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中,最忌复字,然亦有因用复字而倍觉传神者,唐人羊士谔《乱后曲江》一诗,便是佳例:
忆昔曾游曲水滨,春来长有探春人。
游春人尽空池在,直至春深不似春。
诗中两复“人”字,五叠“春”字,读之往复回环,令人一唱三叹。
宋人擅用此体者,当推半山与诚斋。半山七绝,风韵独绝,每爱于诗中复字,以出奇制胜,如:
山林投老倦纷纷,独卧看云却忆君。
云尚无心能出岫,不应君更懒于云
(《招杨德逢》)
桐乡山远复川长,紫翠连城碧满隍。
今日桐乡谁爱我,当年我自爱桐乡
(《封舒国公》)
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
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谢公墩》)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游钟山》)
诚斋平生服膺荆公,亦喜用复字以托巧思,例如:
南风融雪北风凝,晓日城头已可登。
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
(《郡圃残雪》)
三日横山反复看,殷勤送我惠山前。
常州更在横山外,只望横山已杳然
(《出惠山遥望》)
只要雕诗不要名,老来也复减诗情。
虚名满世真何用,更把虚名赚后生
(《诗情》)
不分唐人与半山,无端横乱对诗坛。
半山便遣能参透,犹有唐人是一关
(《读唐人及半山诗》)
晚清诗人江弢叔亦极爱用此体,试看其《野兴》一诗:
槐树千年知孰栽,槐枯藤欲大于槐。
村翁生在槐枯后,只见藤花几十回。
家国之悲,沧桑之感,均寓于枯槐青藤之兴象中,此诚复字之妙用也。又如其《舟中二绝》云:
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
却羡舟人挟妻子,家于舟上去无愁。
我向西行风向东,心随风去到家中。
凭风莫撼庭前树,恐被家人知阻风。
诗中妙用复字,寓羁旅之情与家园之思于往复回环之嗟叹中,构想奇特,匪夷所思。
律诗中用此体而能传神者,则当推郑子尹,其《自沾益出宣威入东川》云:
出衙更似居衙苦,愁事堪当异事徵。
逢树便停村便宿,与牛同寝豕同兴。
昨宵蚤会今宵蚤,前路蝇迎后路蝇。
任诩东坡渡东海,东川若到看公能。
诗中不仅以复字传神,而且当句有对,写尽羁人行旅之苦,较之白香山《寄韬光禅寺》
(案:白香山诗云:“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传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更见巧思。钱默存先生《谈艺录》中盛称此诗,谓其“写实尽俗,别饶姿致”,可谓知言。
诗中用复字,贵在层层递进,流转自然,倘矫揉造作,为复字而复字,则不足为训矣。
明人黄端伯《绝句为黄定之解嘲》即患此病,其诗云:
二月桃源踏落花,桃花千树烂于霞。
人家各占桃花里,一径桃花是一家。
诗中四复桃花,读来虽亦琅琅上口,然终嫌呆板者,以其过于粘滞,殊乏流转圆融之致也。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都梁月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