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讲,客户就是上帝!这话一定全对吗?
N年前,公司来了一个客户,说是慕名而来,想参观一下工厂,然后再决定是否下单。业务经理也没在意,于是陪他在生产车间转了一圈。
客人在车间,东看西瞧,谈笑风生,不耻下问。经理竭尽所能,有问必答,希望以自己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客户源源不断的订单。
最后,客人心满意足地离开。经理满怀希望,翘首以待客户兑现临走时一定下单的承诺。但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订单却不见下来,不仅如此,公司另外两个重要的客户,也突然在一夜之间,莫名其妙地流失。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公司高层立即紧张分析。最后调查取证,得出确凿的结论,问题就出在进厂参观的客户身上,是他通过猛烈的营销攻关,将我们的客户拉走的!
经理刚开始还百思不解,但同时也一下子恍然大悟。当天他陪同的那个客户,一直在车间有意无意翻看两个重要客户的产品标签,而标签上面,详详细细写着客户的名称。
那我们怎么解决和预防类似问题呢?自此,我们改变了以往的习惯做法,所有产品标签上,出现的不再是客户的名称,而是一个只有我们自己才懂的客户代号。
如果你一定要问,你们001、002、003……代表什么客户啊?对不起,谁也不敢告诉你,如果你不是公司绝对可以信任的人,打死我也不会告诉你。
那些客户的代号,已经上升成为公司的最高商业机密。
2008年上半年,一个国际著名电子品牌厂商找到我们公司。问我们能不能做他们音箱上的面板玻璃?说如果我们能做,价钱随我们开,玻璃原片、导电油墨等原材,由他们全包,我们只要稍微加工一下玻璃边沿,做出他们所需要的丝印和导电效果就可以了。
老板非常重视这个客户,以前就想和他发生业务联系,正愁没有门路。现在他主动送上门来,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来的都是客,且还是一个贵客,这样的好机会,我们绝对不能放过。于是老板立即找技术部门商量,共同研讨技术攻关的问题。
经过技术部门的详细论证和不断试验,凭着我们在同行业丰厚的玻璃深加工经验,技术人员很快解决了所有技术问题并打出样板给客人确认。客人很快就予以了确认,并要我们报价。业务部门试探性报了一个价过去,规格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一块玻璃,成品价每件人民币800元,客人眼都没眨一下就爽快地应承下来,倒把我们的报价员弄得一愣一愣,客人是不是不对劲啊?现在买个小菜都讨价还价,况且是这么大的一个可以大打折扣的还价空间!
价格一经确认,客人的批量订单就下来。公司很快组建了几条生产线,加足马力进行生产。连着做了一两个月,天天三班倒,每条线24小时开满。大家那个高兴劲,真是甭提啦!客人包了一切原材,我们的任务只是加工,包赚不赔,无风无险,这哪里是做产品,分明是在印钞票啊!暴利,暴利,真是一本万利的暴利啊!
期间,客人陆续派高工过来,和我们的技术人员不断进行技术交流。特别是在了解丝印这个核心工序上,他们姿态放得特低,简直把相关的每个人员都当老师,每个环节都问得特别仔细。而且他们还经常有人守在生产现场,会同一线技术人员和工人,共同研究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他们的虚心和敬业,赢得了公司上下的广泛赞誉。大家极为乐观,以为08年公司的营销业绩,这个客户定会给我们狠狠来上浓妆重彩的一笔。
可惜得很,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没有永远的客户,只有永远的利益。两个月后,客户技术人员陆续从公司撤出,并慢慢减少了下单,最后直至没单。随后我们发现,客人正在自己旗下的协力厂里,照搬我们的生产模式,克隆我们的技术套路,正在大张旗鼓的进行更大批量的生产。
我们这才明白,客人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真心要和我们合作,只不过是以优厚价格为诱饵,花了一笔大的学费,到我们公司偷师学艺而已。
听了以上两个故事,亲爱的读者,你有何感想呢?
客户,一定就是上帝吗?
我保持沉默,我不做回答,我等读者自己去回答!
2008年10月14日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舟子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