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龙灯
周宜地
旧时乡下的耍龙灯,全不是现在不时出现于电视里的舞龙。电视里的舞龙,与乡村耍龙灯基本上是两码事。乡村的耍龙灯与电视里的舞龙的区别,首先在于前者是以竹片为骨架,糊上红白相间的纸的“龙”,而后者是红布制成的“龙”。舞龙大概可以归属于民间舞蹈之类,旧时乡间的耍龙灯则是集灯展、舞蹈于一体的大型民间娱乐活动。
耍龙灯对于乡民,尤其是乡村儿童,就是一年一度的欢乐盛典。每当过年之时,儿童们最为盼望的便是耍龙灯。龙灯未进村之前,首先听到的就是“报讯鼓”——一种需要两个人抬着走的大鼓。龙灯要进某一村落之前,先让人抬着“报讯鼓”早早地来到这一村落,擂鼓报讯。村民听到报讯鼓声,便知道龙灯要进村了,赶忙做迎接龙灯的准备——鞭炮、红包、糖果。如果想要让龙灯进堂屋,还要准备“挂红”——用红布缠在龙角上——的红布。待等“报讯鼓”离开之后,龙灯便随着锵锵铿铿的锣鼓声舞进村来。一时间,乡间的夜间顿时热闹起来。龙头龙尾和每节龙身都点着蜡烛的长龙,在无数灯笼的拥簇下,随着锣鼓声舞动着,吸引着数不清的观灯者。
儿时记忆里,印象最深的自然是耍龙灯活动中的那条“龙”。
“龙灯”,由龙头、龙尾和龙身组成。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龙头。那如鹿角的龙角,那突出的龙眼,那张开的大嘴和从嘴里伸出而且可以晃动的舌头。龙身是由一节一节的长圆柱形灯组成的,每节间距约五尺左右。龙尾,则一头是圆柱体,一头是向上翘起的鱼尾形。龙身的“节”一般都是单数,有九节、十一节和十三节。龙头、龙身及龙尾,用一种很有韧性的“皮纸”糊上,然后用一条宽约八九寸的长条形红布从头至尾连接在一起,成为一条“龙”。耍龙灯时,龙头、龙尾及每一节龙身里都点着蜡烛,分别由耍灯者举着。前面一个逗龙者,手举逗龙的红绣球,俗称耍“宝”。耍“宝”,实际上就是用红绣球指挥耍龙灯的人玩出不同的花样。巨龙追逐着红色的“宝”飞腾跳跃,忽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贴地盘旋而行,如入海破浪,蜿蜒腾挪;忽而龙身盘成一堆,龙尾摇晃摆动,龙头高昂着左盼右顾,似乎在等待着腾空而起。
耍龙灯在夜间进行,光靠龙身里点着的蜡烛那点亮光,不仅难以耍出各种舞蹈动作,也显示不出龙灯的威武壮观。所以,耍龙灯时必定伴有各式各样的灯笼。最大的是一种约有三尺多长,直径近两尺的圆柱形的灯笼,灯笼上书写耍龙灯的队伍所在村的村名,或姓氏院落,让人知道龙灯是哪里的人耍出来的。此外,更多的是不同样式、大小不等的灯笼。或方或圆,或大或小,或鱼或虾,简直就是一场让人目不暇接的灯展。举灯笼的,大多是十五六岁的孩童。或举或提,追逐着龙灯行走。远远望去,那龙灯也就像在灯海里遨游,煞是好看。
在许多灯笼拥簇照耀下,龙灯还不一定能腾挪自如。因为观看龙灯的人太多,常常越挤越近,有碍耍龙灯的人施展身手。所以,每一个龙灯队伍里,必定有维持秩序的角色。耍龙灯时维持秩序的角色,可不像现时的人,拿个高音喇叭大声叫唤,让围观者让出地盘,而是无数个戴上“脸子壳”的人将围得太近的人赶开。那“脸子壳”也有许多种,有孙悟空,有猪八戒,有笑和尚,甚或一些喊不出名字却十分逗人发笑的形象,比如歪嘴菩萨。“脸子壳”自然不会遮住戴壳的人的眼睛,挖了两介孔,让人看不见他的脸他却看得见你。这些戴“脸子壳”的人,一见围观的人太靠近龙灯时,便挤过去逗人玩,甚或趁机瞄准那些长得好看的姑娘嫂子乘机占点小便宜,吓得围观的人赶忙退远一点站着看。
