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楚老师印象记
周宜地
近距离接触王耀楚老师,是1965年下学期的事。当时,我在武冈二中读高三。易多英老师当班主任,王耀楚老师教语文。
我是一个出了名的“问题学生”,对老师特挑剔。记得高二年级时,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被认为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 老师。这位老师高度近视,讲课从不与学生交流,不太受学生欢迎。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讲解“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时,老师说:“风怒号”三字用得好,起势迅猛,犹如秋风咆哮。早就不想听他讲课的我,故意找茬,举手发言说,秋天哪会有这么大的风,在课堂上与他理论起来,闹得一堂课上不下去。
听耀楚老师讲课,我却十分的老实,因为他讲课很中听,他是武冈二中给我留下印象很深的语文老师之一。耀楚老师讲课,有一种亲和力,一开讲就能将学生抓住,思绪不跟着他的讲课走都不行。讲课简洁、准确、易懂。最重要的是,他总是用眼神与听课的学生进行交流,给人一种与你在进行交谈的感觉,让你的思绪跟着他对课文的讲解走。这一个学年,是我语文学习比较扎实的一个学年。由于我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更加扎实与巩固,让我对即将参加的高考增强了信心。当时,听说北京师大学是为大学培养老师的。我曾经有这么一个梦想:第一志愿报考北师大,将来当大学老师!可惜的是,毕业考试结束后,正在进行分课复习,准备大学考试时文化革命令开始了,修了千百年道路被一棍子打死,没机会考大学,梦想想没了。但是,当时有种想法,是与耀楚老师的传道解惑,帮助我增长知识分不开的。
其实,耀楚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护、关心、引导,何止只是知识的传授?他对学生的呵护,有许许多多感谢人的事迹。好多遇上困难的学生得到过他的关心、帮助与照顾,甚或接到家里住,从学习到生活都细心料理。1983年,一位学生因对高考能否取胜没有信心,感觉前途无望,一时产生轻生的念头。耀楚老师得知后,将她接到自己家中,与爱人一道对她细心调理。教育她正确面对人生,战胜困难,自我减压。后来,她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成为了一名教师,辛勤耕耘在一所大学的讲台上。正因如此,耀楚老师多次立功得奖,是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
最让人感动的,不是他仅仅对于某几个学生的关照,而是他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成立洞庭奖学基金会,以期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好好学习,成为栋梁之材。
1987年,当时我在武冈县文化局工作。有一天,耀楚老师找到我,说他想成立洞庭奖学基金会,要我起草一份《关于成立武冈二中洞庭奖学基金会的联络信》,向遍布各地的武冈二中毕业的同学发出倡议。让我想不到的,他找我写倡议信时,已经联系到了好多洞庭中学、武冈二中的热心人做为发起人。有北京大学教授唐作藩、北京工学院教授丁汉章、化工部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许英、湖南师大副校长、教授刘筠、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龙世辉,还有邵阳市及武冈县的一些领导。耀楚老师做这样的好事、善事,让我十分感动,当即草拟了一份初稿。后经耀楚老师修改,于1987年9月10日形成了《关于成立武冈二中洞庭奖学基金会的联络信》和《武冈二中洞庭奖学基金会章程》。联络信深情而又达理地向从武冈二中走出去的同学们呼吁:“款不在多少,情难量深浅。聚少成多,积流成河,奖学基金存入银行,每年取其利息奖掖成绩突出者,激励、扶植学生奋发学习,忘我劳动,为中华民族崛起造就人才。”
为此事,耀楚老师付出甚多。他在1987年5月25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上午去县里了解洞庭中学和二中毕业生的通讯地址,为成立二中奖学基金会作准备。回校时大雨淋湿了全身,但我的心中却滚动着火一样的热情。因为终身之计,在于育人。”拳拳之心,可见日月。洞庭奖学基金会成立后,现在美国某大学任教的林明朝同学,成为第一个获得奖学的同学。当时,林明朝同学奥林匹克化学比赛获全省第一名。
耀楚老师1964年从湖南师范学毕业后,从教数十年,桃李满天下,每一个学生大概都会有与我一样的感受。得益于耀楚老师传授知识与求学帮助的学生,实在太多了。
耀楚老师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还有他对家的眷爱,对家人的呵护与关切。“眷然有归与之情”,对家对家人的眷爱,人之常情。耀楚老师之于家之于妻儿,情之所及,见于细微处,在我的记忆里留下深深地印记。
那时,耀楚老师住在二中初中部应钦楼上的一间简陋的木房子里。去老师家玩,是很平常的事,每次去都会感受到老师与师母张文秀老师的热情。那一次,无意中问及小师妹的名字。老师说,叫禾乃。叫禾乃?我有点不解。老师说,她母亲叫张文秀,禾乃者,秀也。老师的解释,让我恍然大悟。这名字取得太好了。既独特,又新颖,不落俗套。中国人的名字,太多重复,俗之又俗者何其多也。取名之脱俗,独具一格,实是难得。其实,老师给女儿取这么一个名字,让人想象的远不止这个名字字面上的东西。老师将妻子名字中的一个“秀”字拆开为“禾乃”,其意义更深。老师对家、对妻儿之眷爱与呵护之情,不也浓缩于女儿这个名字之中了吗?
