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资讯 武冈这位名人!向世界顶尖进发..

武冈这位名人!向世界顶尖进发..

邵阳日报 2024-06-05 10:03

气象报国向世界顶尖进发

——记邵阳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永久

邵阳日报·云邵阳客户端记者 贺旭艳

走出武冈农村,走向大洋彼岸,又回国挥写科研报国人生论文,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永久说,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做好一件事——数值天气、气候、地球系统模式的陆面模式研究。“我在科研中最大的感想就是一定要坚持,静下心来投入到自己想要做的领域,往世界顶尖的地位不断靠近,方能有所收获。”

图片

走出山村,读书改变命运
“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品性以及取得的成就,首先归功于我们伟大的湖南母亲们。”戴永久说,“我能走到今天,能有一点小成就,最需告慰的是我的母亲。”
1964年,戴永久出生于武冈。父亲出身中农,是当时农村少有的高中生,曾当过小学教师和赤脚医生。初中文化的母亲家里家外辛劳操持,什么苦都能吃。在母亲的影响下,戴永久自小培养了勤奋刻苦、刚强进取的性格。
1976年,戴永久入读初中班,初中二年级正逢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受语文老师肖体刚的影响,他感受到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春潮。
戴永久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在武冈湾头桥区高中就读一个学期后,他通过插班考试转学到了武冈二中。周末和寒暑假别人放假回家,他基本待在学校抓紧学习。
1983年,他终于考上了吉林大学,就读数学系力学专业。回忆圆梦大学,戴永久说:“我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农村孩子,跟所有人一样,靠一股劲读书。母亲给了我一个信念,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定要努力改变命运!”
力争上游,步入科学殿堂
那时上大学,国家承担学费还补贴生活费。尽管家里很穷,但戴永久上学已没有后顾之忧。
眼看一切都渐渐好起来,母亲却在他读大一时因病去世,这对他造成重大打击。从那以后,他仅回过家乡一次,其余时间都在东北长春度过。
他把对母亲的思念转化为前行的动力,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当中。读完本科,成绩优秀的他获得免试读研的资格。此时,他内心的声音告诉他:一定要往更高的地方走。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科学最高殿堂,一定去那里!结果他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上了中国科学院。
特别让他感到幸运的是,他的导师是曾庆存。曾庆存在1980年便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1984担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2019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曾庆存把戴永久带入了大气物理研究领域,给予他悉心的教导和足够的空间,为他奠定了一生的研究方向。
1987年,戴永久进入中国科学院,1992年留所担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用他擅长的数学,跟着导师研究数值天气预报。他对导师说:你给我时间,我绝对要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为了这个“最好”,他自己跟自己较上了劲,直到1995年才完成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湖南人,霸得蛮,吃得苦,别的不要了,就把那个弄好。”人家读博士读三到五年,他耐住寂寞整整读了八年,其间的压力“一般人是顶不住的”。论文答辩时,中国气象界在北京的全部院士都来当评委。答辩完成,举座震惊。戴永久寒窗苦读,赢得学界高度认可。
放眼国际,勇立科研潮头
在导师曾庆存的大力推荐下,戴永久很快获得了出国工作的机会。1997年8月至2000年2月,他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担任助理研究科学家。2000年3月至2003年6月,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担任研究科学家。
初到美国,英语不是很好,但戴永久干得不错。刚去三个月就接到一个任务,作为项目首席,领导来自美国数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做一个项目研究。直到现在,美国在这个领域做的事,还是以他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在美期间,戴永久遇到生命中的又一个贵人——他在美国的导师RobertDickinson。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把地球科学领域能得到的全世界的最高级别奖项全部得到了。他对戴永久很欣赏也很信任。尽管语言有障碍,但两人属于“你一开口我就能明白”的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
2001年,受国际著名卫星遥感学家李小文邀请,戴永久200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加盟北京师范大学。
2002年6月,戴永久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教授。2004年至2008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院长,2009年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2015年10月,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立,戴永久应邀于2016年2月到该学院担任教授至今。
在气象科学领域,戴永久一直从事数值天气、气候、地球系统模式的陆面模式研究。这项研究要用极其复杂的数学物理模式、数值来描述地球陆地表面的物理、化学、生物、水文等的所有过程。这些模式和数据,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的准确性息息相关。
戴永久和团队关于高分辨率陆面过程模式的研究,其模式和数据被中国科学院、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等广泛采用,并产生了一系列发表在《自然》《科学》等知名期刊上的高影响分子的论文以及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研究成果为我国目前自主研发的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系统进行精准预测提供了重要支撑。
戴永久在数值天气、气候和地球系统模式的陆面过程模式研究领域作出了系统性和开创性贡献,继2014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后,201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图片

忠毅拙诚,书写人生担当
“坚持,砥砺前行,永远奋斗,这就是我当选院士的体会。”2020年,戴永久先后获得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终身最高荣誉称号——“首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中国地理科学领域终身最高荣誉称号——“首届中国地理学会会士”。2021年,他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22年,他获得中国运筹学会终身最高荣誉称号——“首届中国运筹学会会士”。
目前,戴永久仍在开展地球系统模式陆面过程模式研制。尽管工作很忙,但他坚持自己动手编计算机程序。他说:“要真正到科研第一线去。不亲自去干,心里就发毛。”
2022年6月17日,海南省三沙市戴永久院士工作站在位于西沙群岛的永兴岛揭牌。该工作站聚焦海洋、陆地、大气等多个领域,对提高南海区域海洋气象监测预报服务能力、提高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戴永久说,自然灾害70%来自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如极端暴雨、台风、洪涝、干旱等,我国的气象预报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人干的,每人做一部分,功劳属于集体。”他勉励年轻学生们,当下科学研究迎来了一个好时代,要珍惜这个奋进的环境,心怀感恩。“无论做任何事情,选择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做到世界最顶端。”
承担科研攻关的同时,戴永久在中山大学大气学科、数学学科和生态学科教书育人,并于2023年1月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23年,戴永久回到武冈,参加了邵阳市航天科普系列活动暨武冈国防教育基地启动仪式。
家乡是戴永久一直牵挂的远方。他说:“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静静的山峦、清澈的小溪、门前屋后的果树,还有那闲逛的黄狗,时常浮现在脑海中。”他表示,未来他想推动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切实为家乡做一些事。“要让孩子真正想读书,就得给他们营造一个有书的环境。”


阅读 644 1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