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8日,武冈人网的青松老师不辞辛劳,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兵家冲拍照,拍到了我们院子里的房屋及马路建设情况,第三天就将他的作品展示在广大网友面前,真的很令我感动!
兵家冲— 名副其实的“兵”冲,由于地势偏远,人口少(才50多人),没有一个出名的人物,在马坪乡都很少人知道我们院子的名字。我10岁从劳背小学考入了马坪中心小学,由于我上学早、个子矮小,走路很慢(那时候都是跑通学),遇上晴天至少要走一个小时才能到(从歌家冲走小路),一遇上下雨天至少要走一个小时20分钟(从大王冲走马路),由于家里穷,没钱买合脚的套鞋(我穿的都是哥哥姐姐的旧套鞋,有时候还漏水)经常迟到,老师问我为什么迟到?我说我家住在兵家冲,他没听说过这个院子,我再解释说是“大王冲”或“歌家冲”的邻村,再往冲冲里就是我们院子,他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下雨天迟到成了家常便饭。现在天气好的时候,从马坪走一趟回家都气喘吁吁的,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三,一共五年时间,我现在都无法想象当时是怎么走过来的,修马路在10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兵家冲的房子很旧很破烂,一是因为穷;
二是因为修房的运输成本太高;
三是因为很多年轻人放弃了,不愿意在家里待…
1974年,兵家冲起了一场大火,那时我还没有出生(听爸妈说的),烧掉了村里两栋木房子,里面住着六户人家(包括我爸四兄弟和邻居两家),大火无情,烧掉了本不宽裕家庭赖以生存的住房,欲哭无泪。不得已,就与满爷爷家挤在一起住,(我有一个姐姐是74年出生的,8个月大的时候得了重病,由于无钱及时医治,不幸夭折了,妈妈一提起这件事就会泪流满面)幸好还有舅舅家资助,才得已渡过难关。1977年,我爸和四叔(冬红的爸爸)合伙建起了土砖屋,一家分得两间住房,我就是在这土砖屋里出生的。土砖屋经不起风吹雨打, 10年后,家里稍微有了点积蓄,1986年,我爸和四叔又着手建起红砖屋,那时候砖都是自家做、自家烧窑的,梁柱也是用自家山里的树,石头就从天子岭去抬,只有河沙和石灰是从外面买的。那几年我妈妈的腿因得风湿病,不能下床,我们都还没长大,建新房的时候,爸爸一个人忙里又忙外,无法用“累”来形容!
1980年至今,广东沿海改革开放了,院子里的年轻人顺应潮流,走出大山来谋生计,我们上学的时候总羡慕从广东回来的人,穿得比我们气派多了,出手就是“大团结”。由于我们院子里的人都没读很多书,出来打工的也只能做做普通的流水线工人,上进的学点技术,最后不了了之。我堂哥(冬红的亲哥)是我们院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去了杭州,出去之后没回过几次兵家冲,连老婆孩子都嫌我们那个地方路不好走,不想回去。我哥哥是第二个大学生,出来了也不愿回家,因为那里条件实在太差了。我回家的时候也只是去看看,解一解乡愁,看着熟悉的小道长满了野草,心里很不是滋味……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今年院子里的人是下定了决心,每户出资5000元,已自筹了6万多元,由于地势陡、路途远,从大王冲到我们院子的马路有一公里长, 光用推土机推个毛坯和买田地已经花费了5万多元,离水泥路还很遥远,修成石子路至少还需要15万元。大家齐心协力,通过多方渠道,争取从交通局立项,申请部分拨款,以实现兵家冲几代人通路的愿望!
2009年12月24日于深圳
黄泥巴路一眼望不到尽头兵家冲房子最集中的地方我家的房子冬红家天子岭下的山冲冲马路通向遥远的小山村希望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Moni ,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武冈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admin@4305.cn)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