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的一点反思
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教过小学、初中,站过职高讲台,做过中小学学校管理。耳闻目见过许许多多人的成长经历后,才真真切切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做为教师,对学生可以严要求,但决不能苛求。人生的道路千万条,每个学生都有他(她)自己的道路可走。冀望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优秀”既不可能也不现实,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才是教师最明智的做法和最成功的教育。
古往今来,家长们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做老师的,愿望何尝不跟家长一样,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优秀。学生强过老师,是为师者莫大的骄傲和荣幸。
芸芸学子,处境不同,禀赋各异,个性千差万别,想让他们葱一样齐崭崭生长,是绝不可能的事。于是乎,教育教学中便有了所谓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将一个个可琢可塑的学生如此划分成若干类别,显然很不科学,但事实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老师们都普遍有意或无意地这么认为着,家长们也都普遍主动或被动地这么认可。久而久之,不正常的现象成了正常。
对于“优等生”,老师是人见人爱,关爱有加,怎么看怎么顺眼。课堂提问多了,作业批阅细了,赞赏表扬多了,交流沟通多了。家长呢,儿女优秀,满心里欢喜,满心里期待,家务活免了,田地劳动免了,要风有风,要雨给雨。“优等生”们就在这样优裕的环境里茁壮成长,一路向上。
“中等生”是一个大群体。这个群体里的每一个学生,大可以让老师和家长们放心。调皮捣蛋一般不会,惹是生非一般不会。关注再多,学习上进的空间也不是很大;少些理会,链子也不会掉到哪里去。在他们身上,老师和家长们基本不用花多大心思和功夫。
让老师和家长们头疼的是“差生”,尤其是“双差生”。听课不用心的是他们,不愿回答课堂问题的是他们,做不起题目的是他们,经常欠作业的是他们,考试拉低分数的是他们,校内让人不安心、出了校仍教人不省心的是他们。学校里,他们挨批评,遭冷眼,被体罚;回到家,他们被打骂,遭挨饿。说“差生”们生活在逆境之中、重压之下,没有半点夸张。“差生”们遭此等待遇,归结起来,有老师和家长们“千锤百炼”、“恨铁不成钢”的责怨,有“戒尺之下心存敬畏”的希冀,有“棍棒底下出好人”的良苦用心。
对待不同的学生,老师“因材施教”、家长“因材施策”,拳拳之心,全可以体察。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程繁而艰,精且细,任重而道远,岂可一蹴而就,岂可象工厂里批量生产零部件那般简单!
纵观 “优等生”,大多一路开挂,上重点,入清北,不可谓羡煞众人。然入了清北读不下书去的好像也听说过,清北毕业的高材生步入社会后卖猪肉、做种养、当快递哥的不是也有?“优等生”自有“优等生”的人生考虑和选择,书读不下去,干吗要为难自己?至于学成后不选择从政、不选择经商,而甘愿卖猪肉、事种养、做快递,以自己的学识和先进的理念,把事业做得与众不同,做得风生水起,何尝不有益社会!其勇气何尝不令人敬佩!其自在人生何尝不教人钦羡!非得每一位“优等生”将来一定要去从政做官,一定要去搞研究发明创造,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走出精彩,走得更远。
“中等生”大多无过人之处,步入社会后,脚踏实地,稳打稳扎,干出一番事业的也不乏其人。多数则默默无闻、平平常常,奋斗在各行各业不同岗位上。他们是最朴实的劳动者,是社会力量的支撑者。千千万万个平平凡凡的劳动者,为社会流淌汗水、贡献财富,为共和国大厦添砖加瓦。平凡中显力量,平凡中见精神!
所谓的“差生”们,历经诸如“木脑壳”“笨蛋”“没出息”“将来怎么混生活”等千般言语讽骂,历经罚留校、罚扫地、罚抄写、罚站、站马步、挨打、挨饿、遭嘲笑、受白眼等九九八十一磨难,大多炼出一颗强大的心。走向社会,他们大多不怕艰苦,不怕打击,不惧失败,敢于尝试,敢于创造,敢于挑战,不少人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他们用事实告诉世人,他们不傻、不差,有的过得比许多人要好,过得比当初讽嘲他们、看不起他们的师长们父辈们更舒坦、更滋润。
所以说,为师者,严要求学生可以,苛求学生实不足取。因材施教,“分槽喂养”,不求齐头并进,让每一位学生做到自己最好,才是真正的好。家长们也一样。
(王忠义)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王忠义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