是的,一件小事,显示出的是老师“眷然有归与之情”自然本色。
在我的印象中,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爱工作爱家庭的人,也是一个好山乐水,在自然风光中“寻花问柳”追求美的人。
老师工作的地方——武冈二中,地处法相岩畔。法相岩是千年古城——武冈风景如画之地。有空之时,看法岩的风景,观法相岩的石刻,自然是老师的爱好。记得有一次,我与老师一道观赏法相岩芙蓉洞岩壁上的四十字偈语《金刚经》,老师说起偈语之艺术特色、深远意蕴,表现出一种由衷之喜爱。此时的老师,只有对艺术的一往情深,早已没有了老师之师道尊严、父亲之眷爱呵护。正是这种对自然、对艺术、对人文的一往情深,老师在有闲之时,也钟于写作,发表了不少作品。其中写于1979年的散文《法相岩》,当年就发表在湖南省《湘江文艺》,之后又收录于《都梁文钞新编》。因为对法相岩的熟悉与钟爱,《法相岩》篇写来得心应手,十分精彩。其中写花乳洞的“飞瀑流泉”,更是神韵独到:“一块巨大的岩石呈乳白色,如素练悬空,似瀑布挂川。下面是一个不太深的水坑,恰是瀑布冲涮而成,难怪被古人取名为‘飞瀑流泉’。”让人读来如临其境,感受到花乳洞之情之景。
为师有才有心,为父有情有意,为文有爱有好,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王耀楚老师。
附:关于成立武冈二中洞庭奖学基金会的联络信
——校友:
也许你已功成名就,鹤鸣九皋;也许你正在长足登攀,志在折桂。亲爱的校友,法相岩畔那一段迷人的生活,难道不是你力量的源泉?
“大哉洞庭,我们的洞庭”,包含广大,吐纳四方。从草创洞庭中学之初,至更名武冈二中之今,48年来为中华民族输送了多少栋梁之材。仅1977年恢复高考至1987年,从法相岩畔走向高一级学校的新生就达1589名。1986年应届毕业生张先杰,荣获全省理科状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法相岩畔,武冈二中,怎不令人魂一夕而九逝!
为母校兴旺发达,人才辈出,我们——洞庭中学、武冈二中的校友以及热心教育的同志发起成立武冈二中洞庭奖学基金会,愿得到你的响应,为奖学基金会捐款。款不在多少,情难量深浅。聚少成多,积流成河,奖学基金存入银行,每年取其利息奖掖成绩突出者,激励、扶植学生奋发学习,忘我劳动,为中华民族崛起造就人才。
如果你愿意成就这件天长地久、功德无量的好事,为武冈二中洞庭奖学基金会捐款,请汇款至湖南省武冈二中江晓云同志处。
致以
校友的问候!
武冈二中洞庭奖学基金会发起人:
唐作藩 北京大学教授
丁汉章 北京工学院教授
许 英 化工部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
熊执中 化工部高级工程师
刘 筠 湖南师大副校长、教授
龙世辉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
覃松桂 邵阳市教委主任
银醇祥 武冈县县长、县委副书记
刘道勇 武冈县政协主席、县委副书记
柳思远 武冈县政协副主席
丁 光 原武冈二中副校长
杨 钺 原武冈二中副校长
匡前蔚 退休名老教师
邓小龙 武冈县文化局协理员
曾宪光 武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曾宪佐 武冈县委常委、县政法委员会书记
周宜地 武冈县文化局副局长
钟 鑫 武冈县经济技术协作办主任
王耀楚 武冈二中校长
1987年9月10日
周宜地为王耀楚老师题条幅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周宜地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