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靖县造林的那些事

靖县造林的那些事

乡巴佬 2010-09-07 16:18 14
云中客_13270点评:支持新人!乡巴佬的文字质朴纯真,字里行间充溢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九八年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自己也不愿再复读。在家帮忙干着农活:掰苞谷、种萝卜、白菜、挖红苕,担水、剁柴什么都做点。
        太想去广东闯荡一番,可是没有人引路,还是只能在家里呆着;农历十月,恰巧院子里有个叫“老婶”的人在靖县包了一片山造林,需要人砍山。就这样,去广东的愿望没有成行,倒落了个去靖县造林的“苦差”。
         第二天一大早,用化肥袋装着一床厚被子,带一把锄头、一把“畬刀”朝着靖县出发。一路平安,下午就到了靖县一个叫“甘棠”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造林的目的地。
         到了“甘棠”下车后,老婶告诉我还得走十五里山路。靖县的山可真大,一山边连着一山,连绵不绝。山脚下几户人家,山腰上又有三、五座屋;我跟着老婶,一路往上爬,只听见“吱吱”地响,也不知是什么声音。
        到了宿营地,全是一些熟悉的面孔。我们院子的老二、五伢子、三棍子;别个院子的张三、李四、老五都等在那里;说是营地,其实就是一幢木房子,伫立在群山的山腰上,下面是一大水库,后面是连绵不断的山。
        真是前不着村,后不靠店,远离现代文明。吃水、用水是从水库里取的;后面是你们砍山的地方,回来吃饭的时候得捡些枯树回来当柴火,要不,煮饭没得烧,院子里的老二介绍说。他就是我们这里的“厨管佬 ”,专管煮饭,是不用砍山的!
        我放下行当,从化肥袋里倒出被子,借着星光,铺在木板搭好的床上。然后昏昏睡去。
        清早,老二破嗓子大喊:“吃饭!出工了!”在山区搞副业,是吃完早饭才出工的,早餐不像广东这样,一根油条、一杯豆桨,那是绝对不行的。干的是苦力活,你得大碗吃饭,而且得吃好几菜碗。
        工友们一骨碌爬起来,擦了把脸。拿起菜碗狼吞虎咽起来,我一看,米饭是管够的,一大“烩锅”。可下饭的菜有点难吃了,就一点萝卜腌菜;我端起碗胡乱地吃了几口,心里狠狠骂:这包头师傅真他妈抠门,干的是畜生活,吃的却是畜生食啊!
         后来才知道,这地方买菜不容易。“甘棠”五天一场,每次赶场包头师傅得派两个劳动力出差买菜:几十斤腰方肉、几十斤板油、几十斤萝卜、几十斤白菜、几十斤萝卜腌菜……因为人多,即便是买得再多,两个劳动力担得脚发软,也是不够吃的;今天刚好又到“甘棠”赶场,早上菜也就不够了,吃完早饭,又该有人去买菜了。
         照例,今天也会打“牙祭”,五天一个“牙祭”这也是规矩。老二会把刚买来回的几十斤腰方肉一锅炖好,每人分他一斤。山区搞副业,一餐吃个饱,一斤腰方肉都要干他个碗朝天;因为这次没吃饱,要得等到五天后才能有“牙祭”打。而那些萝卜、白菜、萝卜腌菜就得匀称地吃了,每餐就分那一点将就下饭了。
          饭才咽下几口,工友们早就吃好了。都在忙着收拾行当,你看:张老爷子腰系一根白腰带,脚穿一双黄色解放鞋,一袋老旱烟别在腰带上;五伢子也脚穿解放鞋,手持一把齐眉大“畬刀”……
          我一看急了,赶紧穿好早就准备好的解放鞋,找出我的“畬刀”,可是我的刀没有把。
       “给你,我这里有把,顶上去吧。”老婶递了一个齐眉刀把给我。我慌忙顶上,跟着队伍进山了。
        这是一片连绵不断的山,杂草丛生,黄茅都比我还高。老婶是我们的组长,管着我,我们院子的老二、五伢子、三棍子,他们仨是造过林、砍过山的,只有我是生手,所以我就跟着老婶干。
       老婶告诉我,这山得种果树,可它现在还是现在这个奶奶样,杂草丛生。要想种树,第一步得把这些杂草干掉;第二步就得挖树苗坑;第三步才是种树。 
       我们的“畬刀”就是用来砍这些黄茅的,对吗?我问。
       是的,可我们只砍开一个“隔离带”,然后用火把这些“黄毛”烧掉,这样既可以做小树苗的肥料,又省了时间。老婶说。我似懂非懂。
         说话间,我们不觉来到了砍山的地方。工友已经摆开了架势,6米宽的隔火带排着三个人,每人负责2米宽;大伙们挥动着“畬刀”砍向竖立地黄茅。不大一会儿,黄茅纷纷倒下,然后再用粗棍把成堆的黄毛撬到下面;很快6米宽的隔火带就沿着这起伏的山峦延伸开了……
         我和老婶一块砍着这可恶的黄茅。每一次我使劲砍下去,它总会狠狠弹回来,振得手臂发麻,每每看到别的工友砍到前面时,老婶总会回头帮我砍那些黄茅……
          中间休息时,那些老烟客就会聚在一起抽烟、吹牛。他们总会说:“三棍子、五伢子,上来‘nai筒’,歇下干。”我至今都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说抽烟为‘nai筒’。
          晚上没事的时候。工友会在院子外面烧一堆火,八九个围一圈。扯扯白、吹吹牛;黄色段子、乡间野史、历史传奇、奇闻轶事,一阵瞎扯,不管靠不靠北,真不真实。别看这些工友五大十粗,瞎扯起来有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啊。
         日子就这样过着,在这其间,我悟透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也正儿八经地能把“畬刀”磨到雪亮,砍起山来也就快多了。
          十几天的功夫,几十号人就把延绵不绝地隔火带全线接通,就等着放火烧山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从包头师傅那里得知:由于资金不到位,甘棠林管站暂停此项目。
          于是乎,每人发一百大洋的路费回家,来年重启项目时再结算工资。
         看来,这山烧不成,这坑也挖不了,这树更种不了。整好行李,踩着星光,大早就往家的方向赶,我打工生涯的第一段就这样结束了。
           这不叫造林,只能叫砍山,但是习惯这样叫也就算了!

