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传承了祖宗的好家风
家族,作为一个社会团体,都传承和创造出和谐友爱、团结协作的好家风。古人说,家门万代不生疏,就彰显出家族无论社会动乱,或太平盛世都有团队合作精神。我们陈氏家族就是具有榜样楷模作用。
在武冈西乡的龙田乡保元村,有一个小村院,名陈家院,至今人口一百多,和本地陈姓不合族。
听老人说,清朝的道光年间,福建的上杭县发生大水灾,很多难民为生存逃难到全国各地,上杭县洋湖乡寨背村全部是陈姓家族。有位叫陈永东的房子全部被大水淹没,一家人全部被大水淹死,陈永东在外地打工才逃过此劫,陈永东逃难来到了湖南武冈州。
为了生存,三十岁的陈永东给武冈一位叫李海平布商老板打工,由于头脑聪明,深得老板满意,提他做了一个档铺的掌柜。
陈永东身高一米七多,长的一表人才,被老板的女儿看中,两人结为夫妻。李老板只一个女儿,把店铺的生意全部让女婿打理。一天陈永东来到离武冈县城大约二十里路的一个客户白果树杨家联糸生意,在杨家院旁边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在杨家客户的帮助下把地皮买了下来,修了一个庄院取名铺地陈家,便在此安家落户。
民国年代,铺地陈家已发展到十多户人,解放后发展到一百多人成了一百多人的陈家大院。我们陈家大院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团结一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慢慢形成了一个优良的传统风俗。凡是每家做红,白,喜事,都要请老一辈的当家务长,基本是每户一个,头天中午坐在一起喝酒,吃饭。聊天,真是其乐无穷,第二天又一起吃饭聊天,第三天早晨几位家务长还是一起吃早饭,吃了饭以后。送每个家务长一块洗脸帕。这是一个和老人交流经验,谈古论今,建立感情一个最好的平台,所以有句俗语,陈家院里好传统,谁家喜事找家务。
庚子年腊月十四日,早晨四点,突然睛天霹雳,悉闻伯母病逝驾鹤西去,陈家院族人第一时间赶往其家中,按照陈氏家族的传统风俗,首先是大家一起帮忙把死者抬进棺材,儿女及死者亲人全体下跪,然后陈家院人全体商量成立治丧领导小组,选出前辈,年轻有为的人做家务长,伯母有一个儿子儿媳,三个女儿,俗称孝家,通过大家推荐选举,其侄儿陈孟华为第一家务长;前辈陈宗林为第二家务长;其次是年轻有为的陈小金,陈继春,为家务长协助工作。大家一起聚餐吃饭,饭后全体听四位家务长分配工作,各负其责,买菜,接待客人,账房,采山,厨房,分工合作,然后第一步是请风水先生(地仙)看地。
通过风水先生的神机妙算,伯母在家三天三晚,葬于附近林家山,第一晚上其女儿给母亲救苦,陈家族人聚集在伯母家,听道士救苦念经,给死者在阴间减少痛苦,一直到晚上十二点大家方才回家休息。
按照家务长的安排,第二晚上是演唱会,特别聘请了保元何家院舞蹈队,一曲《妈妈的吻》,感人肺腑,摧人泪下,唱出了女儿和母亲的悲欢离合,另一曲《母亲》唱出了母亲抚养儿女的艰辛历程,感动全场,演唱会在一片哀乐声中收场。
第三晚上是沉痛悼念伯母乔老孺人逝世千古的追悼会,首先是神主,奏哀乐,戏剧,小品,唱歌,然是礼生念家祭文,儿女下跪聆听礼生念读母亲一生为了抚养儿女的酸甜苦辣,和一生的人生经历,下面儿女们一片哭声,肝肠寸断,真是:
地动山河泪成河,
慈母魂渡仙桥阁。
忽报人间八十载,
往事浮目泪滂沱。
含辛茹苦哺儿女,
惊动天庭众仙姑。
平常打工少照顾,
肝肠寸断哭亲母。
悼念会在一片哀乐声中结束。家务长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流程。
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家务长清早带领陈家院全体男女老少,聚集在逝者家等待出殡,出殡后吃饭,按农村风俗十大碗,吃饭后是游丧,送死者上山入土为安。伯母入土地点是林家山,真是:
黄土深埋母亲骨,
林家山中妈妈魂。
往事浮日忆娘亲,
一生相思在此时。
中午全体陈家院家务长和帮忙的一起吃饭,算此次陈家院一场白喜事圆满成功。
第五天是孝家请吃饭是致谢家务长领导有方使此次丧葬在和睦的气氛中结束,陈家院这种谁家喜事请家务的方法我认为是一个联络感情的最好平台,希望陈家院把这种传统风俗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辛丑年,二月二日,飞黄腾达陈中华书于水西门办事处,桃花村,保元陈家大院。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飞黄腾达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