小时候观龙灯,让我感到十分惊讶的还不仅仅是龙灯耍出的各种花样,更是为有那么好看的龙灯和各式灯笼。我并不知道,这是乡间扎纸匠的杰作。真正让我明白龙灯是人用竹片扎好再糊上纸做成的,是一次偶然看到停放在庙里的龙灯。每年正月间耍完龙灯之后,要举行祭龙形式。这种形式,其实就是耍完龙灯之后,为首的人集合起来算一算收到多少红包与物资,商议该怎么分发给凑份子耍龙灯的人。当然,也还有一样重要议程,就是祭龙仪式。摆上鱼肉香案,送“龙”归天。然后将龙头、龙身、龙尾送入庙中保存。来年若再使用,请扎纸匠进行修葺,重新糊上纸,描上红,便又可以耍龙灯。那时,我们那里有一座还没拆掉的庙,叫“罗围庙”,就是龙灯停放之处。有一次,我与几个孩子在庙旁放牛,进庙去玩时发现搁置在庙里的龙灯。我吃惊地发现,那么威武雄壮的“龙”不过是几个竹笼子。我将我的不解去问父亲,父亲便将扎纸匠扎龙灯的工艺流向我说了一个大概,让我基本上弄懂了“龙灯”的来龙去脉。有一年过年时,父亲还为我扎了一个鲤鱼灯。没有蜡烛,父亲就找了一些松脂劈成小枝,当作蜡烛点上。不仅可以夜间提着玩,每逢耍龙灯的来了,也可以提着鲤鱼灯跟着跑,让我在小伙伴中间很是光彩了一回。
其实,耍龙灯并非仅仅是我儿时留下的印象,直至我结婚生子有了小孩,我还兴致勃勃地观看过一次耍龙灯。那时,我还在老家——湘西南农村当农民。过年时,我岳父所在的院落耍龙灯,传过讯来说是要耍到我们村里来,给嫁出去的姑娘家拜年。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便早早地做好了迎接的准备。买了爆竹,备了挂红的红布、红包以及瓜子糖果之类,准备了招待夜餐的酒菜之类,还准备带着才一岁多的儿子“拱龙”。
“拱龙”,是我们老家一带流传的一种祈祷好运的仪式,其实就是龙灯耍进堂屋时,主人抱着孩子从龙身下穿过。我们那里说“拱”,是“穿”的意思。“拱龙”,就是先从龙头下面穿过,然后从各节龙身下来回穿过,直至从龙尾下面穿出来。这样做,说是可以让孩子沾点“龙”的吉祥之气,不仅可以少病痛、易长大成人,还会一生好运连连。
在我与家人的期待之中,龙队于初八晚上终于来了。自然是先有“嘭嘭嘭”的报讯鼓,然后就是龙灯随着锵锵铿铿的锣鼓声舞进村,我们赶忙放起爆竹迎接。龙灯到了家门口,先在门前场地上耍了好一阵,然后舞进堂屋。红包递上去了,红布也挂在了龙角上,就开始“拱龙”。妻抱着儿子,喜气洋洋地从龙头下开始穿过,然后从龙尾穿了出来。儿子也十分地配合,一个劲地咯咯笑过不停。“拱龙”结束后,龙头朝着神龛点了三下表示拜年,然后慢慢地转出门去。
这是我们家与“龙”的零距离接触,自然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
长大以后,读了一些书,明白了“耍龙灯”其实不是我们那里独有,也不仅是近代才有,早在汉代民间就相当普遍了。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宋代吴自牧著的《梦梁录》中记载:南宋行都临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的愿望,因此用舞龙祈祷神龙的保祐,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经过民间艺人不断加工,“耍龙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