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省文联组织去白马湖学习的通知,我当时想:白马湖不过和别处一样,是山,是水,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呢?
从武冈出发,到娄底迎宾馆报到,听同行们说起白马湖旁边建了“湖南省文艺家创作之家”,而且是省文联主席谭谈同志费了多年心血一手搞起来的,我才感到此行的份量。
从迎宾馆赶到白马湖,有好几十公里的路。我们十几号人在省文联同志的带领下,坐上一辆大巴车,然后离开城市的燥热和喧哗,向着一条乡村公路驶去。
车开过一段平坦公路之后,便向着崇山峻岭深处盘进。山一座接着一座向我们压来,人烟越来越稀少,大约个多小时后,车便停在山腰的一块平地上。哦!白马湖到了!创作之家到了!
大家很兴奋,但已是傍晚时分,来不及顾及什么,赶紧住宿吃饭。
住房建在湖边的山坡上,呈阶梯式一连排着几栋,每栋大约十来间平房,一溜古铜色瓷板铺成的走马阳台和花式栏杆,面对着湖,背靠着山,整体建筑是田园别墅式风格。
走进房间,面积不大,但摆设很舒适:一张精致的写字台,一把皮革靠背椅,一盏让人幻想的台灯;最别致的是房间的壁台上放着书,是谭谈老师的大作,有99年出版的《谭谈文集》,近期出版的《今生有缘——谭谈说朋友.朋友说谭谈》,《湖湘文丛.人生风景》等;好一间幽静雅致的创作室!真让人产生提笔欲试的冲动。
在房间感受了十来分钟,便哐门去餐厅吃饭,有人在走廊上催了。餐厅里亮着雪白的日光灯,坐满了几桌人。热热闹闹,客客气气。省文联组织这样的学习,而且指名是县级文联负责人参加,据我所知还是第一次,也不容易。彼此第一次见面,开始话语不多,等菜上来,酒过三杯,话匣就打开了:从餐桌上的土鸡土鸭无污染绿色食品,谈到自己家乡的土特产土吃法,从文联自己的工作,谈到别的部门如何如何,从当今文学的低落文人的贬值,谈到文人要如何从象牙塔里走出来拯救自己,有顺心的有牢骚的,无拘无束,一说了之。一顿饭下来,似乎彼此能叫出几个姓名。
走出餐厅,外面已是夜的沉静。让心放飞在这夏夜的避暑山庄,感受如童年追簇的梦,亦幻亦真。远离城市的灯红酒绿,澎胀的躯体一下获得了放松的惬意。夜在阵阵涌来,心随望眼而去,朦胧的月色下,群山相拥着安然入睡,湖水轻摇着山边湾湾的小船,水天一色中传来灯火一线,还有湖面上那归鸟掠过的一串嘶鸣....这就是黑夜笼罩下的白马湖,迷茫、寂廖、神秘。今晚,我将拥着这份感受和这份相违已久的心境入睡。
第二天清晨,起了个早,是要去寻找心灵的企盼?还是去满足一种好奇?我也说不清。总之,走出那栋房,便沿着青石块铺成的过道拾阶而上。
晨雾笼罩着,晨曦在东边的山顶开始出现,晨风带着山和湖的特殊气息,迎面扑来,让人清爽,沁人肺腑。走上山坡,在园拱形门口的围墙边,我停下了脚步:墙壁上镶着一块乳白色大理石,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大都是文坛知名人士、社会名流的手迹,我感动了:这不是一种普普通通的签名,它凝聚了四面八方仁人志士的一片热心,一种关爱,象细流汇成江河,象尘土积成高山,有了这样的力量,湖湘文化何愁不发展?创作之家何愁不走出白马湖?这朴实的签名,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我拿出相机咔嚓了。
走出创作之家大门槛,便见对面十几米处的山坡边,架着一座石牌楼,古青色的,上书“爱心长廊”四个大字,我忙走过去。牌楼下是青石块铺成的台阶,拾阶走进去,便见修建者独具心匠:山坡之中,人工挖掘出一条圆形长廊供人浏览,长廊的壁上,嵌着黑色大理石,上面可谓封碑立传,刻有个人的简历和头像,也大都是省内外政界名流、商贾要员、知名人士,是他们共同筑起了这道“爱心长廊”。我又为之感慨了:在当今文学受到冷落的年代,能有这么多的仁人志士,对文学事业献出爱心,历史应该永远记住他们!
看完“爱心长廊”,便登上了凉亭式的观望台,放眼而去,此时的白马湖尽收眼底了。我想这山,这水,能有什么特别的吗?大概是心境和感觉的特别吧:朝阳喷射出来了,这片湛蓝,如同蓝宝石一般发出幽幽的蓝光。纵目远眺而又凝眸巡视,我始终在寻找湖的神奇之美,我发现白马湖之美,不是美在其外表,而是美在其内质。你看那满湖浩荡之水,它不象大海那样,波涛汹涌,能炫人眼目;也不象江河那样,奔腾喧哗,能逗人称赞;它象一位慈善的母亲,平静、安祥,它象一位天真的少女,温柔、纯洁,它象艺术家笔下的彩画,近处为无色,灰色,浅绿色,远处却成了淡蓝色,蓝色,深蓝色;湖边的水,静静地荡着落叶,荡着山影,太阳升起来了,驱散着漫山的晨雾,也撩起湖面的轻纱,于是阳光溶入水里,水放出明晃晃的光……啊!白马湖,我走近了你,你的情怀,让我联想到一个默默为你守护,默默为你耕耘,默默为你添彩的人,白马湖因创“创作之家”而生辉,“创作之家”因谭谈同志而诞生。
文章出处:http://www.frguo.com/original.asp?id=1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