气使然,从制度层面讲,有些钻了制度空子而得到利益的人,他们成了暴发户。那些职称评比中的故事更是直接打了制度的脸,写不了论文,钱可以摆平,要什么级别的荣誉都可以搞定,权钱交易,没有不水到渠成的。因此,堂而皇之的“专家”遍地是。“专家”遍地是了,“专家”还是专家吗?
三十多年前,我对“专家”、“学者”是极为崇拜的。那时我读初中,我的理想是当个大学老师,著书立说。我问父亲什么样的人才叫做“专家”“学者”。父亲的回答至今还铭刻在我心里,他说在某一领域有专门研究且取得行业公认的成果的人才能称之为“专家”,在某一领域有专门研究且在学术上有独立建树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学者”。后来我参加工作了,听到了一种说法,就是有副高职称的人都是“专家”,至少官方是这样认定的。中小学的副高职称参照大学来看就是相当于副教授,副教授当然是高级人才了,肯定就是“专家”。当我也评上副高职称的时候,也有人戏称我“陈教授”,内心里觉得很惭愧,因为我一辈子成不了“专家”,我离“专家”的要求太遥远了,这辈子怕是望尘莫及了。甚至我想,像我这样业务水平不高的人也被称之为“专家”,实在是文化的掉价,或者说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文化在走向“庸俗化”。
这样掉价的现象在学校里普遍的存在着,这却是不争的事实。有的人自诩为“专家”,总是在提醒同行“我是某某专家库成员”“我是某某评审组专家”“我是某某团体高级顾问”。见多了也就习惯了,习惯了也就见怪不怪了,见怪不怪其实就是庸俗。
我父亲跟我说起一件事,他说以前他读书的时候,学校的工友大家都叫“师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工友也叫“老师”了。他一直弄不明白,有必要改变称呼吗?师傅也是受人尊敬的啊。我说不只是学校里这样,那些引车卖浆者大凡能写几句歪诗的,在群里都互称“老师”呢。还听说那些抹墙的手艺人(不是艺术家)带的徒弟都管叫他们“老师”,叫“师傅”是不太高兴接受的。究其原因,恐怕是“老师”的文化含量高一些,叫起来有品位。当然,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老师”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但是听着别扭啊,中国儒家特别重名,名实相副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加之职业本就不分贵贱,非得人家叫你“老师”吗?
我的母校曾有一位数学老师,一直教初中数学,据了解教学能力与业绩平平,但是该老师当上了副校长。有一年的县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是本校的一名语文教师,用了一整个版面的篇幅给副校长脸上身上贴金,措辞实在让人肉麻,文中多处称其为“数学教育家”“教育教学改革专家”。不知本尊看了是何感受。名不副实姑且不说,这种极尽夸张极尽阿谀之能事的文字出在一名语文教师之手,实在出乎意料。只能说俗不可耐至极也。这样庸俗还配教语文?
本人曾在办公室任过职,也接待过一些外来参观交流者,不管来者何人,要求宣传栏里都用“专家”“领导”称呼之。诸如“欢迎某某领导、专家莅临我校传经送宝”,似乎没有“专家”二字就上不了档次,没有规格。用了“专家”二字,对方上了档次,学校也上了台面,是双方都很惬意也很满足的“双喜”。
问题是,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应该“诚”字当头,保持对文化的尊重和敬畏,实事求是,绝不妄言。那些崇尚外来的和尚甚或扯虎皮做大旗的勾当,都不应出现在学校里。每一个岗位,名正言顺,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对校园文化最好的阐释。一旦名实不副,走形式主义的旧路,那就滑向了庸俗。这应该是要被拒绝的。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红楼一痴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