阅读 7570
分享到:
评论列表

乡巴佬

《南征北战----我的打工生活》第一篇,靖县造林的那些事。

114年前

三十度仰望

这不叫造林,只能叫砍山,但是习惯这样叫也就算了!

114年前

周宜地

不错,砍山的具体内容多一些更好了

414年前

作者回复:

老师的点评好实在,不过,我就砍了那么十几天,时间太长,找不感觉了!谢谢!

2010/9/8 18:01:56

云中客_13270

改了几个字,尤其是“的”“地”“得”。
“畬刀”方言读“吓刀”,也改过来了。

214年前

作者回复:

谢谢新老编的点评、修改,人还科班出身好!泥腿子诉一下苦,都别字、错字连连,再一次谢谢!

2010/9/8 18:00:24

夏天雨

我特喜欢楼主的文章,因为特真实。我老爸也去靖县造过林。很苦。。。

614年前

作者回复:

亲身经历的事,诉诉苦而已!

2010/9/8 17:58:08

姜远林

我84年也在靖县造过林,那情形和你描叙的差不多。

714年前

作者回复:

造林、砍山,都一个奶奶样!!

2010/9/8 17:56:44

姜远林

我84年也在靖县造过林,那情形和你描叙的差不多。

914年前

姜远林

我84年也在靖县造过林,那情形和你描叙的差不多。

714年前

青松

俺在靖县造林的时候,楼主还没有出生啊!

814年前

作者回复:

那肯定是,不过吃苦不分先后!!

2010/9/8 17:56:03

兵子驼

楼主,现在还有人去靖县打工吗.?

714年前

作者回复:

那个地方是不去了,不过那当方地妹妹不错!

2010/9/8 17:55:02

兵子驼

打工,到哪里都是赚钱了..........

714年前

来到

总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614年前

作者回复:

谢谢,自身的亲身经历,当然真实!!!

2010/9/8 17:53:48

乡巴佬

晒晒我的打工生活!!!!

414年前

蓝天@

楼主文采很真实,比较易懂。

714年前

作者回复:

谢谢,其实就是些口水话!!!

2010/9/8 17:53:04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