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冈文学 武冈木瓜桥万大爷的故事

武冈木瓜桥万大爷的故事

飞黄腾达 2020-04-28 06:34

武冈木瓜桥竟然有邓小平带领的红七军刻的字!

木瓜桥万大爷的故事 

我的邻居万大爷由于从小家里贫穷,从没上过学,但他天资聪颖,无论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他还能说会道,虽然是目不识丁相貌平凡却但又与众不同。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令人刮目相看,对于万大爷的传奇故事,周围几十里路的人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在大集体经济的时候,农村老百姓吃的是大锅饭,出的是集体工,一个劳动日一天才三‘毛多钱,头脑聪明的万大爷为了发挥自己的才干,他向生产队长要求外出搞付业,投资20元一个月给生产队,按生产队的最高劳动力计工分,所以万大爷在当时的农村比一般家庭要富欲。

后来农村刮起了割资本主义尾巴风,所有外出搞副业的都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所以万大爷打消了外出搞副业的念头,只好在生产队和全体社员一样靠挣工分吃饭,累得口朝黄土背朝天,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万大爷家有五口人,一儿一女尚小,母亲年迈有病,妻子体弱多病常吃药,家里极其贫穷,在生产队劳力少所以吃不到平均囗粮,难以维持生计,家里生活都比较困难。

穷则思变,万大爷灵机一变,他看到钓鱼这行业有机可图,他利用自制的钓鱼杆晚上偷偷到资水河里钓鱼,那时候生态环境没污染,河中鱼极多,一天晚上万大爷仅夜深人静来到资水河边,那天晚上第一次万大爷就钓到了几十斤鱼,万大爷非常高兴,天刚蒙蒙亮时就己经把鱼挑到西岩镇集市上卖了个好价格,有时一晚就赚十多元,相当于现在几百,他找到了致富的门路,心里非常高兴,从此他晚上钓鱼,白天出工两不误。

所以他在那个年代是一个非常有能力有体面有知识的人。家里生活是一个丰衣足食的农民,常常有活络钱,家里生活比一般农户好得多。八十年代他也是木瓜桥第一个穿上洁白的确凉衬衫并系上领带的人,是第一个戴上海牌手表的人。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时,太过显眼,遭小人算计告了,当做资本主义典行被割了尾巴,大会小会挨批斗,可怜他又成了木瓜桥第一个被批斗的贫下中农。

随着改革的春风,国家分田包产到户,万大爷英雄又有了用武之地,随着形势的变化,农村分田到户,万大爷有了发展的空间,他要大显身手,改变家里的落后面貌,他要下海发展做生意,首先他将责任田送给别人种,正式弃农经商,成了木瓜桥第一个外出经商的农民,由于万大爷生意兴隆,立马就富起来了,但他不忘曾经帮助过自已的左邻右舍,每到青黄不接时,他就回到老家看望乡亲们,由其是在春耕生产时就能看到他的身影,谁家没有钱买农药化肥种子,掲不开锅的时候他会借钱助力春耕;给人家买米买菜,他不忘初心,每逢开学之时他会回老家,送货顺便再进货,打听谁家小孩没上学,他会劝说其家长送小孩上学并且捐钱给他,他常对别人说:“我就吃了没上学的亏,养儿不读书等于栏里养个猪“。

我本人读书时也受过万大爷的资助,回想起那时候万大爷对我的恩情,真是终身难忘,这样一个朴实无华平谈的人,就是木瓜桥传说中的文盲秀才。他的口碑极佳,木瓜村的老百姓对他一致好评,现在虽已老了,他依然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并且继续帮扶困难群众,虽然自己并不极富,但能乐于助人,也是人间大爱彰显出人性的伟大。

一九九五年,万大爷由于过度劳累身体每况俞下,于一九九六年六月万大爷突发急病医治无效,不幸离开人世。

时间如流水,今年万大爷离开们已经整整二十多年了,他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的声音时常响彻我的耳旁,人世间有很多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淡的遗忘,然而万大爷那助人为乐的事迹,使我记忆犹新,终身难忘。

庚子年,月春,

作者/适者生存,

编辑/飞黄腾达陈中华



阅读 4978
分享到: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发表评论

已输入0/200 个字!

关注武冈人网
返回顶部