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废品的习惯未改
作者:杨进文(苗族)
勤俭持家,开源节流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我无论是曾经居在苗岭山寨,还是现时住在繁华闹市。家中的那些废旧物品,譬如:纸皮、坏电器、塑料瓶、烂锅废鼎等,都舍不得轻易丢掉。
于是,等待储存到一定的数量时,就主动出击,送到废品回收店里去“卖钱"。称了重量后,当老板将钱递过来,尽快地塞进衣袋里,虽然钞票不多,其乐亦融融!
自己亲力亲为地去卖废品与等上门者来回收,两者之间的利益多少是有区别的,一般每百斤废纸皮,至少要相差10块钱呀!所以,我还是为了那“绳头小利",拿着废物品,大踏步地朝收购店里的方向走去。
至于卖废品的事,简单之中有“门道",要将废品一丝不苟,分门别类莫混淆,就纸类而言,书纸的收购价高于硬壳纸皮,如果自己不区分开,店老板就不管你那么多了!特别是那些烂铜等级若干,价格不一,废铁亦分什么生铁、熟铁;铝的品种也有几样,塑料之类的单价“名堂"蛮多,我也不得而知。
捆绑废物品,粗活之中有“学问"。若想把纸皮捆得整整齐齐,我先准备一张结实而宽阔的硬壳纸“打底",然后将那些长短不一的纸皮一层叠一层的“拼接"码上去,再用一张大硬壳纸“封顶",最后纸皮任我用绳子"五花大绑",捆得个严严实实,去与收购店里的老板“见面"。
曾经去卖废品时,也自犯过嘀咕:如今家里条件已明显的好过前些年,尤其是一百块钱都不够一天的饭菜钱的现在,夫妻俩又有退休工资,又何必积攒这些废品,肩背手提再辛辛苦苦呢?人累得够呛,换回那几十块钱。有时,妻子见我忙不过来,数次主动做我的“助手"。只因“夫唱妇随",我就一直未打“退堂鼓"。
我与回收废品的老板交往得几次,相互之间就熟悉了。如果时间隔久了不去,老板还误以为我"喜新厌旧"换了店主。每次送货进店,老板总是笑脸相迎。其实,他是"迎"来了“财喜"(有差价可赚)而笑的。
俗话说:“滴水成河,粒米成箩。"我曾经登记过一年卖废品的钱,年头到年尾,足足有600百块钱的收入。心里在想,放到家中购盐、买酱、醋绰绰有余哩!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先进文化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