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本义从牛从生,义为:牛,完全也,即,用于祭祀、饮食等等的活牛,后来引申为“活的牲畜”,量词用“口”,例如:牲有六口。所以,后来又衍生出“牲口”一词。
三牲,从最早的含义开始,就是指三个不同的活牲畜,并没有特指具体为“哪三个”。
古代的牲畜都有应用等级,两两不同,所以,也可以理解为组合祭祀、大型组合宴会中的“三个不同等级使用的牲畜”,“一神”或者“一人”肯定只占一个等级,不可能“一神”或“一人”纵跨多个等级,因此,古代“一神对应一畜”“一人对应一畜”,三牲,就意味着,为“三个等级”或者“泛指多个等级”的组合准备“多种活的牲畜”。
最早的三牲是马牛羊。
其中马、牛、羊的具体要求是:
第一等、马:駠驹,即:二岁的黑鬃黑尾红马 ;
第二等、牛:黄牛,即:三岁的土黄色公黄牛 ;
第三等、羊:羝羊,即:三岁的黑色公绵羊 。
古时祭祀用的供品三牲,三牲,亦称太牢,有大小之分(牛、羊、猪齐备者,谓之“太牢”,古时“大”通“太”。此外,即“少牢”。)。
大三牲指羊头、猪头和牛头;
小三牲指鸡头、鸭头和兔头(一说大三牲指猪、牛、羊,小三牲指鸡、鸭、鱼)。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三牲”品种具全、整身显现为大牢或者太牢,用于大祀(大户人家或宗祠使用,小三牲就是一般人家或小族户使用)。三牲缺牛称为少牢,用于中祀、小祀 [ 象平(贫)民百姓这样的小家庭使用的就是鸡、鱼、猪(有时是鸡、鹅、猪或鸡、鹅、鱼),祭拜时还要焚烧纸钱幂币 ] 。
祭拜先人是风俗,在缅怀先人的同时还提醒人们不要忘本,也不要背祖忘宗 。
古代要祭祀的各路神祗,大到日月星辰、天地山河,小到门窗户牖、锅灶箩筐,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些神祗被世人分为高低贵贱编入祭祀典章。祭祀不同的神祗,采用大祀、中祀和小祀不同之礼,享用不同的牺牲品。看来神祗也是分成三六九等的。
祭祀所用的物品称为牺牲。牺牲就是毛色纯一的牛、羊、猪三种牲口。
大概因为牛体量大、代价大,又是农耕的好助手,非一般人家可以达到和舍得的祭祀条件。相应,举行祭祀的主家有严格限制,并不是所有人家可以采用大牢太牢之礼的,只有贵为天子、皇帝方可行大牢太牢之礼,用三牲供奉大祀诸神。诸侯、大夫及以下人等,最多只能采用少牢,供奉中祀小祀诸神。至于黎民百姓祭祀小祀诸神时,只可以用碗盘盛上自家最好的菜肴,就算是对神的敬意了。后来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常州地区的民间祭祀牺牲品基本定格为猪头、鸡和鱼,成了祭祀“三牲”的微缩版、简洁版的“三牲”。而且这个猪头的嘴里还叼着一根猪尾巴,成为整猪的符号,有头有尾表示相当于整猪。也告诉神灵,虽然是个猪头和猪尾,但对神祗的敬意没有变化。祭祗牺牲品的灵活运用倒也闪耀着尊重客观的精神光芒,体现着经济实力决定精神世界的基本道理。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杨柳长风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